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钱江晚报  ·  巨头宣布:永不合作! ·  昨天  
钱江晚报  ·  7000人大裁员后,巨头宣布:再裁3000人! ·  2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才1岁,立功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中国各省实物消费能力排名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19-09-25 19:41

正文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联合研发:天方智库 封城榜 政研院

中国(大陆)各省实物消费能力排名



(1) 排名说明

三驾马车,一马当先。

2018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09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9.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 GDP 之比为 42.32% ,此前中国的消费占比一直在 30% 左右长期徘徊,自 2012 年来,中国的消费占比首次突破 40% ,此后逐渐徘徊,最近两年连续下降,但是,社会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消费的崛起,背后是国家战略的变化。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大陆性国家,中国改革初期的三十多年,一直是外贸立国,同时,依靠高强度投资拉动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 的比重,竟多年维持在 70% 以上,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犹如美国十九世纪末一样,中国终于形成了统一大陆市场的雏形。 国内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衡量标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 GDP 的比值。 以得分高低进行排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不是全口径的消费,对于表达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贡献并不完全,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大众消费领域, 可以衡量一个地区对于实物消费和实体经济的拉动能力。

有数据,有逻辑。

对镜自览,找差距,找动力,不断根据时代变化,调整自己的战略。

2 高房价的杀伤力:产业失衡制约消费

房价上天,消费落地。

高耸的房价,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消费能力的最大杀手。 尤其是大众惯性中认为强势的京沪深等大城市,消费能力受到严重抑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北京上海的怪相,凸显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个致命弊端, 房地产与金融等与权力勾兑严重的行业的畸形繁荣,对于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部分伪自由市场学者经常鼓吹房地产带动经济,带动了局部产业,却闭口不提因为地产抽干了国民财富,压抑了多少行业的发展。

当下,北京地产总价,已经超过了美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此背后,是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 GDP 的比重,仅为 38.55% 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武汉、郑州等城市更是差距巨大。无它,市民的钱都投到地产上了,大众消费受到制约。

3 贫富分化的杀机:阶层失衡制约消费

有趣的是, 基尼系数与消费能力有内在逻辑关系。 过去十年左右,是中国基尼系数最高的时期, 2008 年达到顶点,消费占 GDP 的比重,也萎缩和徘徊,一直到 2009 年下降到最低点,而最近几年 ,随着国家整肃贪腐势力,打击红顶商人,基尼系数下降,消费能力也上升。

在城市之间,基尼系数大的地方,消费能力也受到制约,贫富分化严重,富人的消费多落脚到国外以及奢侈品市场,对于大众消费拉动作用不大,而平民财富不足,也制约了大众消费,尽管有的城市 GDP 总量很大,但是过度贫富悬殊导向消费不足。

共同富裕,不仅是道义要求,也是经济要求。

我们特意推出中国各地消费能力排名,以激浊扬清,倡导健康的发展正道。

4 消费与生产的平衡

在地方发展竞争中, 那些设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平衡的城市,后劲日益强劲。 尤其是中部城市更是如此, 作为中国的最大腹地,长江中下游几乎所有的省的省会及以上城市,无论是成都,还是武汉、长沙等地,均表现突出。

单纯的生产性城市则比较吃亏 ,典型的是珠三角的佛山,长三角的苏州和无锡等城市,虽然整体经济强劲,但是消费市场却被周边综合性中心城市分流。

生产不足但消费突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以及其它一些塌陷的区域, 长期入不敷出,非长久之计,突破口在哪里?看看消费市场,哪些是卖的好但本地却不生产的商品,往死里搞,拼命进行产业补课 ,与其对别人买买买,还不如自己造造造。

高铁改变中国经济版图,处于交通中心的城市日益重要。 雄霸天下的武汉、郑州、成都、沈阳、广州等全国性交通重镇,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5 31 个省市(区)消费能力具体分析

东北三省: 黑龙江,辽宁,吉林

黑吉辽三省的商品消费能力,在中国排名前三。出乎意料, 但数据告诉我们,必须尊重事实。

东北复兴,暗藏密码。

东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面积百万平方公里,人口 1 亿,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大市场。其市场容量,超过很多国家。从沈阳可以看出, 东北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消费却很发达。 2018 年,东北三省零售总额达 31335.62 亿,几乎是全国的十分之一。占 GDP 55.22 ,远超于全国( 44.32 )的水平。

东北人爱穿,穿貂小妹,风靡北国。 2018 年,东北市场中,服装鞋帽类消费达 1000 亿

以东北的消费能力,若能把财富都留在本土,如多数消费品都能够实现自产,则对于东北的产业振兴,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强大的消费能力,是东北复兴的重要力量。

此外,东北虽穷,沈阳却可以成为中国最大的 20 个城市中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其商品零售总额,与 GDP 比重达到 64.38% ,充分说明沈阳在东北区域的强大辐射能力,以及无可取代的中心地位, 未来国家中心城市的扩张中,沈阳当仁不让,加冕国家中心城市指日而待。

山东

很多人喊,山东急了。

其实,山东的总体经济增速虽放缓,但是零售消费增长 8.8% ,势头强劲。

山东毕竟是个富裕的地方,人均收入也高。

山东的文化产业占 GDP 的比重大约为 4.0%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数据啥意思?山东人文化娱乐消费略低于全国水平,更注重吃穿用等实惠型消费。

经济强大,又不玩虚的,实体消费自然强盛。 餐饮增长 10.9 ,爱吃,爱喝酒。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849.3 亿元 , 增长 29.0% 。剁手党不少。

山东是中国五大强省里,实体消费最发达的省。

湖北

作为内陆七雄之一,湖北潜力无限。

不仅消费能力在中国大省中排名前五,零售增长达 10.9% ,而且经济总体增长势头凶猛,增长达 7.8% ,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七,生产和消费双旺。

作为中国交通和物流中心,湖北的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963.6 亿元,增长 33.9%

武汉是中国传统消费大市,各个厂家必争之地。 武汉的消费总量虽不是最大,但是消费占 GDP 的比重,在十大城市中最高。

未来,中国步入内需时代,居于天下之中的湖北地位将更为险要, 估计消费会进一步提升。

河北

其实河北是一个消费强省,但实力一直被低估。

河北北部的人口被京津吸附,消费受影响。

但是, 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南诸城市,总人口达 5000 万,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河北零售总额达 16537.1 亿,总量全国第六,比北京和天津的总额加起来还多。而且增长达 9.0%

未来河北如何崛起?罗天昊认为,强大的消费,是值得珍惜的资本。

河北有几个消费增长点,一个是乡村消费品零售增长 10.6% 。乡村振兴有望。一个是粮油食品增长 14.6% ,日用品类增长 15.7% ,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河北发展的过程。

四川

少不入川。

这是国人对四川的感性认识。

事实上,从数据看,也支持这种说法。

为何?妹子漂亮好看,菜品味美好吃。

看两个数据。

穿:服装鞋帽类消费,增长 16.3% 。妹子漂亮会穿衣,令人留恋。

吃:餐饮收入达 2800 亿之巨,增长 12.5% ,菜好吃,四川容易留人。

四川除消费旺盛外,整体经济增长也很迅猛, 2018 年经济增长 8.0%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内陆七雄之一,四川是中国未来重要的增长极。

甘肃

甘肃是个贫穷的地方,但是消费很旺盛。

这里的人并追求时尚,所以服装类消费低迷,甚至去年消费下降,但是,甘肃的工业品消费却势头凶猛,家电和音响器材类消费增长快,同时,医药类消费增长 23.0%

甘肃还未彻底告别工业化时期,消费结构符合发展阶段。

此外,甘肃消费能力强劲,生产却不足,是否说明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浙江

生产与消费两旺,浙江诚为民富之地。

杭州的经济总量和消费均为居国内前四,未来潜力依然巨大。

浙江消费全面且均衡,各个品类都高增长, 通讯器材增长 17.8% ,家具增长 17.3% ,日用品增长 16.7% ,粮食增长 14.3% ,服装鞋帽增长 14.1%

同时,作为 夜经济的新势力,浙江的餐饮消费额,高达 2716 元,增长 12.5%

浙江更为独特的地方,是 拥有众多市场。 总数高达 3759 个,其中十亿级市场 268 个,百亿级市场 39 个,千亿级市场 2 个。义务市场,雄霸天下。

此外, 作为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浙江对全国消费市场的收割能力,非常强。

山西

作为典型的大陆型省份,山西消费很强劲。

消费占比居全国前十,增长迅速。此外,山西的乡村消费增长高达 8.4% ,潜力巨大。

山西的网上零售,增长达 27.6% ,前景广阔。

在全国的交通枢纽规划中,太原成为陆港型、生产型、商贸服务型三类枢纽集于一身的重点城市,未来对于山西的整体消费,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重庆

陪都之器,博大雄浑。

重庆不仅是西南消费重镇,也是全国性消费重镇。 2018 ,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8769.56 亿, 以总量而论,仅次于北上广。

重庆在消费市场的挑战,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乡村消费不振, 重庆地域广阔,农村人口占比也大,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副省级以上城市。重庆乡村如此广阔,但是乡村消费总量远低于城市,比例非常不协调,乡村消费潜力巨大,远远没有挖掘, 2018 年,乡村消费增长 11.2% 二是成都的存在,会分流乃至削弱重庆在西南的商贸辐射能力。

重庆是中国夜经济的代表,数据支持,餐饮零售增长达 11.6%

湖南

内陆七雄之一,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

湖南的消费,各个区域比较均衡,长株潭地区消费总量最大,占湖南总量的一半。增长 9.9% ,湘西地区增长 10.4% ,最为迅猛,洞庭湖地区增长 9.9% ,全部是高增长。

生产与消费两旺,湖南未来潜力巨大。

河南

河南也是内陆七雄之一。

就发展阶段而言,河南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生产和消费都很旺盛。

河南的实物消费总额达到 2 万亿之巨,增长达 10.3% ,是国内的大市场。且乡村消费增长达到 11.2% ,未来城乡一体化,潜力更为巨大。

作为工业化中后期的省份,河南的消费也符合这个特点,粮食消费增长 12.3% ,饮料类增长 11.5%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10.9% ,日用品类增长 9.9%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9.6%

商品网上零售额 1373.0 亿元,增长 32.5%


河南处天下之中,陆地交通发达, 公路和铁路,直达京沪和西安等中国国内重点城市,同时,郑州升格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消费能力将更强。

内蒙古

内蒙古虽是边区,但并不穷,消费能力强劲。

富有特色的消费结构,比如,电料零售增长 24.0% ,烟酒增速低,仅增长 3.5% ,低于其他品类。这与内蒙古地方人爱喝酒的刻板印象似乎不符。

是什么原因,让蒙古人不再热爱抽烟喝酒了?

广西

实体消费强劲,增长 9.3% ,潜力还没完全发挥。

广西虽在南边,但是没有云贵川的人爱穿着打扮,服装类消费增长仅 1.8% ,远低于其它品类。家电及其印象增长快,达 11.1%

一旦北部湾战略落实,广西成为中国与越南之间的窗口, 广西的消费,应该更多超越国界。

广东

中国第一大省,生产强盛,著名的全球工厂。

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非珠三角面积占全省 70% 以上,但是产值却仅占 19.8%

广东的零售达到 39501.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 。总额为全国第一,但是,消费占比,却仅为全国中游。 贫富不均,制约了广东的消费。

餐饮收入 3884.59 亿元,总数看着大,但是增长仅 5.6% 广东人对吃的欲望下降了。

增长迅猛的有中西药品,增 13.7% ,通讯器材类增长 14.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 10.9

网络零售额增长 10.9% 。比内地动不动增长 30% 差远了,潜力已尽。

此外, 深圳的实物消费非常差劲,零售总额占 GDP 比重为 28.3% ,为全国十大城市中最低。显示了深圳消费的萎靡深圳近年房价飙升,畸高房价,挤压了社会消费能力。

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最艳丽的花朵,必须保持市场竞争力。

实现全面崛起,才能提升广东整体消费。

西藏

由于严格的生态保护,西藏经济发展情况特殊。

但西藏消费很旺盛。增长 14.2% 。远超多数省份。

西藏城乡消费增长都超过 10% 以上,餐饮增长达 13.9% 。无数游客,带旺了西藏的餐饮。

增长超过 20% 的蓝海市场,包括粮食消费增长 62.8% ,机电设备增 50.5% ,服装鞋帽增长 25.7% 。看来西藏人不仅善吃,更追求穿。

爱美的卓玛。

拉萨消费旺盛,零售额达 295.39 亿。 GDP 540.78 亿,比值为 54.62% 。远超一般城市。

西藏不富,但是拉萨富,虽然本外地存款达到 2805.06 亿,是 GDP 5.22 倍,钱多。

大把钱撒向八廓街,壕。

大把的钱送给寺庙。壕。

安徽:

安徽虽处东部,却是个穷省。

不过安徽胜在增长迅速,经济总量突破经济总量突 3 万亿。增长超过 8%

安徽尚是一个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省份。,生产与消费均增长迅猛。其中,高技术产业增长,竟然达到 22.6% ,令人震惊。

消费品零售总额 12100.1 亿元,增长 11.6% ,城乡增长均超过 10% 以上,。

网上零售额 492.2 亿元,增长 36.1% 。势头凶猛。得益于安徽巨大的地理优势。中国步入内需时代后,陆地交通日益重要, 合肥成为陆港型、生产性、商贸型三类枢纽,对未来安徽的消费,有巨大推动作用。

安徽为内陆七雄之一,未来潜力巨大。成为消费大省为时不远。

福建

福建是中国沿海强省,生产和消费均旺盛。

零售消费额增长达到 10.8% ,城乡增长均超过 10% 以上,非常均衡。

福建的部分产品,消费增长迅猛,建筑及装潢增长 27.9% ,粮油食品增长 21.4% ,服装鞋帽增长 19.7% ,金银珠宝增长 19.2% ,家具增长 18.6% ,文化办公用品增长 15.7% ,化妆品增长 13.7% 。而在多数省市汽车消费萎缩时,福建的汽车销售增长了 7.7%

全领域增长,福建具备强大的发展后劲。

福建自贸区的设立,还将继续提振商业。

上海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市,经济总量多年雄踞榜首。

但是,上海的实物消费,却并不强大。

上海消费能力打折扣的原因,比北京更为复杂,相似的是, 过高的房价,制约了上海的大众消费能力。 市民的钱都砸到地产里了,削弱了商品消费,上海的基尼系数也比较高,贫富不均,制约了大众阶层的消费。 上海财富消耗很多在服务业,没计入零售。

但是,上海与北京有很大不同。 上海周边的南京、杭州均为商业重镇,也是全国有名的时尚之都,虽不足以与上海抗衡,却分了不少秋色。 北京可以在华北独霸一方,收割京津冀消费市场。江苏和浙江的消费,却被南京和杭州等城市“截胡”。

高企的房价未来对上海将造成巨大伤害。

环杭州湾一体化,明显将提升宁波的地位,对于上海则喜忧参半。

北京

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世界 500 强总部最多,拥有顶级富人最多的城市,北京的消费能力却并不强,问题出在哪里? 北京人的钱,都跑到哪里去了?

北京零售消费与 GDP 的比重仅为 38.55% ,比上年猛降,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北京 消费不振,有三个原因 。一是,北京的 财富流向,主要去了第三产业 ,虽然零售品消费不多,但是购买服务消耗的财富多。同时,房产消费不计算入零售,所以,北京有天量的房屋买卖,在社会零售总额统计上并不体现。 二是,房地产压榨了其它领域的消费,导致北京居民在大众消费方面不足, 对于经济发展的启示是,当下过高的房价,严重戕害经济,是经济全面发展之心腹大患。 三是,北京虽然富人人数全国第一,但是基尼系数大,平民阶层消费能力,比起长三角和珠三角,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富人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奢侈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方面,对零售帮助不大,而且 很多富人去国外消费,财富并没有留在北京本土。

云南

云南属中国后发区域,但势头凶猛,未来可期。

云南的经济增速达到 8.9%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消费增长也达 11.1% 生产和消费两旺。

城乡零售消费增长均超过 10% 以上,强势且均衡。

从行业看,增长超过 10% 以上的行业有:餐饮增长 11.6% 。粮食增长 19.8% ,饮料增长 11.2% ,日用品增长 13.2% ,家具增长 12.3% ,通讯器材增长 12.5% ,石油及制品增长 16.1% ,建筑装潢增长 19.3%

云南互联网零售额增长高达 39.7% 。令人惊喜。

昔有茶马古道,今有网购大道。

江苏

中国经济第二大省,但实物消费并不强势。

江苏的零售消费总得虽超过 3 万亿之巨,但是占比不高,仅为 36.98% 。消费品类中,仅手机、电脑和书报、家具等少数行业超过 10%

江苏实体消费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是,江苏工业城市多,如苏州,无锡、常州等,均是制造财富的巨大机器,但是消费领域却不一定强。

二是离上海太近。很多城市居民,在本地创富,去上海消费,或者去国外消费。

江苏必须想法留住本土财富。

此外,南京未来若升格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可提振江苏。

陕西

中国西部重地,在国家地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陕西经济增长 8.3% ,在国内属高速。零售消费增长 10.2% 生产和消费双两旺。未来潜力巨大。

城乡零售消费增长都超过 10% ,强势且均衡。

餐饮增长 12.7% ,打造夜经济,具备基础。

服装鞋帽增长 11.7% ,化妆品类增长 15.3% ,足见陕西也时髦。西安是具国际都市范。

日用品增长 17.8% ,通讯器材增长 14.9% ,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 26.5% 。这几个领域,增长迅猛。

西安新任市委书记王浩,从河北坐高铁到西安上任。 他为啥选择铁路,不 坐飞机?

西安是中国重要的枢纽城市,是陆港、空港、生产型、商贸型四种枢纽合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四方来客,未来陕西消费能力还将得到提升。

罗天昊认为,陕西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主要靠陆路。 这点需踏实,老实,诚实。

海南

海南是中国最不发达的特区。

生产萧条,经济增速 5.8% ,低于全国平均速度。

实物消费也不旺。年增长仅 6.8% ,也低于全国。

其中,汽车消费下降 21.2% ,猛跌,家电音像消费都下降 2.9%

化妆品增长 32.9% ,金银珠宝增长 14.4% 。这两样都是游客带旺。

海南需要反思, 为什么在外地游客量如此大的情况下,实物消费仍然不振? 海南很多城市改善营商环境,部分城市宰客现象,不能再现。做一票生意的思路,很短视。

当下海南已经是自贸区,未来重点改革,应在软性的城市管理。

江西

内陆七雄之一, 生产和消费都呈高速增长态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