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其中有关民办幼儿园禁止上市等规定,无异于给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
意见》还重申了幼儿园的“二八比”要求
——普惠园应该占到八成。各地区要完成这一指标,意味着一些民办幼儿园不得不接受普惠化改造。尽管普惠性幼儿园意味着更便宜的学费,但这也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担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一场研讨会上,一位幼教从业者分享了一个案例,他自己的孩子原本就读于小区内一家高端幼儿园,
由于该园被划入普惠园范围内,最终每月学费由5500元降为750元左右
。价格降低本应是一件好事,但他却表示,一分钱一分服务,价格降低了,
服务质量恐怕也要受影响。
刘芳(化名)是一家投资运营幼儿园的企业负责人。她告诉N+财经(微信号:njcjnews )记者,据她了解,有一些高端幼儿园被普惠化改造后,
为平衡收支而削减了教师配置,服务内容与原先承诺发生变化
,导致家长与园方之间产生纠纷。
占比七成的民办园面临普惠改造
针对营利性幼儿园,《意见》重申,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0%的要求,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办园,
到2020年全国
公办园占比原则上达到50%。
要完成这一任务,民办幼儿园势必要经历一番阵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其中14.64万所为民办幼儿园,占比65.44%。显然,在学前教育阶段,民办教育投入了大量资源。
记者了解到,优质公办园吸引力很强,在补贴充足的情况下,公办幼儿园可以做到高质低价,受到家长欢迎;但由于数量有限,入园名额竞争比较激烈,大量的入园需求还是由民办园解决。但民办园很难做到低价高质,更可能是低价低质,所以被许多家长“嫌弃”。
在消费能力较强的一二线城市,反倒是中高端定位的幼儿园相对更受欢迎。
刘芳告诉N+财经(微信号:njcjnews )记者,据她了解到的最新数据,全国民办幼儿园占比已达七成左右,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将面临性质转换的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刘芳还介绍道:“我们旗下的幼儿园已经有一部分被强制普惠化,从整个行业来看,类似的情况也比较多。比如我知道的一家幼儿园,价格在当地数一数二,后来只能调价,调了一轮不够又调一轮。”
“这个幼儿园前期投资非常大,设施很贵,老师也是从美国输送过来的。后来只好进行老师降配,小班变大班,家长又不干了,家长来闹,又要协调。”
在降费之后,
这些民办园能否持续经营?
刘芳表示,
其实在政府补贴到位的情况下,普惠园完成收支平衡,持续经营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真正满足消费升级,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收益的,还是高端定位的幼儿园。
幼儿园保持高端身份,用地属性是核心
究竟哪些幼儿园更可能被普惠化?
《意见》指出:“要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拼图资本对此点评认为:“
小区配套幼儿园只能是公办或者普惠,不要再有侥幸心理了
。”
那么高端园要寻求生存,当下需要注意什么?
苏珊告诉N+财经(微信号:njcjnews )记者,幼儿园的经营用地是核心要件,
要经营营利性幼儿园,最好选择商业用地,保证用地性质清晰
。苏珊所在企业投资的幼儿园,基本都是商业用房。
刘芳对此有一个详细的解释,按她的说法:从幼儿园场地来看,主要是小区配套园和商业场地的园所,新的小区配套园基本为划拨用地,必须移交给教委,定位为公办园或普惠园。还有相当部分的存量幼儿园是原来老小区的配套园,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产权属于教委,也会被公办化或普惠化,但还有一部分是出让用地,缴纳了土地出让金,产权归开发商,或开发商转给私人,而在80%指标未完成的情况,这部分园所也可能被限价或普惠化。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八二比”限制,苏珊的建议是,企业若想投资建设高端幼儿园,事先就要研究好所在地各属性幼儿园的所占比例,做好调研工作再选择投资。
一位从业者向记者表示:
“国家倡导非营利性幼儿园占比80%是非常好的政策,能解决绝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入园需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幼儿教育多样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高品质幼儿园的要求也是非常迫切的。所以国家也给出了20%可以做营利性幼儿园的规定,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多样化的需求。”
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