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英伦圈
我们邀您,品味在英国; 我们陪您,生活在英国; 我们随您,探索在英国。 在英伦,用爱围成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破100亿!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局部阵风11级!最低零下14℃!较强冷空气明 ... ·  昨天  
河南市场监管  ·  假日不放松 监管不打烊 ... ·  昨天  
吉林检察  ·  【视频】剪纸潮年·非遗里的新春盛景 ·  2 天前  
吉林检察  ·  【视频】剪纸潮年·非遗里的新春盛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英伦圈

女运动员为啥收入都这么低?

英伦圈  · 公众号  ·  · 2024-08-13 20:27

正文


昨天凌晨,巴黎奥运会结束了。


有的人在阿汤哥纵身一跳里深情回味,更多人在法国女篮惜败中长吁短叹。


毕竟女篮比赛前,她们可是一下子陡增好几亿球迷。


这些来自中国的网友为法国队加油,是因为他们相信,一旦法国女篮拿到冠军,那么金牌榜上中国就能绝杀美国。



(比赛前,中国以40枚金牌排名第一,
美国女篮则是以39金紧随其后)

有了东方神秘力量的加持,法国队打得很出彩。

超远压哨3分命中。



半场25-25追平比分;第三节还能反超美国队10分。

可惜最后一球,绝平三分踩线了,只能算作两分。


最终法国女篮一分憾负美国。可以说,这一球这一脚“直接决定”了中美奖牌榜排名。

不过没人觉得美国女篮爆冷夺‍冠。

她们已经豪取奥运8连冠,无敌61连胜,32年未尝败绩了。相比之下,美国男篮的奥运5连冠有些逊色了。

也就是说,女篮是美国代表团优势最大的项目,没有之一。

统治力堪比中国乒乓与中国跳水两支“梦之队”。




既然叫梦之队,那应该收入挺高的吧。


偏偏这只美国女篮收入低得令人发指。


美国人自己就吐槽好久了。

明明NBA巨星可以拿5000多万美元,但女篮那边收入不会超25万。

下面这种对比图里,你甚至一时间找不到属于WNBA球员的柱状。


有人算了算,詹姆斯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可以拿来“包养”WNBA所有球员两三年了。

一句话,NBA有多豪华,WNBA就有多卑微。


甚至不如CBA球员。

几年前CBA球员平均工资可以达到税前300万元人民币,差不多40多万美元。


也不如WCBA的。

之前李梦、李月汝想去美国打球时,不少球迷还劝她们想清楚啊,你在这里干一年,你去了那边可得累死累活干五年。



有得有失吧。

虽然工资少点,但WNBA作为女子篮球水平最高的舞台,能让人练出最好的技术来。

这样安慰自己是不是挺好的呢。



你跟我一样肯定想不通,凭啥世界上打篮球打得最好的一群姑娘,领那么点薪水。

考虑到这是青春饭,退役后还有伤病和再就业的风险,那工资更是低得难以想象吧。


因为这里有一个商业体育的逻辑。

说来说去,篮球联盟赚钱,你也就赚钱;联盟没法吸引观众来看球,你的收入就减少。


放之其他领域也如此。

比如,职业生涯暮年的梅约瑟与帕奎奥的一场世纪大战。


他俩约架约在拉斯维加斯的米高梅大酒店,门票均价10506美元,黄牛票炒到了最低4000美元以上。

比赛时间只有36分钟,两人共拿走3亿美元。

梅约瑟干了一架,发现自己的收入相当于C罗、梅西、老虎伍兹忙活一整年的。要知道,这可是差不多10年前的比赛了。

这样的拳击项目已经把体育商业逻辑说得很清楚了:

只要有人买单,那再出其不意的形式都能赚钱;如果没人买单,你的技术再好,也只能领微薄的工资。


再比如,科比退役战一票难求。

贵到一张票堪比北京一套房。


您还别嫌贵,因为一旦放票,可能就被抢走了。


而到了女篮WNBA那边,情况截然不同。

2019年和2023年的上座率也说明,现场的氛围谈不上有多好。


有几家球队上座人数经常不到3000人。


对比一下NBA的是18000人,CBA的至少是4700。


你去美版知乎上问,那些看惯了NBA和大学生篮球比赛的网友情绪更激动。

他们爆料,如果不是因为NBA每年补贴联盟1000万美元,WNBA早就倒闭了。

他们开口就说sports is entertainment,然后闭口灵魂质问怎么没有更多女性看女篮呢。



因为真没人爱看,也真没人关心。

国内一些女子项目何尝不是如此。

2018-2019赛季WCBA一场比赛,场上球员和工作人员都快被场边观众要多了。


上个赛季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观众主要集中于两个篮筐附近。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便宜了球迷。


你要是个大忙人,看不了一赛季,那花48元一天看四场,也很省事。


女足方面,赵丽娜之前说中国女足联赛的上座率不到百人。

她的这句话真不是夸大其词,网友统计了去年前十轮的情况,有的球队场均上座率一两百人。



看到这里,一个可怕的结论呼之欲出:

我们并不爱看女足女篮联赛,我们只是喜欢她们在国际赛场上赢球。


这个偏好恰恰折射出中国体育的特质:中国运动员要起到为国争光的作用,和欧美选手不太一样。

我们还算好的。

欧美体育爱好者常常提及一个数据:

女子体育通常不太受欢迎,仅占体育媒体总报道的5%。


你看,他们确实更过分。



这不能怪女篮,要怪就怪全世界几乎所有女子运动员的收入都不高。

最高的是女子网球,原因之一是看的人多,也确实好看。


上个月,王欣瑜在温网第二轮击败世界前5选手佩古拉。


当时现场就几乎坐满了人。



状态火热的王欣瑜去年赚了700万人民币;今年,光是温网的比赛,她就获得了217万元的奖金。

她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因为现在,10个收入最高的女子运动里有9个是网球运动员。


这主要是因为ITF主办的四大满贯赛事,奖金巨高。

比如温网冠军奖金是270万英镑,澳网冠军315万澳元,法网则有240万欧元。即使不靠代言赞助,仅靠运动奖金也收入不菲。

最关键也最难能可贵的是,四大满贯赛事男女奖金是一样的。

你可能要说了,这男女奖金一样不是很正常吗。

不,完全不正常,或者说全世界商业化程度高的主流运动里,大多不是这样的。

四大满贯赛事因为是ITF主办,所以男女奖金一样。

但ATP和WTA各自办的赛事里,男子赛事奖金依然要比女子赛事奖金高不少。

从这个角度看,职业网球高投入高回报,算是对女生最友好的运动,可能没有之一了。

对此,民间反应也很快,网球也从小众项目,变成热门运动了。

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在疯狂打网球。




好消息还有。

中国所有女子运动员的收入都是世界前列的。

因为国际上绝大部分市场化的运动,男子收入都远超女子,观众更爱买票看男子的,女子运动没人看所以收入就低。 

但中国的体育不是完全市场化的,男女收入差距没那么大,所以中国女子运动员会比其他国家高一些。

你要想来赞助我们CBA,没问题,前提是你也必须同时赞助WCBA。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