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埔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报:8月23日深夜11点,黄埔区联和街联和社区田心东街6巷31号街坊在家中大厅发现了一位不速之客,仔细一看竟然是一条长1米多的蛇。
街坊惊吓之余立刻报案,该局工作人员接到报案后火速赶到现场。
经初步判断,这条蛇为眼镜蛇。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取蛇器夹住蛇头,随后将蛇装进袋子,顺利将其捕获。
➤
广州毒蛇:眼镜蛇和银环蛇最多
广州地处岭南,绿化率高,蛇的活动较为频繁。
随着近年来黄埔、增城、白云等近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地方都建起了不少楼盘,这些楼盘靠山,一般也是大型楼盘,绿化环境好,出现蛇的几率比中心城区要大很多。
据了解,广州共记录蛇类5科27属38种,主要剧毒的毒蛇有8种,分别为:红脖蛇、舟山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蝰蛇、五步蛇、竹叶青。
其中,
银环、白唇竹叶青和舟山眼镜蛇,是广州市区主要生活的三种原生毒蛇。
据捕蛇专家介绍,在广州发现最多的毒蛇就是眼镜蛇和银环蛇,广州很适合这类蛇生存,但这类蛇却很毒。
广州捕蛇专家李巍说,“银环蛇几乎是中国最毒的毒蛇,而且被咬之后神经会麻痹,完全感觉不到受伤,它的毒性比眼镜蛇还强;被眼镜蛇咬伤后反而是剧烈的痛感。”
“银环蛇是华南地区比较优势的种类,它毒性比较强烈,一毫克毒液就能使人致命,在中国毒蛇里面排第一。眼镜蛇是15毫克才能致人死亡,它比眼镜蛇的毒性要强15倍。”捕蛇专家张亮说。
由于
眼镜蛇太常见,与土狗被称为‘中华田园犬’一样,他戏称眼镜蛇为“中华田园蛇”。
数据同时显示,发现毒蛇的区域并不集中,荔湾、天河、白云、番禺、海珠、黄埔、增城、从化、越秀等区均有发现。
而发现地也很多,包括家中、工厂、学校、菜地、路边、绿化带、商铺等,其中又以家中发现后求助最多。
“其实蛇类藏匿最多的地方是公园、郊区和绿化带。”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池先生称,这些地方蛇类的食物比较丰富,适合它们栖息。
➤
为何近期蛇类出没增多?
夏秋两季,是蛇活动的旺季,闷热、下雨前后,蛇会更加活跃。广州捕蛇专家张亮解释,这跟天气炎热及雨季来临相关:“现在天气比较热,而雨水又比较多,所以很多蛇都跑出来了。”
气候潮湿温热的广州很适合蛇类的生长繁衍,所以在广州遇到蛇类并不奇怪。
➤
被蛇咬伤怎么办?用嘴吸不可取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议,市民活动时要注意防蛇。如果市民遇到蛇时,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冒然自行抓捕,以免惊动它。
在日常防蛇时,我们
常用硫黄
,不过对此李巍却给出了不同意见。“我们曾做过实验,其实发现硫黄对蛇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放了一堆硫黄,结果蛇直接从硫黄上爬了过去。”另外,有人说雄黄酒对蛇也有作用,李巍却表示“这只是一个神话”。
在被蛇咬伤后,电影里常见的情形是
用嘴巴吸毒
。对此李巍强烈表示并不可取。“一旦吸毒者口腔中有溃疡或者血管出血,很容易就中毒了。不过如果有拔罐设备,用拔罐的方法吸毒倒是可以的。”他说。
有人说
“打蛇打七寸”
,但张亮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每种蛇的身体构造并不一样。我们遇到了蛇走开就好了,没有必要打死它,对于野生动物,我们应该进行保护。如果在野外行走,可以随身带一根棍子,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