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饶新闻  ·  DNA结果确认:就是他! ·  3 天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湖南衡阳通报“妇幼保健院医生售卖出生证”:8 ... ·  3 天前  
江南晚报  ·  无锡→湖州,有望开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北漂梦碎的我终于逃离北京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29 15:47

正文


只需一套房,就能让无数漂泊的游子降落于人间烟火


那些在北京、上海没有户口、没有房子的人们,到底是想坚持什么或者证明什么才留在这个城市呢?一句“至少我来过”这样的毒鸡汤已经骗不过你的心,尤其是当精打细算一年下来,发现存的钱可能还不够买下在北京、上海像一匹马一样站着睡觉的地方的时候……租房始终无定所、在漂泊,叩问过自己内心真正所求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老家,回到那个靠近爸妈的地方,在那里凭自己的能力足以拥有一套房让心降落。不再“飘”着,才能品出生活原本的滋味。



◆ ◆ ◆ ◆

《我想有套房》系列第三篇

◆ ◆ ◆ ◆



北漂梦碎的我 终于逃离北京


作么?和大多数人的北漂梦一样,我也为了它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可闯过一圈才知道,北漂的日子每天都“飘”在空中,看似望得远了,心却在迷茫,更不知落在何处;重新回到家乡,发现它其实并没有我想象那般不好,至少在这里我能有套房、成个家,给我一份踏实而丰满的生活,而这比从前那任性而虚无缥缈的梦可爱得多。




1

悔啊! 和我一样眼睁睁错过

在北京买房最佳时间的都有谁??


那一年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打得“如火如荼”,三天一爆炸、五天一袭击,国人心中总记挂着中东人民的水深火热;


那一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用风一般的奔跑、跳跃一举追平当年的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那一年超级女声第一次走进观众的视线,大街小巷的酸奶盒上印着的都是“酸酸甜甜就是我”……



那个时候,“房子”也还远没有承载人们在感情上那么多“爱而不得”的紧迫情绪。一次机会我来到北京学习,正赶上一路飙升的北京房价涨价伊始,那是我第一次对房价有所认知,也正因如此,完美地错过了在北京买房的最佳时机。



2004年我来到北京,在一个辅导班补习。辅导班在中央音乐学院西边,也就10分钟路程。有一次我们几个学生陪老师去看房,就在辅导班附近,是一个新的楼盘,我们看到了样板间: 一个LOFT,共60平左右,南向的楼层好一些的30多万,最便宜的还不到20万。 当时对房价这种东西虽然没有太多的概念,但是也知道这在北京算是真便宜,毕竟在地里位置上属于刚出二环。


那时一心求学,没啥投资意识,倒是一个年长的同学兴奋不已,当即就给老家打了电话让家人过来看房,而后真的就买了一间20多万的,不过要06年才能交房,跟老师做邻居……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后悔,毕竟现在已经翻了近二十倍不止……


2

为梦北漂,始知没房的艰辛


2007年,已经在家乡重点高中当老师的我,有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工作稳定,日子过得很充足,那时候“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等诸如此类的荣誉都有了,毕业班、高考生都带过了,可是想到自己很多事情还没做却已经27岁,眼瞅着“青春”之类的字眼儿就要与我无关了——为了北漂梦,终于在完成五年教师生涯之后,果断辞职。



相对而言,我的北漂生活还算不错,毕竟有了一些积蓄,不至于住地下室,但是再次来北京,对于这里的房价我已是高攀不起,甚至租价都要让我无法理解,怎么就这么高……


北漂生涯中,我前后换过数次房子。第一次租房被房东坑得不轻,他提出的要求稍有不满足,就以断水、断电来要挟,尽管租金很便宜,但住得很糟心;


第二次是和弟弟住在一起,一同合租的还有一对情侣,我的住处就是在客厅中用书橱隔出来的一个小间,地理位置很不错,但这样的住法实在委屈;


第三次是住在一个90年代老楼,那时候已经2011年左右。有段时间在东四环大悦城上班,9点上班,6点就得起床,路上要花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公司。每天这样早出晚归,有点儿吃不消,时间浪费得厉害,就商量着再往东边搬……于是又开始各种看房子。



东边的房子真贵啊,看了几个不满意,也就懈怠了。有一天突然看到一个中介胸前挂着牌子,写着103平1200。我心想这个好啊,走过去刚想问个明白仔细一看,是出售,1200万……



不停地搬家、换房,一腔的热血北漂梦被租房消耗许多,开始厌倦这种居无定所的漂泊。从前一心来北京是为了一种内心想要证明自己的执着,“漂”过之后,才发现,这种执着经不住“燃烧”,尤其当人发现在北京付出的汗水垒不起一块泥土,换不到北漂梦里自己梦想实现的样子之时,才知道“回归地面”的踏实和安定的满足。



3

重回故土,我找到了生活原本的样子


渐渐地,身边认识的朋友有的买了房,有的继续租住,有因为没房分手的,也有为了买房假离婚的……“买房”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全国各地都上演着因买房而起的悲欢离合,只不过,北京这地方太特殊,“雄赳赳气昂昂”的房价把人们内心由一套房而起的安稳的愿望无限放大,整个社会氛围为了“买房”焦虑、疯狂到病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