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不过是冰山一角。
-1-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书名时,我感到非常好奇,同时也特别不解:
世俗意义中的天才和疯子,难道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难道只有短短的一线之差?!
然而,当我心惊胆战地读完全书,并忍不住再读了第二遍时,我才深深地意识到:那些被我们贴上了“疯子”,“精神病”标签的人们,有些还真的是难以置信的天才。
只不过,这些天才被困在了高墙里,或主动,或被动;既绝望,又孤独。
总的来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被建议上架到“心理学”范畴的访谈手记。它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带我们走进了各种不一样的疯狂人生:
试问有多少的疯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正常着?又有多少的天才,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着?而交织着疯子和天才的,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道说:这里是人间;
佛说:这里是六道之一;
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
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
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
人文说:这里是存在;
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积累……”
正如作者高铭所说,以上便是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解释。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有着无数面的不规则体。
而在你的眼中,到底是属于哪一面呢?
-2-
“真正去了解精神病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绝不是一句玩笑,因为作者高铭做了,并且一做就是四年。
在2004—2008年间,作者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探访精神病院、公安部等壁垒森严的机构,对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进行了近距离接触。
在与精神病患的对话内容中,作者涉及到了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等众多领域,其表现出的精神病患者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既闻所未闻,却又貌似论证严谨。
如果不是因为提前得知这是一本与精神病患对话的访谈手记,我一定会觉得这是一本充满着含金量的百科全书呢,而且还是国际论文级别的:关于物理,关于哲学,关于玛雅文明,里面的很多理论,都是有据可查,让平时自诩博览群书的我,瞬间觉得自己的知识面狭窄到不值一提。
然而,当你去认真地思考书中理论的逻辑性与可行性时,却又不禁哑然失笑,这分明都是精神病人口中的“痴言妄语”呢。
这本书自2010年出版上市后,便长年盘踞于各大书单排行榜。书中一共记载了作者与50名精神病患的对话,并向读者呈现出了50个不同寻常的世界。
后来,这本书还被改编成了热门电视剧,其中香港当红演员陈小春、应采儿也有倾力加盟。
-3-
本期我们的共读目标一共分为十天,其实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相互独立,可各自品读,但为了让大家有着更好的阅读惯性,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共读安排:
第一天·共读目标:
第1页至第33页,从“新版前言”读到“进化惯性”。
第二天·共读目标:
第34页至第69页,从“飞禽走兽”读到“永远·永远”。
第三天·共读目标:
第70页至第111页,从“真正的世界”读到“女人的星球”。
第四天·共读目标:
第112页至146页,从“时间的尽头--前篇:橘子空间”读到“永生”。
第五天·共读目标:
第147页至第185页,从“镜中”读到“迷失的旅行者--后篇:回传”。
第六天·共读目标:
第186页至第218页,从“永不停息的心脏”读到“双子”。
第七天·共读目标:
第219页至第252页,从“行尸走肉”读到“伪装的文明”。
第八天·共读目标:
第253页至第288页,从“控制问题”读到“偷取时间”。
第九天·共读目标:
第289页至第325页,从“还原一个世界--前篇:遗失的文明”读到“谁是谁”。
第十天·共读目标:
第326页至第360页,从“灵魂深处”读到“第一版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4-
众所周知,在秩序维护者的眼里:物质病人,是相对安全的;精神病人,则是比较危险的。
除了可能给他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外,精神病人还可能告诉你,世界的一切并不是必然成立的,也许还会有你看不懂的世界。“你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不过是冰山一角。”
当然,更要命的是,这些所谓的精神病人,还可能是绝望而孤独的天才。一线之间的差别,换来的也许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普通人的眼里,精神病人都很神秘。而这本书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分分钟颠覆你的三观,更在于能让我们了解到平日里接触不到的人,感受不到的奇思妙想。
与此同时,这本书还让我们明白,坚坚实实地立在这个大地上的,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所遭遇的痛苦与挣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也是他人无法理解的。
所以,哪怕我们无法改变他们,改变世界,但是至少可以改变自己。在面对这些“疯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宽容,多一分接纳的仁慈,少一分异样的眼光。
须知道,你曾认为会伤害到别人的疯子,也许是个绝望而孤独的天才——或许,这才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真正涵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