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觉
梧桐,现任职于某券商,著有《投觉》、《知止:投资策略的真实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自贡也有“拿抓”! ·  昨天  
四川日报  ·  今日凌晨,大S母亲发文回应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寒假,川大的你,在哪里,有什么故事? ·  2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寒假,川大的你,在哪里,有什么故事?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今年过年,你背了几首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觉

我们念经吧

投觉  · 公众号  ·  · 2019-09-06 08:05

正文

尽管在这个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弥漫的世代,人们已经很少阅读佛经,更少亲证佛经,梧桐仍然希望你——就是当下正在安静地阅读这篇文字的你,可以用一点点的时间去阅读佛经,然后,尝试将其应用于这一世所有的境况里。

譬如,喝一杯茶,譬如,画一幅唐卡,譬如,写一段文字,譬如,走一段难行之道,譬如,渡一个中年的劫,都可以去亲自体会你本具的当下感、清净心与无畏之感。

所有的佛经,《金刚经》也好,《心经》也好,《圆觉经》也好,等等等等,都在述说着同一个明确的讯息:

那就是,在此生中,再也没有什么比认识你的心、证悟你的心性更重要的事了。

《金刚经》言,一切法皆是佛法。

这里的佛,是觉悟之义,也即是说,一切法皆是觉悟之法。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事实上,我们可以将佛法应用于生命的所有境况里——布施敞开,持戒自律,安忍温柔,精进勇猛,禅定如如,金刚般若。

遗憾的是,这个世代正在失去对于读懂佛经的耐心。

我们想过将哲学方法论运用于生命的每一个境况里,我们也想过运用老庄的思想,孔孟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等等等等,我们从未想过将佛经运用于此身和此生,事实上,佛经才是有力量的,它或才是最有力量的。

譬如,

莫言写过一本书,叫《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出自佛经《佛说八大人觉经》,原文为,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少,无,不是没有,而是无执,无执于欲,无执于为。

譬如,

《杂阿含经》里,有一句话很重要,莫令我异于世人。

该句出自佛陀之口,必定有它的深刻内涵。

佛陀的意思是说,究竟而言,我们都是一如,都是如来,包括梧桐,也包括你。

譬如,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有一个词,叫,证于实际。

解悟当然已是相当不易,刹那明白,只是,它没有根本的力量,所以,易受动摇。

因此,最重要的是——证悟。

譬如,

《维摩诘经》言,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无执地精进,如此,有为它自然是无尽的,无量的,无边的。

不住无为,是破落空,所谓菩萨,觉有情,而不是狭隘地觉自己,事实上,也无法狭隘地觉自己,那不是觉,而是深深的无明。

刚开始的时候,用无为破有为,有执意的无为破执意的有为,到后面,用有为破无为,用无执的有为破执意的无为,最终,有为无为不二,随机而挥洒,随机而沉寂。

譬如,

《金刚经》言“应如是生清净心”,又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即是说,清净心即无所住心,你的心没有分别,没有攀缘,没有执著,无所住,它就是清净的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