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界
健康界:华语医疗智库—为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贝壳社  ·  SMA,5年炸出三款大药 ·  2 天前  
drpei  ·  孩子发烧到底应该少穿还是多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界

他说顶尖医生应该永远“不知足” 你同意吗

健康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31 20:52

正文

摘要

成为顶尖医生需要哪些品质?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神外科主任Gavin W. Britz的答案只有三个字:“不知足。

来源:健康界 作者:徐青 彭松


怎样才算一名好医生?


除了学识、技术、人文精神这些公认的判断标准,曾连续六年获得“美国最佳医生”荣誉的Gavin W. Britz医生还给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不知足。


作为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Gavin W. Britz就是因为“不知足”,不仅让自己从南非的一名医学生,成长为全美脑血管和脑肿瘤领域的知名外科医生,还推动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神经外科日新月异。2017年4月,健康界趁着Gavin W. Britz两个手术之间的空档,在手术休息室追踪其前沿见解和体悟。


竞争精神缺不得

1987年,Gavin W. Britz结束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医学院的学习。开启职业生涯不久,他就意识到,全球神经外科是一个充满竞争的领域,而且同行之间竞争不仅能促使个人成长,更能推动医疗技术进步。因此,当发现“非洲没有这样的竞争环境,很多事情没办法做”的时候,Gavin W. Britz毅然选择去美国。


1988年来到美国的Gavin W. Britz,相继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普外和神经外科进行住院医和专科培训。来到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之前,他已经是杜克大学医疗中心脑血管中心主任。


回望过去的行医生涯,正因为对现状的“不知足”,Gavin W. Britz不断探索新技术,学习使用最先进的设备,这也给他的团队树立了榜样。 “作为一个部门管理者,如果自己都不去追逐前沿技术,怎么要求下属去做。所以,我总是在创新,员工们耳濡目染,也会跟着尝试。” Gavin W. Britz告诉健康界。


如Gavin W. Britz所愿,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神经外科培养出一群激情四射的医生,在他的带领下求新求变,持续应用新技术、寻找新疗法。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还成为全美第一个将机器人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医疗机构。

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Gavin W. Britz


科研资金不嫌多

公开资料显示,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是全美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共有45名医生,包括22名神经外科医生、12名研究人员、7名神经康复医生、4名神经精神学医生。除此之外,该中心还配置疼痛管理医生和心理医生。业内人士知道,这在美国已经是规模相当大的一个科室。


健康界了解到,该院神经外科中心每年完成约4000例开放性手术,背后的支撑除了饱含激情的医生团队,自然少不了强大的技术后盾。


就拿脑肿瘤的治疗来说,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最先进的X光技术精确度可达99%,医生在术前能充分了解肿瘤部位和来源。手术过程中,最先进的术中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让医生随时看到肿瘤的病态,以及肿瘤与脑部其他部位的关系。


“以前我们做手术,只能猜测操作是否会影响患者的语言、运动等功能,现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Gavin W. Britz医生一脸自信地告诉健康界, “顶尖的人才和最前沿的技术,是我们优于其他医院的两个法宝。”


跟很多医院内部的潜在排位一样,神经外科也是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因此,他们在医疗设备和科研资金等方面,往往得到医院更大力度的支持和优先权。可是,“不知足”的Gavin W. Britz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神经外科就值得医院这样投入,“而且这还不够


现在,他的要求是医院给予更多科研资金。“我们有研究基金,但总想争取更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领团队做更多研究,发现更多创新疗法,改变未来医疗。”Gavin W. Britz振振有词。

紧贴质量做管理

业内的很多共性难题,在Gavin W. Britz看来似乎都很简单。


比如,让国内很多医院院长头疼的医师多点执业。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美国医生可以自由地多点执业。但据Gavin W. Britz介绍,他所带领的神经外科只有一两名医生还在其他机构任职,大部分医生都是全职员工。 对于这些医生,Gavin W. Britz医生的管理原则是:不管医生来去,只管医疗质量。


对于医疗质量,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不管是全职医生,还是自由执业医生,Gavin W. Britz医生都遵循相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医疗质量高于一切,就算员工并非隶属于医院,但医疗质量也是由我来控制。”


与很多医生追求“自由”不同,Gavin W. Britz医生并不建议医生在多家医院执业。“我知道,有些医生同时在四五家医院供职,这太恐怖了。这些病人在不同的医院,而你没办法保证自己有足够精力去关注他们术前术后的情况,也就无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对病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他建议,一个医生最多在两家医院工作。


怎么会没时间发表论文?

除了多点执业,发表论文评职称也是中美医生面临的相同话题。


Gavin W. Britz医生告诉健康界,跟中国医生一样,美国医生也要发表论文才能评职称,“今年没有发表论文,明年就不能晋升


在已经发表了110多篇论文、写了30章和两本神经外科教学书的Gavin W. Britz看来,发表论文是医生与时俱进的标志。对于自己带的医生,他要求每年至少发表两篇论文。虽然他不能强迫神经外科的其他医生发表论文,但没有论文同样无法评职称。 他解释:“一名外科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如果不拿出时间来做研究发表论文,我认为他们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创新,也无法走在医学的前沿,这对整个部门发展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医生写论文的时间哪里来?“你自己去挤时间。”Gavin W. Britz的语气果断干脆:“这就是工作。”事实上,Gavin W. Britz不是说说而已,自己就一直在践行,每周工作6天,每天不低于12小时,早上7点之前抵达医院,晚上7点之后再离开医院。“医疗事业就是我的生活。”Gavin W. Britz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