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一景区紧急提醒:严禁进入!曾有4人遇难 ·  22 小时前  
新华社  ·  国庆假期第4天,来这里遇见美丽动物 ·  2 天前  
暴走大事件  ·  这株长势喜人的草,把多少大学生CPU都干烧了? ·  4 天前  
南国都市报  ·  心动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不止有美景→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春节,我和我的软弱有场相逢|过年不回家的你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24 10:32

正文

前些天,一首充满魔性的神曲《春节自救指南》火了。“找对象了没?有喜欢的人了没?那就明天带你去相亲”“一个月工资有多少?到我单位工作要不要?……”歌曲似乎道出了“恐归族”的心声。为工作?怕逼婚?还是……近乡情却怯的他们究竟在恐些什么?


请看第二篇


春节,我和我的软弱有场相逢



  主人公:白小刀(化名)

  身份:初期创业恐归族

  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没有回家了


周四,百无聊懒的我正一边刷着微信,一边为我们公司的员工鼓励师大黄(一只猫)按摩。随手一翻看到了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过年你为什么不回家”的征集。当时的我发现,出事了,因为我竟然在下意识地思索这个问题,没错,还很认真。


不对啊,我的意识里一直是loser才恐归,虽然是创业初期,可我干得好着呢,恐个啥?然而,当我真正开始仔仔细细地思考这个问题时,发现了一个真相:


天啊,我真恐。


要不恐,我还算是人吗。



毕业后,我进了北京一家传统媒体工作,三四年下来,轻车熟路,除了偶尔遇上几个难搞的选题和采访对象,工作倒也轻松,没啥挑战。


但一颗年轻而躁动的心,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面前,怎么做到老僧入定。


两三年前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创业浪潮。每个咖啡馆都有一半人在慨谈“风口”“x轮”“互联网思维”“改变世界”“我是一道闪电将照亮XX业”。(人均消费:一杯免费白水+n张白纸巾)。


然后我也投身到了这股风潮中。


带我进入这股浪潮的是一个朋友。2016年年初,业界盛传“短视频风口”,这个朋友找到我,说,“小刀,你看,猪都能在风口飞起来,咱俩还不如猪?我有资源,你会攒内容,咱俩要不合作一把,飞一飞。”


我动心了。


于是经过各种准备一颗雄心下了海。


但却发现现实远比理想无情无义。



过程不细说,结果就是,我们攒了一个小团队,一年内做了一个公号,三档短视频节目,在各大平台同时出击,零零碎碎加起来有个几千万点击流量。这个成绩,对于我们这个半业余团队来说还算可以,我也学到了许多在原单位一辈子也不可能学到的东西。


然而差得远呢。


因为我们和大多数“内容创业”一样,始终无法找到变现模式。在流量基础上最基本的变现模式是对接广告和电商,但前者,我们始终没法拉到合适的广告主大人,后者,要搭建完整电商链条是一件极耗精力的工作,以目前团队能力难以实现。



更严重的问题是,短视频制作极耗成本。写稿子,一个人,一杯咖啡,两三小时,哗哗流水似地就出来。短视频则是团队工作,我们走的又是深度路线,一期4分钟节目最快也需要两三天——更别提金钱投入。一年下来,我们自掏腰包往项目里砸了十来万。


但,以上都是小事。毕竟才第一年,毕竟爆红项目都只是极少数。困难和曲折才是创业常态,这也是我一开始就明白的。


所以,看到这篇“回不回家”的征集之前,我都觉得一切没问题。


但只有当我静下来仔细想想时,才意识到问题症结是我不想和家人谈这一切。



怕和家人谈公司运作状况。哦,这么多人看呐,挣了多少钱啊?——有时我惊叹电话里说这句话的老妈,简直跟投资人一样精明。


同样,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只能像对投资人一样给家人描绘未来的图景。但前者不买账,后者就会买吗?当然不。家人听后一般反应都是“诶真不错啊”,可是那克制的情绪暴露了他们只是在进行鼓励式教育,就好像小时候你用积木搭建了一个房子,他们说“宝宝真棒”,意思就是“玩会儿吧,玩够了咱还是干正事啊”。


问营收状况倒不是最怕的。相比我认识的两位朋友,一位创业了四年,卖了房卖了车,去年彻底失败了。一位前年关闭公司,负债近百万,到现在还没有还清。一想到他们春节时也要面对家人,我就觉得自己简直像期末考试考了满分,幸福过寒假的中学生。


更怕的是,面对家人时,你会开始自我怀疑。



两代人的观念当然不同。在创业前后,我曾无数次地说社会不一样了,没有铁饭碗了。他们不同意,指着我原来的工作说:“它至少眼下是铁的。”


若是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一定会嘲笑他们的保守。但到如今,阅历使我必须承认,他们也不能算错。我们之间的观念没有差距,而只是不同。甚至有时候,他们那代人或许比我们更懂中国的运行逻辑。


人生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人都在正确和谬误交织的路上艰难前行。


一旦开始自我怀疑,很多事就开始崩坏了。


许多创业者都和我一样,可以忍受陌生人的嘲笑,投资人的盘问,忍受求人时的闭门羹,忍受朋友们的误解,甚至可以把亲戚们的品头论足置之度外,——有一远房亲戚加我微信,开头就是“听说你在北京开公司?挣得不少吧”“没有没有,每月也就几千”“哦”,七八个月过去了,再无消息,杳然如离雀。


但我唯独不能忍受父母的不解,以及他们为你“自找并徒劳的辛苦”而悲伤。




而你可以拍着胸脯安慰他们未来就会好,但你心里很明白,你也不过是在赌。


赌你的青春,赌你的雄心,赌你的战略,赌你的运气,赌我们的国运。


但是家人们,某种程度也被无情绑到了赌注上。


说到底,像我这种创业者,如果说恐归,恐的就是将在春节与家人团聚的几天里,不得不被迫正视这一切,正视自己过去一年一再逃避的这内心最软弱的地方,和它重逢,促膝长谈。


只有回到北京,才能松一口气,终于又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工作模式,暂时摆脱那种情绪的困扰。可是,春节时听见老妈絮叨说“现在染发也不管用了没几天白发就又冒出来”,原本聪明的老爸会把一个事情重复讲两三次,你知道自己的赌注又加重了几分。



软弱,迷茫,自我怀疑,你经历着它们,痛苦地回味着它们。但当飞机降落回北京时,你又下意识地会收起它们,将它们装进盒子,吧嗒一声锁起来。因为北京没有它们的容身之地。


恐归吗?或许是的,因为,大家看,我与软弱的重逢真的仅限于春节。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张天健

制图:齐逸凡

微信编辑:张天健、周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