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整理PPT,为参与培训活动做些资料,暂未有新更新,先上一篇顶个数。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甲醇量价平衡关系特出。生产厂地域分布,具备成熟的物流体系,来平衡地域间的价差,甲醇的供需还体现了
油气煤的动态平衡,一直是个有趣的品种。近年
在供应持续增长后,新增需求能否U型改善平衡表?来做个市场逻辑的速写。
1、市场动向:
从紧平衡走向略宽松。
国内产能低速增长。市场区域化加剧,西北和沿海套利窗口长期关闭。
海外装置明显扩张、进口持续承压,港口库存高将成为常态。
MTO需求增速停滞,外购甲醇MTO企业生存空间局促。
环保安监持续升级,中小企业继续洗牌,大型煤化工企业强势崛起。
存在向清洁能源发展的趋向。
等等。
2、定价逻辑
直接定价看港口基差和库存(预期)。
需求定价看MTO开工率和痛苦指数。
供应定价伊朗货源的稳定性成为最大变量。
近年被部分资金视为煤炭交易的替代。
等等。
3、价格观测
以西北库存为风向标,关注国内甲醇的价格驱动。
以山东价格为风向标,关注国内外价格的平衡点。
以印度为风向标,观测伊朗市场。
以MTO开工率为风向标,关注下游情况。
等等。
4、价格形成
依据升贴水规则,盘面定价由江苏港口定价。
江苏港口价格归根是国产定价,源头为西北定价,而价格汇集点偏向于山东。盘面定价常有向山东价格波动迁移的动向。
进口主力为沿海MTO企业,贸易商参与度降低。内地贸易商参与市场博弈程度有所上升,尚难以呈现贸易商引领行情。
等等。
5、变量因素
传统需求如甲醛是否有萎缩动向?而BDO、MTBE、甲醇制氢还有多少提振空间?
大炼化装置投产之后烯烃影响几何?
MTO盈利状况能否改善?
由于国外产能仍处于投放周期,港口炼化一体装置及轻烃对MTO开工的影响,及内地传统需求的增长,内地强、港口弱成为2024年的可能动向,那现有升贴水规则是否可能有所调整?
内容回顾:
冬天准备去哪里旅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