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小草
专注于0-3岁宝宝的喂养与教育,认真研习育儿用品,分享育儿心经,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养育男孩  ·  我不再禁止给孩子吃零食了 ·  3 天前  
丁香妈妈  ·  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该如何预防?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小草

“你快点”,是毒害孩子最深的毒药!

花儿小草  · 公众号  · 育儿  · 2018-12-03 21:29

正文

自从淘淘上幼儿园后,我发现淘爸越来越急躁了。

每天早上催起床,催吃早饭,催出门。

可孩子并不"感冒",背后贴着“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作者:娇娇妈

来源:娇娇妈(ID:jiaojiaoma8)


01


“你怎么还在玩手机?作业写了吗?”


“没”


“那还不快去写”


“等会儿”


“等、等、等,你都等多久了?一个小时都过去了,就一直玩手机。”


“哎呀,我知道了,你烦不烦啊?”


“烦,烦是吧?砍死就不烦了”


说着,她从厨房拿了把菜刀追到了客厅。


男孩见状,赶紧躲回房间锁好门,并立即报警:警察叔叔,有人在家拿刀要砍我,你们快来,我妈失控了······


以上情节,你以为是出自小说或电视剧?


不,这一幕是发生在辽宁鞍山市的真实事件。


妈妈因为孩子拖拉、磨蹭,一催再催,直到突破心理阈值,彻底失控。


所幸,警察及时赶到,避免了一场因冲动而产生的伦理惨剧。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端案例。


可是,却直射出当下广大家长的共同心头痛:孩子磨蹭、拖拉,怎么办?


02


前些天,央视转播了BTV科教频道的一档育儿节目《记忆2016》,其中有一期节目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对孩子磨蹭的因素进行剖析,并给予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在这里,娇妈根据节目内容,再综合儿童教育心理和平时接触到的案例,给大家进行全方位剖析和总结。希望家长们可以从中受益并解惑。


首先,造成孩子磨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自身的因素,也有父母教育出错的因素。


罗列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 1、孩子磨蹭,是成长特点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发现,磨蹭其实是孩子的成长必经阶段,是其生理节律的反应:


如1-2岁孩子的磨蹭,是因没有基本的时间概念,只活在当下。


2-2.5岁,孩子对时间稍稍有了一点概念,了解何为“先后”。


2.5-3岁,孩子时间观念飞速发展,分得清“过去”“现在”和“未来”;


4岁,能够描述出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但还不能具体说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这一点孩子要到5岁才能做到;


6岁,孩子喜欢听过去的故事,不过,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什么感觉;


7岁,可以分得清时间概念了,可是却是成长磨蹭的高峰,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其实还没有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此部分引用自国馆文化)


也就是说:7岁前孩子的磨蹭,是有其客观生理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对待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可通过定闹钟、或者充满仪式感地用特定音乐提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来让孩子感受“时间变化”、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意识。


  • 2、孩子磨蹭,是家长太完美


有句话说,太完美的家长,一定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的确,节目中的一个实验也间接证实了这点。


大人绑鞋带,只需3或4秒,孩子则需要多一倍的时间,甚至更多。


而当让孩子重新绑鞋带,孩子则可以比上一次绑得快。这就说明,孩子有时候的磨蹭,是由于对生活自理技能的不熟练。


为什么会不熟练?因为背后有完美的家长,事事替孩子做,于是便养成了孩子所谓做事磨蹭的习惯。


同理,学习上也是如此,当家长总是监督,孩子就不会自觉自发地完成作业,甚至在他的观念里,他会认为这是家长的作业。


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孩子,不要不忍心他因迟到或不写作业而遭到老师的惩罚。


只有让孩子去承担放纵自己的后果,他才能学会自律、学会责任、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 3、孩子磨蹭,是没有兴趣


写作业时,孩子一会口渴要喝水,一会尿急要上厕所······可谓花样百出。


有家长说,孩子专注力太差了。


其实,孩子写作业或做事过于磨蹭,未必是专注力差,更多时候,是因为他没兴趣。


没有兴趣,就会煎熬,就想时时逃避。


不信,你看他玩手机玩游戏时的认真劲,全神贯注,雷打不动。


面对这种情况,节目中的教育专家也提到:


培养孩子兴趣是摆脱他学习、做事磨蹭的最佳捷径。


如何培养?请陪伴孩子学习或引导他做某事时,尽量做到不吼不叫,及时鼓励。


  • 4、孩子磨蹭,是专注力不够


专注力,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学习、做事的速度和效果。


如何判断孩子的专注力强弱呢?


下面这张是舒尔特表图册,请按顺序指出1-25。



5-7岁:30秒以下准确指出为优秀;46秒准确指出属于中等位水平;55秒以上,专注力有点差。


7-12岁:20秒以下准确指出为优秀;36秒准确指出属于中等位水平;45秒以上,专注力有点差。


那么,如果孩子专注力差,要如何培养提高他的专注能力呢?


1.寻找不同难度的舒尔特表图册,进行训练;


2.玩迷宫、图片找茬等能集中精神的游戏;


3.通过培养下棋、阅读等兴趣爱好。


  • 5、孩子磨蹭,是逆反心理


孩子成长会有三个叛逆期,即2-4岁;7-9岁;12-17岁。这三个时期的孩子,在被父母要求做某事时,容易有逆反心理。需要父母拿出十足的耐心和宽容。


除了成长中遇到的三个叛逆期,还有一个因素是刺激过多、过强而出现的“超限心理”。


何为超限心理?举个例子——


马克·吐温有一次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他决定多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准备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当父母认为孩子磨蹭而喋喋不休,不断重复一个指令时,孩子就会出现“超限心理”,处处与父母对抗。


因此,教育孩子,很多时候,需要学会点到为止。


点出问题,给予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去意识、反省和改正。


  • 6、孩子磨蹭,是天生慢性子


有的孩子,天生性子慢。


记得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去买花束,阿婆去找钱,交代5岁的孙子帮客人束花。


男孩动作很慢,老人怕客人等太久,就催促着他快点。


龙应台说:没关系,我有时间,让他慢慢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