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字数:
2384
阅读时间:
4.5min
想象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虚拟的面目,我们仿佛都戴上了面具,行走于这人世间,不敢以本真示人,那该是多么可怕。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AI换脸到底有多可怕?
▼
(换脸App ZAO一夜刷屏朋友圈。IC photo / 图)
太阳底下总无新鲜事。
当初“乔碧萝殿下直播事件”引起吃瓜热潮,国内网友被“萝莉主播秒变大妈”惊掉了下巴,如今韩国的网友们也遭遇了类似的境况。
韩国油管翻唱女性博主RuiCovery,凭着甜美动听的歌声和出众亮丽的外表俘获了不少粉丝,成为宅男女神。
但在今年2月她更新的一条1分钟的自我介绍视频里,RuiCovery自曝她在所有视频中的
脸都是假的,是靠AI技术生成的虚拟人脸,脖子以下才是真的,
也同时希望继续用歌声带给大家欢乐。
消息一出,韩国网友纷纷表示受到了十级惊吓,这也太诡异可怕了,因为视频里Rui真的看起来完全就像真人,根本不敢相信一切居然是假的。
这并不是AI技术第一次引爆舆论。
从AI换脸到AI合成人脸,我们对于颜值的关注度始终在线。
而RuiCovery之所以不敢以真面目示众,也与此有关。
美国作家斯蒂文·杰菲斯在《外貌至上》一书中曾经写到,社会普遍存在悦目情结,人们倾向于忽视面容姣好的人的一些缺点。也就是说我们总会对于好看的人更加宽容。这一倾向性在韩国社会,可谓更加普遍。对于高颜值的追捧,已经内化至社会各阶层之中,人们不自觉地被这种审美价值观所席卷。
Rui一直有一个歌手的梦想,她也曾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生。但在全民看脸的韩国,外貌焦虑已经深入骨髓,一张天赐的脸蛋,成为竞争的筹码与资本,美貌就是通行证,颜值即正义。而如果老天爷没有给予好看的面孔,那么在外貌至上主义横行的娱乐圈,注定步步维艰。也因此,不少练习生在出道前都会调整一下,以符合更大多数人的审美倾向。
现实之中,Rui并不符合韩国主流审美趋势,不是双眼皮、没有高鼻梁,因为外貌的不自信曾经让她陷入人生低谷。但后来她遇到了一家DOB Studio的AI工作室,这家工作室利用人脸合成技术,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幅有亲和力和让人有好感的虚拟面容,这幅面孔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解释一下,所谓的人脸合成是指以真实的人脸作为素材,机器在强大的算法技术加持之下,利用深度合成,复刻人脸的特征,创造出新的一张面孔。
Rui的视频中,不仅有在固定背景下安静唱歌的画面,还有穿着韩服行走于街头的生活化vlog,这些无一例外,都是把假脸配上背后真Rui的脸上。而屏幕前的大众,完全看不出来脸的虚假以及任何与脖子以下身体的割裂,丝毫没有穿帮。
在这幅虚拟人脸之下,Rui得以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专注于音乐创作本身。她发布了翻唱花木兰主题曲,还有许多大热流行歌曲,迅速收获了一大批人的喜欢,被粉丝们称赞人美歌甜,可以出道的水平。
如果没有这则自曝视频,粉丝依然会被蒙在鼓里。从粉丝角度而言,真情实感地打call,结果最终发现你追的人,脸是假的,尤其对一些因为颜值而入坑的人来说,感觉受到了巨大的欺骗。
Rui如果仅仅是希望粉丝们能够欣赏她的歌,那么完全可以类似于《蒙面歌王》一样,直接以特效或者戴着头套的形象发声。现在一边利用颜值吸粉,一边在视频里又强调希望大家更关注她的实力,这样子就颇显得没有说服力。
更进一步思考,这完全是另外一种层级的降维打击。
AI“易容术”,让有图、有视频之下,都可能没有真相,可谓细思极恐。
如今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AI,虚拟到现实的距离,并不遥远。
(第20届深圳高交会上展出的AI换脸技术。视觉中国 / 图)
AI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助推了一些行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不管是完全的虚拟人物形象,类似于初音未来;还是虚拟与真实混合的这种人物复原与复刻,类似于《速度与激情8》中用了AI换脸技术复活了主演保罗·沃克;抑或是现在人脸合成,让RuiCovery能够用一张完美的面孔进行直播,技术的发展已然超出了人们的脆弱的分辨能力。
那么
在这场“真与假”的斗争纠缠之中,科技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曾经人们信奉有图有真相,后来以PS为代表的修图技术让我们见识到了“照骗”的可怕;或许,在不遥远的未来,以AI为代表的人脸合成等新技术将会让我们陷入科技编织的新囚笼。
当AI走向普遍化,连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最细腻的表达都被稀释,更可怕的是,以假乱真,真真假假,假作真时真亦假,一切都可能变得亦真亦假,如此一来,真实所依赖的坐标系摇摇欲坠,真实和虚假那条曾经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在诸如AI人脸合成类的技术加持之下,日益模糊。
这不仅可能导致虚假泛滥,也会让怀疑成为泛化的存在,如此一来,确认真实成了一个伪命题。秩序的失控,虚无的侵袭,一种不安和焦虑弥散开来。
想象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虚拟的面目,我们仿佛都戴上了面具,行走于这人世间,不敢以本真示人,那该是多么可怕。人们无从相信,无从辨别,判断失灵,这样一种境遇之下,还有安全可道吗?还有信任可言吗?
并且我们也不可能一直活在虚拟世界之中,一张有亲和力面孔带来的欣赏与掌声,让人飘飘乎不知所以然,但在这种虚拟繁华裂锦的光环之下,最本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回归到现实,还是无法彻底甩脱掉容貌带来的焦虑。
毕竟我们对于虚假的反应,无法作用于真正的现实。甚至更为残酷的是,我们愈是追求这种完美、有亲和力、让人有好感的面容,越是在助推着现实生活中的外貌歧视与颜值偏见。
就像Rui没有反抗,没有希望用实力在看脸的娱乐圈杀出一条道路,而是直接臣服于既有的一套关于娱乐圈颜值规范的要求体系之内,用新兴科技来为自己巧妙助力,本质上,还是与当前韩娱圈的审美趋势同流合污。
电影《黑客帝国》里,决定叛变的塞佛说道:“我知道这块牛排并不存在,我知道当我把它放进嘴里时,Matrix会告诉我的大脑它是多么的美味多汁。九年了,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无知是一种幸福。”
但人之为人,
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还有意识上的思考,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印证着我们的存在。
我们对假的拒绝,是为了对真的确认。如果一切都是假的,那我们的喜欢、怨恨、愤怒,一切一切的情感链接都失去了意义。像是对着空气说话,沉默即是应答。
所以,在将众人拉扯坠入深渊之前,是时候给AI加上一道伦理的紧箍咒,让科技人文主义的光芒闪耀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