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bed of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日本,正在悄悄大量收购中药企业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6-20 16:00

正文


来源:正解局(ID:zhengjieclub)


前段时间,三井物产(Mitsui & Co)宣布,和乐敦制药公司(Rohto Pharmaceutical Co.)将收购新加坡的余仁生国际。


尽管被收购的是一家新加坡公司,但在国内还是引起不小的关注。


一是三井物产、乐敦制药,都是日本企业。


二是被收购的余仁生国际,主营业务是中药。


三是这个事儿,后续可能会对整个中药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


所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对这个交易进行反垄断公示。



余仁生最早也可以追溯到1879年,最初是希望通过中医药帮助当地的矿工摆脱鸦片的毒害。


没想到,这家药行不但帮助无数人,还开启了一个商业帝国传奇,并成为中药界的榜样。


此后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余仁生从马来西亚扩张到新加坡,之后逐渐走向全世界,扩张成一个庞大的中药连锁集团,在中医药界具有一定地位。


可以说,余仁生国际的中药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影响范围非常广。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日本第一次收购中药企业。


更早之前,日本就已经在中国不断收购中药药企,并大力推广汉方药。


以至于医药界流行一句话: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


日本大量收购中药企业


去年4月,中国知名中医药品牌紫光辰济被日本津村制药集团以2.5亿元人民币收购。


消息传开后,便引发大量网友热议。


紫光辰济的前身是1918年民国时期创立的“达兴堂”药房。


1958年,在公私合营大浪潮后,转变成为国营宝鸡制药厂。


现在,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制药、医药商业、GAP药材种植等综合型医药企业。


紫光辰济是一家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药企


成立于1893年的津村药业,至今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


最初,津村主要依靠妇人用药“中将汤”发家,经过百年发展,如今津村药业则是日本最大的汉方药生产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药原料进口商之一。


国开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1年津村制药实现销售收入约1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占日本汉方药市场规模约为60%以上,位居汉方药市场第一的位置。


而为了进军中国市场,2017年,中国平安人寿与津村药业成立了合资企业,并命名为平安津村。


其中,津村药业持股56%,绝对控股平安津村公司。


津村药业表示,之所以想要收购紫光辰济,一方面是希望能获得中国传统药物品牌及生产销售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要凭借其在供应链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区的业务。


不过,收购三个月后,在多方干预下,平安津村有限公司又退出紫光辰济的股东行列。


事实上,日资企业进军中国中药行业早已屡见不鲜,尤其津村制药更是在最近几年频繁推动在华布局。


2021年4月,津村花费12亿元收购了中药饮片企业天津盛实百草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已更名为平安津村药业有限公司,其中津村持有其44.8%的股权。


2022年8月,津村制药与主要经营中成药的健民集团共同合作并建立了“津村健民制药有限公司”。


次年3月,津村制药又增资新建了天津中药产业基地项目。


日本津村早就开始布局中国业务,扩展中药市场


津村制药在其企业报告书中表示,从长远经营来看,期望到2031年,海外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0%,其中海外业务主要指中国业务,按其2021年中国业务收入比重大约8%的比例,未来10年间中国业务或将成为津村制药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日本企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日企大量收购中药老字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看中老字号的品牌与药方价值。


譬如余仁生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经营着176间零售店及29间医馆,都拥有较高知名度,同时余仁生经营140多年,积累了大量中医秘方。


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掌握中药原材料采购渠道。


中药要想保证品质,原材料是很关键的要素,而中国一直都是日本汉方药主要原料进口地之一。


多年来,余仁生靠着深厚历史,掌握了中草药供应源头的采购渠道,这也是日本中药企业所关注的重要资源。


可以说,日本企业正在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将中药企业归为己有,壮大自己中医药方面的实力。


汉方药在日本地位高


众所周知,中药起源于我国,但其实进入日本的时间也不晚。


早在中国南北朝末期,中医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等到唐代时期,日本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并将中医药全盘吸收,并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


此后为了适应日本国民体质的需要,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有210个处方被广泛应用。



17世纪时,《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古方,在日本已经到了非常普及的程度。


不过,汉方药也曾因受西医冲击,一度不被日本人所重视。


但随着日本经济快速现代化,患有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的人群与日俱增,尤其是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而带来的大量老年病,在部分医学者检讨西医化学药品副作用的同时,“汉方”治疗老年慢性病的优势正在日益显现。


因此,日本政府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1976年,在日本世界医师会会长武见太郎的建议下,日本厚生省正式把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


最初有43种汉方制剂被纳入医疗保险,之后又增至147种。


患者倘若采用汉方药,个人只需要承担10%到30%不等比例的费用,非常经济实惠。


在官方的扶持下,汉方药在日本 越来越被重视。


21世纪初,日本已经有超过65%的医生会使用汉方药。 而在纳入医保前,这一比例还不足20%。


此外,从事汉方医学、针灸及按摩的医师就超过10万人。


日本城市的药店大多都设有汉方药专柜


与此同时,汉方制剂在日本的销量剧增,也带动了日本汉方药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其国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据日本社会调查研究所统计,到20世纪末,汉方制剂生产厂家数超100家,制剂种类达2812种,并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疾病及慢性病治疗。


在日本药店内,各种汉方药琳琅满目


据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总务委员会统计,自1976年起,其生产金额以95.58亿日元为起点,持续呈现增长趋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1987年,这一金额成功突破了千亿日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汉方药的生产金额依然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并且这种增长势头一直延续至今。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药事工业生产动态统计显示,一般用汉方药、生药在整体药物产值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16%上升至2021年的25%。


可以说,汉方药在日本发展非常迅猛。


日本药企挣得盆满钵满


现如今,全球有70%以上的中药专利,已经被日本的“汉方药”所占据。


日本各大药局为了推广汉方药,吸引年轻消费者,实行了各种有力措施。


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


汉方药局不仅销售传统的汉方药品,还提供中医诊断、体质辨识、健康咨询等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各种要求。


以年轻人及女性为主要目标客户的松荣堂汉药局


不过,光靠日本本国,其实难以满足日本庞大的汉方药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日本常用的200余种生药中,有一半是其国内没有的,75%的生药原料依赖进口。


中国是日本汉方药的最大原料来源地,占比约83%,且价格仅为日本产的一半, 不过容易受政策变化、汇率波动、气候变动等因素影响。


因此,为了长远发展,日本药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


而在汉方药的技术研发领域,日本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国际视野和合作精神。


以津村企业为例,其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以推动汉方药的技术创新。


具体来说,该企业在2011年成功确立了甘草的种植技术,并随即与我国白山市政府达成了原料生药的开发合作协议。


随后,在2013年,津村企业赞助了“牛津大学创新系统生化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合作网络。


日本津村株式会社官网截图


到了2014年,该企业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携手,共同开展了苍术的研究工作。


紧接着,在2015年,津村企业与香港浸会大学签订了共同研究协议,进一步加强了其在亚洲地区的科研合作。


到了2016年,津村企业与天津盛实百草中药科技(中国)达成了业务合作协议,进一步加深了与中国的产业合作。


最后,在2017年,津村企业更是与中国平安保险进行了业务上的合作,这不仅标志着其在汉方药领域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为其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系列的合作举措充分展示了津村企业在汉方药技术研发领域的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引进中药,日本还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