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angFanJame
这是一个有毒的时尚类精神病服务账号,如果你还想做个正常人就请离我们远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今年,要求楼市回升的城市,不止一个 ·  20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招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YangFanJame

如果要出一个二本恋综,那应该是这样的...

YangFanJame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09-26 22:00

正文


strong哥 VS strong姐



现在 做打工人牛马,延迟多少年退休的事情还不是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

是白天你为资本家们勤勤恳恳打工不说


晚上回去,还要看这些资本家们强捧出来的“靓男靓女”们制造着无聊的工业糖精。



本以为转头去看看所谓的素人综艺,可以在素人身上找找共鸣吧,



结果现在才发现,那些素人综艺上的素人们, 一个个的也全是资本家们的孩子,跑来现眼镀金的~




01 装感,恋综人刻板标签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冷知识便是:


现在的素人综艺已经没有素人了



就算参加节目之前素到素面朝天,上完节目后十有八九便是两个结局:


被扒出太多黑历史从此销声匿迹

Or

做网红带货



问题就在于,节目组所理解的素人同观众理解的早已不同了。


我们认为的真·素人也许还停留在超女选拔的那个时代里,


纵使奇葩却真实



大家总是说,现在影视剧当中已经见不到真正的穷人了。


号称月薪三千却能够租到大平层公寓的割裂现象比比皆是



现在素人综艺里,人虽然素,却也与咱们芸芸众生毫无关联了。



职场类综艺里,我们尚能理解那些高学历的精英们在节目当中卷生卷死。


毕竟这是一个关于硬实力的战场



但大家却不能理解, 为什么现在各种恋爱综艺里面也是精英感满满?



我看个恋爱节目还要

感受世界的参差、阶级的落差

凭什么?



其实大家也不是接受不了有钱人,不然霸总文学为什么这么流行。


只要人物有魅力,观众自然是能够接纳的。


怕就怕在,人物没有魅力, 还一副自诩为精英的strong感。



比如时刻抬起手,实则炫耀自己名贵的手表。



但炫耀的重点其实往往不在于他本人,而在于他想去炫耀的人——作为观众的我们是否能够明白他在炫耀什么。


只可惜

他这种炫耀实属是徒劳无功了



讲话中英夹杂也没什么,毕竟从小就是看TVB剧长大的,对于这种行为顶多就是翻个白眼。



但最离谱的,是同桌的另一人本来只想说中文的。结果在这种氛围下,刚刚脱口而出:曼彻斯特的曼字时,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于是只能偷感满满的道一句:


曼···Manchester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被这个女人支配的恐惧。



当然我们其实也不能说别人装,因为搞不好那就是人家的日常。



但这种精英感满满的恋综,观众已经觉得厌倦了。



因为翻看这些恋综的嘉宾,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


所有嘉宾几乎都是留学背景



并且大学留学,那都是晚的呢,很多嘉宾高中开始就已经成了国际学子。



一提起大学,每个人都能展现出一种:一年英水硕,一生英伦情的既视感。


留学

便已经是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



而这些恋综嘉宾的职业里,金融业似乎成了大家的固有标签。



年纪轻轻,便已经是有自己办公室的小leader

Or

已经有着自己工作室or公司的创业者


想想也的确只能这样,哪个普通的打工仔能无端请假这么多天来拍恋综的, 咱有这么多年假吗?



不过他们具体什么职业并不重要,因为大家总能发现,他们参加完节目之后的职业便只有一个:


网  红




02 二本恋综在哪儿?


正因为现在市面上的恋综一个比一个学历卷,一个比一个精英感重。



大家都在发问:


那属于咱们二本人、专科生的恋综

在哪儿呢?



毕竟咱们国家的本科率也才百分之个位数的样子,绝大多数普通人还是代入不了那些综艺当中。



什么豪华别墅、浪漫约会,交流的是海外经历,聊到的是环球故事,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这些离我们都太远太远



所以院长我不禁设想了下: 如果真的有一部接地气的“二本恋综”会是怎么样的?


那么首先在嘉宾的选择上,海外留学背景的当然集体pass掉~



985、211就算入选,也只能作为炮灰与背景板的人设


二本以下

专科最好


就是要让不同学历的人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因为作为一档带有社会责任感的节目,我们真的不能去宣扬所谓的:学历歧视、学历万能论



而嘉宾的家庭出身最好也要避免中产阶级以上,尤其父母及近亲不能在天眼查及任何企业信息网站里查到姓名。


资本家的孩子们想要借此机会出名出道?


休想!


城市里的普通工薪家庭,那都得是顶配出身。



家里的独生子女? 抱歉,这可不符合当今的三胎政策。家里至少得有一大群兄弟姐妹。



工作? 凡是工作地点在高楼大厦里的全部免谈。


就算是,也得是那种没有独立办公室的底层大厂打工人。



至于这些人的收入,谈年薪的人那都没资格坐在节目里来。咱们要聊的,是月薪,一日一结的日薪,甚至是兼职打工的时薪。



而这些嘉宾往往都没有多余的年假,可以配合节目组拍摄。他们白天自然是都要去上班的。



这也正好,咱们约会的地点就放到晚上,放到各大城市里的夜市摊子上,这也正好弘扬了地摊经济。


吃,便是街边小笼

喝,咱只喝蜜雪冰城



什么端庄优雅地坐在手磨咖啡厅里


太!矫!情!了!



就算喝咖啡,瑞幸都贵了,幸运咖才是至尊王者。



嘉宾的话题,不涉及任何international的部分,有的只是pdd帮砍一刀的温馨,以及互相分享如何薅羊毛的心得。


这些话题不更能拉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吗?



当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一点:


恋综的大本营——房子


别墅就别想了。感觉自某如、链某家可以来赞助了,那种五室一厅的隔断房、群租房可以放上来了。



什么?你说这个都不是很接地气。


那咱就把场景搬到广州的城中村好了,大家合伙租一个三层小楼,便宜而又面积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