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
生命季刊
”
,选择
“
关注
”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今日经文:
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
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太5:1-11)
从地上“五福”到天上“八福”
文
/刘约翰牧师
生命季刊微信“牧者心声”专栏
中国人喜欢福,早在《尚书洪范》中就有“五福”的记载。“五福”分别指“长寿”、“富贵”、“康宁”(身体健康心态安宁)、“好德”(生性善良宽厚平静)、“善终”(足享天年无疾而终)。东汉时期的“五福”演为“寿”、“富”、“贵”、“安乐”以及“子孙众多”。再后来,“五福”就变成了“福”、“禄”、“寿”、“喜”、“财”
了。
从“尚书”所记的“五福”中,还可看到人们对精神层面的“康宁”和“好德”的追求,并期望人生能够善终。到了后来这些精神层面的追求变成对“安乐”和“子孙众多”的追求了。再到后来“五福”干脆以财富作为归结了。在人们的心目中,人生有没有康宁,能不能善终已经不重要了,而有没有财富却变得异常重要了。人们衡量一个人是否有福,就要看他是否有“福禄寿喜财”了。由此可见中国人忽略灵性需要、注重今身需要的堕落。
中国人有很强的求福心理,所以有“五福临门”和“五福来朝”的说法,这在春节之际更有充分的体现。不管是写春联,还是彼此见面的问候,都多与“福”有关系。这表达了为己“求福”和为人“祝福”的意愿。但一个人若仔细思考,传统的“五福”并不能让一个渴想得福的人心灵满足,因为这些福有以下缺点:
1、福很难得:人就是奋斗终身也不一定能得到这些福。
2、福很模糊:这些福的界定很笼统。比如“财”,拥有多少才算富足呢?得到多少才能快乐呢?
3、福很脆弱:人生难免遇到意外,任何的意外都足以将这些福摧毁。所以,很少中国人认为自己是真正有福的人。
4、福很短暂:这些福都是今身的。对于一个追求心灵需要的人来说,这些福只会让人更不满足。
因此,中国人所说的“福禄寿喜财”,充其量还都是今身之福,是短暂之福。这些福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这些福不是真福!
主耶稣曾经在登山训众时讲论过“八福”(太
5:1-11),这“八福”其实是讲到八种有福的人。他们分别是:
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灵性贫穷的人有福了;
为罪忧伤的人有福了;
温柔(待人)的人有福了;
如饥如渴爱慕义的人有福了;
怜悯人的人有福了;
内心纯洁的人有福了;
缔造和平的人有福了;
为义受迫害的人有福了。
主耶稣教导的“八福”与中国的“五福”截然不同。“五福”是世人追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幸福观,强调“平面”人生的境遇。而“八福”则是天国子民的人生观——对神、对人的态度,见证“立体”人生的丰富与荣耀。
主耶稣所说的“八福”都是永恒之福,比如拥有天国子民的身份,被称为神的儿子,可得心灵的饱足,将得天国的奖赏……在“八福”中,主耶稣丝毫没提“五福”之中所讲的世上的财富、地位和名望,等等。并不是说基督徒不能(或不会)拥有这些,而是说这些福与天上的福相比并不是上好的、永远的福分。“八福”才是上好的、属天的、永远的福分。如果真要想得福,当然要追求得到天上的“八福”,而不只是地上的“五福”。就算没有地上的“五福”,但只要到了属天的“八福”,人生就充满荣耀和盼望。反之,则是永远的虚空和可怕的绝望。
更大的不同是,“五福”是人想通过追求得到的,而“八福”是上帝要赐给天国子民的。福并不是自己想得就可以得到的,而是上帝赐予的。上帝将丰丰富富地天国福分(弗
1:3-14)赐给祂的儿女。在人看来,基督徒不都有富贵、财富甚至长寿,反而常常为自己不够爱神而心灵忧伤,为缔造和平而承担压力,为见证信仰而遭受迫害……殊不知,这些在常人看来的非福之事,在上帝面前正是蒙福证据。上帝宣告有这样生命特质的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