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
微国美,微距离,欢迎订阅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微观国美,私享平台,以小见大,汇聚思想,将学术家族的艺术笔记,近距离地推送到您的掌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这件“普通”事,做好不普通!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

杭城市民有福啦!一口气看67所艺术院校的316件作品,就在美院的这个展览

中国美术学院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4-24 19:17

正文


2017年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中国美术学院站

◎开幕时间2017年4月26日上午9点

展览时间2017年4月26日—4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第七站)


4月26日,「2017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来自全国67所艺术院校的316件美术作品将为杭州市民带来一场「艺术大餐」,这也是10年来全国美术类专业硕士教育实力和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


据了解,此次展览集中了全国九所专业美术院校、八所艺术院校以及52所其他文、理及综合类院校选送的近千件作品中精选出的优秀作品,共计316件。囊括了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素描、雕塑、水彩等众多的艺术门类,表现内容丰富广泛。这些作品涉及了67所艺术院校,从不同的学科,以艺术的视角,多维的观念,丰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艺术家的精神面貌和创作理念。


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艺术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举办此次展览也是梳理和总结在艺术硕士教育培养中关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培养目标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的经验和建设性意见。展览将对推动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等起到重要作用,促进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全国艺术硕士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 

 总前言 


曹意强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美术与设计分委会召集人,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值我国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 MFA)学位设置十周年之际,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活动,此展将在全国十所美术学院和七所艺术学院巡回,历时两年。其展品从全国艺术硕士培养院校选送作品中精选而出,含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类型300余件。各院校选送的全部作品将与入选展览的作品一并印入《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集》。


这次展览与2008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的「首届全国艺术硕士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形成系列,向社会展示艺术专业教育的成果。


艺术硕士学位的设置在我国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我国的艺术学科曾一直隶属于文学门类之下,没有自身的学位,也没有符合艺术教育自身性质的评估体系,这必然严重地扭曲了学科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与国际接轨的艺术硕士学位。该学位旨在培养创作人才,区别于培养艺术史论人才的研究型学位。在国际上,艺术硕士是艺术创作和表演领域里的终级学位,而在研究型学位中,硕士学位是走向博士学位的过渡。就此而论,凡属创作专业的研究生应读艺术硕士,而读艺术史论者属于我国所称的「学术型」即国际所谓的研究型学位。我国不少专业艺术院校目前已采取这样的分类进行招生与培养。


然而,社会上,包括有些考生对艺术硕士学位仍有误解,以为它低于所谓的「学术型」学位,没能正确地认识到:艺术硕士学位是我国目前依据艺术创作和技能教育特性而设置的属于本学科自身的学位。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艺术独立设置为我国第13个学科门类,由此脱离了文学门类而重返自身体系,艺术硕士学位不仅在艺术教育中起砥柱作用,而且为完善艺术学位建设即为未来设置艺术博士学位提供了依据。


我国的美术院校在艺术学科发展中起了先锋作用。美术教育集教学、创作、研究三位一体,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其一。然而,无论教学还是研究,都必须落实于创作;没有高水平的创作,教学和研究就没有根基。高等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学术、有思想的创作人才。


这次我们举办「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旨在检验教师的创作水平,通过各院校作品展示交流,寻找差距,探讨创作和教学问题,遵循美术性质来确立并提升全国美术教育的标准。


美术学科不仅关乎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艺术是变革的创造者,一方面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实验性不断地开启人性、思想和现实的世界新境,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拓展我们体验世界的维度;另一方面,以其美的创造为人类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最高技术标准。无怪乎,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大变革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即源于视觉艺术革命。由此可见,经由美术而滋养的审美品质的提升,也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动能。历史和现实都赋予了美术教育重要的使命,正确认识艺术学位的性质,并根据其性质完善教学和评估体系,是承担起这一使命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这次展览得到了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国美术、艺术院校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预祝展览在全国各站圆满成功!




「遗憾」评估下的坚守与突破 

——全国艺术硕士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

(中国美术学院站)前言


王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2017年4月29日杭州西子湖畔的一片新绿迎来了「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此次展览正值我国艺术硕士学位设置十个年头,展览以专业硕士教师作品呈现其教学成果,将极大地推进我国艺术人才培养分类指导的改革力度,从而完善高水平艺术创作研究与指导的教学环境。


此次参展的316件教师作品,集全国美术专业院校、艺术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美术学院为对象,经过学校的推荐,专家评审选拔出来,较为全面地展示出艺术教育师资水平的现状,为开拓艺术专业硕士未来发展之路,提供借鉴经验。


中国美术学院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艺术独立设置为我国第13个学科门类以来,成为艺术门类下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四个一级学科和工学门类下建筑学一级学科,共计五个一级学科硕、博点。作为特色型大学,始终将艺术学科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艺术门类独立之前,我院花大精力梳理学科特色,确立学科结构,将之作为首要工作,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时,撰写的特色报告得到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常委会,决定推进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我院致力于中国艺术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2009年受浙江省教育厅委托,制定「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在多次研讨和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遵循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体现艺术类办学特色、适合艺术类院校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划的评估体系,有效地推动了艺术类院校自主性评估的研究和实践。


2011年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后,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省教育厅共同举办「艺术学学科发展规划学术研讨会」。该会议是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以来,艺术学界召开的首次最大规模的高层次艺术学学科发展规划学术研讨会。浙江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全体成员及国内三十余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会。会议以艺术学学科的发展规划为主题,围绕「艺术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艺术学科的学术特色和价值」、「艺术学的研究框架和教育体系」、「艺术学的估评和指标体系」四个议题,探讨艺术学成为门类后给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8月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完成「美术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6年8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科评价体系和建构」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立项。同年,值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五周年之际,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五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论坛对五年来艺术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当代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中艺术学科何为」的本体追问出发,研究中国特色艺术学科的创生机制与动力机制,探索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践路径与发展路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根芳,以及17位国内艺术院校的院长和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做主题发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对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寄予「12个中国」的厚望和要求。研讨会总结出对于中国艺术学科建设的「杭州共识」,基本囊括了今天关于艺术学科特性问题;关于艺术评估体系,尤其艺术创作成果评估的核心指标;关于全国的艺术教育格局;关于东方文化民族文化的精神担当等方面的内容。「共识」获得与会代表们的签字承诺。


当前,中国高等院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建设,面对新一轮的学科、专业评估和教学改革,美术类院校应该加快在新的评估体系中突出特色,强化内涵,明确目标。对于艺术学科与专业评估,尽管其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甚至于留有许多遗憾。但是,我认为没有一种评估体系是完美的,关键是艺术型大学以评促建,取长补短,坚守特色,突破与创新一定能够建构起学术型与专业型同步稳健发展的新格局。


祝「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研工部

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