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58Lab
时事、世事、事实,台湾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巨掌ASA  ·  双节将至,ASO优化助力APP下载量飙升 ·  6 天前  
分享迷  ·  你们要的免费版来了,资源很多! ·  6 天前  
分享迷  ·  你们要的免费版来了,资源很多!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58Lab

陈文茜:人生纵使百转千回,也毋须过于执着

158Lab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1-13 06:53

正文


本文摘自 2012 年《文茜的百年驿站》


700 年前的江水仍在,700 年前的道人却早已死了。然而 700 年前的故事,始终完结不了,永远有着续篇。

 

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富春山居图》前 1/8 《剩山图》与后 7/8《无用师卷》,终于在 2011 年 6 月 1 日在台北合璧展出,时隔 360 年!台北故宫依据展品限制的规定,展期仅维持两个月。


7 月底,也就是两个月后,一幅完成于 700 年前的千年稀有国宝画作,再度展开劳燕分飞的旅程:《剩山图》回浙江博物馆,《无用师卷》留存台北故宫库房。

 

而它们上回合璧,竟已是 360 年前的往事!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富春山居图》静悄悄地在元代无人知晓的画家手中完成,一路随时间更迭,名气越来越大。等过了明朝,越历了清朝,这些惊心动魄的朝代一个接着一个覆灭……


终于在 700 年后,这幅千年名作以一些难以想象的联结、不够浓厚的因缘,先是断裂,最终聚首。但也在 60 天后,再次走上分离之路。属于《富春山居图》的故事,注定完结不了。

 

《富春山居图》之所以在东方画作史甚至世界绘画史上拥有崇高巨作地位,是因为 3 项非常特别的因素:第一,它的作者黄公望,80 高龄才开始提笔绘写富春江叠峰山峦四季变化的长卷大作。与西方天才型画者梵 · 高不同的是,他在 70 岁前,从未想当画家。

 

正如所有宋元明清的中国文人那样,黄公望幼年书读得好,一心只想参加科举考试进官府做官。40 岁之前,他的人生追求的是身份地位,这位了不得的巨人曾一度被摆在难以想象的乏味官职上——隶属杭州官府专收田粮赋税的一个小官。



《武状元苏乞儿》

古时期的文人们,都渴望通过科举博得名利


改变他人生境遇的不是任何大时代的文化潮流,而是被长官牵连下狱,坐了 10 年的牢,他的罪名也不如苏东坡令人同情,是颇不高尚的贪腐之罪。

 

黄公望在 50 岁的时候出狱,转身成了道士,隐居民间三十多年。这位到了后代才被知晓的伟大画家在松花江畔日日摆摊,干着一点也不体面的职业——卖卜为生。

 

但正是这样的人生历程,使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跳出了中国山水画作的框架:近山线条洗练,远山淡墨渲染;700 厘米长卷,画尽老庄道学的哲理。《富春山居图》山势或天长地久,江水或随意率性,几只鸭游水间,笔触有若简单的「乙」字横扫而过,樵夫、钓客流连江边,不知是为了工作,还是只想闲逸宁静地垂钓?

 

历经人生浮沉起落,黄公望对世间沧桑,既无爱恨,也无执着。因此《富春山居图》成了一本绘图式的哲学之理。江水几湾,雷雨滂沱,树石迎风,一切无痕。《富春山居图》也成了东方世界 700 年来,无人可超越、绘画境界达到哲学境界的伟大作品。


它从来不只是一幅长卷画,而是启迪人生的哲理。这与西方最著名的画作梵 · 高燃烧年轻生命、高更纵情大溪地截然不同。



《梵 · 高传》|相比于黄公望

梵 · 高的画更加奔放热情、情感肆意

 

《富春山居图》从完成的一刻起,通经卜卦的黄公望就已预言此画未来的命运会是被「巧取豪夺」。据蒋勋老师考证,黄公望为完成此作,在富春江待了五六年左右。八旬的黄公望业已领悟人生纵有回荡,但毋须执着,因为人从起始至死亡终结,不过都是一段因缘罢了。

 

黄公望自称「大痴」,在接近完图时,将此画赠予师弟,这位师弟号「无用」。但师弟无用看透不了人生,急着想取历史巨作。


「大痴」道人遂于公元 1350 年在画末落款题跋:「暇日于南楼援笔……兴之所至,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古夺字)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落款那一年是「庚寅」年,从此有关此图的故事,不断于不同的庚寅年出现转折。而且凡想巧取或豪夺者,正如「大痴」预言,终难究其全貌矣。


无用师弟一毛钱没付就取得了《富春山居图》,死后他的后代将之变卖。《富春山居图》走入明代,名气越来越大,历经多位大画家收藏,也从此开启世界绘画史上少见坎坷传奇的收藏故事。


当时的《富春山居图》已脱离高僧尽兴之作的地位,而是人人想取得的巨作珍爱之物。凡画坛后学,皆以黄公望为元代山水美学之首,每获此画者,皆不断临摹,甚至对着画高呼:「吾师乎!吾师乎!」



《富春山居图》|画坛后辈们纷纷临摹《富春山居图》

个别赝品甚至可以以假乱真


明代成化年间,大画家沈周曾短暂收藏此画,后被诈取骗走;万历年间又归大书画家董其昌收藏。大画家董其昌因生活困难,为此图做了一件关键性的大事——把它典当给富人吴达可,但终生未能赎回。


而《富春山居图》今日之所以裂成两段,即因董其昌典当的吴家流传至第三代,碰到了痴画疯子吴问卿。他竟在临终前遗言:将此画「火殉」。

 

吴问卿生前钟爱此画,除为其打造一间「富春轩」特别供奉外,据传睡觉抱着它,饮食望着它。枕旁桌边,这幅高人本无痕、无用、无求的巨作,从此走上爱执癫痴的悲剧命运。


根据记载,吴问卿在明代覆亡之际,还曾光着脚带着这张手卷躲入山中避难。清顺治年间,吴问卿临死前遗言「火殉」,在他断气时刻,《富春山居图》大卷被丢入了熊熊火光,山与江从此断离。吴问卿一合眼,识货的侄子立即从火中把富春长卷抢救出来。

 

当时文坛已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提并论,即所谓的「国之二宝」。历史巨作虽未烧成劫灰,却从此分割。图首启承之挺拔大山,从此成了孤独的剩山;后 7/8 蜿蜒山陵的江水、松林、趣乐、闲逸、宁静、樵夫、垂钓者等等,一一与孤挺的剩山告别。



我国书法历史上的一座高峰——《兰亭集序》


吴问卿火殉《富春山居图》之年,正是公元 1650 年,屈指一算,那一年也是庚寅年。断离之后,两幅画隔年一起卖入民间,从此竟 360 年未再聚首。直至 2010 年温家宝拍板浙江博物馆所藏《剩山图》无条件与台北故宫后 7/8 《无用师卷》合璧。巧的是,2010 年,也是庚寅年。

 

《富春山居图》最后一个传奇是在清乾隆年间,酷爱藏画收画的乾隆皇帝,下召臣子普寻《富春山居图》。公元  1745 年,等了 10 年的乾隆拿到了一幅伪作,大乐不已,上下盖满了皇上的章及密密麻麻的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


第二年,真正的画出现了。这两幅图均是原图的后 7/8,少了剩山之首。别说宫廷鉴赏家,连我去年在台北故宫阅图时,都一眼看出真假。一幅矫揉匠气,一幅浑然天成。爱面子的皇帝不肯承认自己丢人,只好饶了黄公望的真迹,没盖章,没题丑陋又密麻的跋。

 

全图除大臣梁师正以楷书撰写道:其画虽伪,但画格秀润可喜」。于是,黄公望一个落寞下狱的道士,做不成官的元代文人,到了清代,竟戏弄了皇帝,一个仙风道人竟超越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幅又称大痴画卷的历史巨作,经过 360 年的离散,终于在 2011 年 6 月 1 日,于一个黄公望不曾知晓的外双溪旁的台北故宫合璧展出。乾隆无法再世,即使权纵天下,生始终无缘见到《富春山居图》前后合璧的全貌。



《富春山居图》

历经三百余年的分别,《富春山居图》终现合璧全貌

 

无用、巧取、火殉、离散、豪夺、聚首。流离 700 年岁月,然后再次命定分离……又一段新的凄凉调,开始谱曲。


但这一切黄公望在乎吗?


我仿佛听闻远山传来一名道士的笑声,震声三尺。道士正搭着船,犹如七百多年前的那位仙人,船尾绳绑一只酒坛;登岸时,才发现绳已断,酒坛已沉。水粼粼,夜冥冥,富春江水此刻是幽情,是恋情,是悲情,也是天才的奇情。


道士结了语:此趟旅途,该来,也不该来。


- END -

封面图片|《富春山居图》

文|陈文茜


- 商务联系 -

寿小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