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往不利
投资,相时而动,方能无往不利,讨论房产,股票基金,互联网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优秀网页设计  ·  Deepseek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这4份 ... ·  19 小时前  
字体设计  ·  Ai绘画正在占领视觉,火爆全球的Deepse ... ·  2 天前  
清单  ·  开工大吉,收下这 6 件转运好物! ·  3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AI头像生成神器,定制专属情人节微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往不利

读《红楼梦》对现代人有什么好处?

无往不利  · 公众号  ·  · 2020-10-23 08:00

正文


读《红楼梦》对现代人有什么好处?




一、《红楼梦》IP的情况

我们这个号,一直以理性著称,经常讲的是财富、成长等方面的的话题。

怎么突然读起了《红楼梦》呢?

是不是要研究红学呢?

其实这个并不是策划好的,纯粹因为个人爱好,偶然才写了几篇。


原本我也认为,大家对《红楼梦》这种几百年前的名著没有什么兴趣。

但是我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

我发现,每一篇读《红楼梦》的文章,阅读量都非常高。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然后我查了一下现在《红楼梦》的情况。

以微信读书为例。


在微信读书的总榜中,《红楼梦》排名第五,前面四名,全部都是现代作品。


我们把经典小说榜打开,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红楼梦》名列榜首。


我们知道,微信读书这种读书方式,其实是属于电子阅读。

使用的人群,最起码手机用的还不错,习惯电子阅读。

这说明这群人还是比较现代的。


那么在这样一群人中,《红楼梦》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


我以前说过, 一个IP就像一个火炉,你得不停的往里面加柴火,IP才不会被人遗忘。

就像可口可乐都已经这么有名了,每年依然要投大量的广告。


但是《红楼梦》怎么过了几百年,怎么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


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


简单的来说,因为“中国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权力和人情社会”。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六神花露水说的。



对于这一点,走出校门一段时间的年轻人应该深有体会。

年轻人在学校,学习到了很多自以为很“现代化”的知识。

尤其一些学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的学生。动不动就乔布斯,马斯克,以为自己思想很先进。


什么买房子,什么职场晋升,谈这个多俗啊,我可是来改变世界的。


原本以为自己能大干一场,结果走上社会之后,被反复摩擦,连房子都买不起。

这就又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心中充满了戾气和怒气,开始大谈资本家剥削了。

您要不信,去某乎上看看,某乎上大量充斥着这样的年轻人。


这其实就是对社会和人性缺乏最基本的理解。



那么,怎么能做到对这些深入理解呢?

最好就是掌握底层逻辑,以不变应万变。

这里面的底层逻辑,并不是像自然科学原理一样,用一个公式就能概括的。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多读史书进行了解。

史书是中华民族的“圣经”。

读史书就能了解其中的底层原理。

这就是像《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普及读物如此流行的原因。



但是中国人写史书,都是大框架,粗线条的,说的都是大事。

我们看史书的时候,特别牛的人可能就几句话或者几页。

而且史书也比较难读懂,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至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日常生活上是怎么样的,史书根本就不会讲。

对于一般老百姓的生活,那描写的就更少了。

所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就成为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红楼梦》几乎囊括了中国社会的各方面,而且相比史书要好懂得多。


有学者说, 《红楼梦》是中华文明的全息影像图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可以说,《红楼梦》中有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


每个文明能存活到现在,必然有其独特的过人之处。

最底层的,就是文明的基因。

这些基因刻画了每个文明的特点。


个体可以死亡,但是基因永不湮灭。


有些基因,是中华文明独有的。

比如一个初中生,可能就能读懂《红楼梦》中的某些篇章。

但是一个外国的大师,却完全读不懂《红楼梦》在讲什么东西。


西班牙诗人、作家,博尔赫斯曾经就试图读懂《红楼梦》,最后他说到:

小说稍不负责或平淡无奇地向前发展,对次要人物的活动我们弄不清楚谁是谁。

我们好像在一幢具有许多院子的房子里迷了路。


他就完全没有读懂。


就像我们也很难读懂《堂吉诃德》在讲什么,觉得很枯燥。

其实《堂吉诃德》在当时是一本畅销书,很多西方上层社会的人读得都入迷的。


说实话,你要了解一下西方的文明,入门的时候不如看看《权力的游戏》


这就是不同文明的特点导致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你必须具体进入一个实现勾画好的情境中,才能慢慢理解。


《红楼梦》中的神话,都不是胡乱写的,而是上承中华文明的神话源头。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潜意识。


中间又有对于一个上层社会的结构的具体描述,对于市井生活也有详细的描写。

比如zz制度、集权体制、官僚制度、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涉及了。


除了这些具体的东西,《红楼梦》相比其它小说的境界要更高一层。


有学者总结:

《红楼梦》有《清明上河图》的尘世性,但是也有《富春山居图》的出世性。


所谓“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林黛玉就是这种诗意境界的代表。


中国挣扎百年,开启工业化,也就是1 978 年的事情。

这些特点,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甚至有些东西根本就不会变。


所以,读《红楼梦》可以让你多了解中国的社会运作的方式。


三、上层的运作方式

《红楼梦》写的是古代上流社会的生活,这个可以说填补了空白。

在《红楼梦》之前,人们对于上流社会的情况如何,是不甚了解的。


明朝的大贪官严嵩被抄家之后,有一个记录他家产的清单。

按照这个清单,有人出了一本书,叫做《天水冰山录》。

这个倒是可以管中窥豹。


但是,对于上流社会全景式的描写,是从来没有的。



皇帝是不是用金锄头,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这些普通人是不清楚的。

因为上流社会的人,知道的,不一定有这个才气和时间去写。

有才气和时间的人,不一定有上流社会的经历。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因为非常特殊的境遇,而且也有这个才气,花了大量心血才写出来的。


所谓“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样,我们才能一饱眼福。


当我们走上社会,职位提升到一个阶段后,就会发现,我们很多的公司或者上层的圈子,都和贾府差不多。



对于普通员工的管理,可能采用了很多现代管理的方式。

但是在一个圈子的内部,不管是家族企业,还是别的企业,依然是一个贾府。


我常常想,一些描写中国上流社会的电视剧、小说,你们编剧要是没有切身的经历,也不做调查的话,要是能读点《红楼梦》,那也不会写的那么离谱。


上层的运作,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如果你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岗位,公司给你的培训就不是那种大众化的培训。

而是按照情境给你设定的培训。


如下,是清华大学总裁班的培训。

这是一种高级的领导力培训。


为啥要采用情境的方式呢?

因为如果你是一个高层的话,就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关系。

这就不能像教某种技术一样,很单纯的教就完了。

而是先要有一个背景信息,比如你的上级、下级、同级、客户等各方面的关系。


这种培训,其实按照《红楼梦》来讲,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因为《红楼梦》本身就包含了各种背景信息,而且大家比较熟悉。


事实上,各种高管,看《红楼梦》的人数不少。


我们的读者中,有中产阶级想提升到精英阶层的,就像了解一些上流社会的运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