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津巴多大师行直播分享稿,作者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
(有删改)。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人生是传奇的一生。
他是一个从美国纽约黑社会猖獗的街区走出来的意大利移民的孩子,最终成为全球最知名大学的顶尖教授,他还出版了不少畅销书,当上过心理学领域的最高领导,成为最有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还曾经在拍摄的实险记录片里过了一把电影明星的瘾。
津巴多是划时代性的人物,即便按照今天90后、00后的标准,也绝对是妥妥的后现代网红一枚。
津巴多B站评论区
津巴多教授毕生的心理学研究其实也是在告诫我们要不断突破各种局限与极限:
每个人在很多时候都会被各种心灵的牢笼困住,尽管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没有意识(或者不愿承认)牢笼的存在,但事实上却不断受到它们的影响与困扰。
津巴多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通过深刻理解津巴多教授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我们的心为何所困。
第一个心灵牢笼是我们所在的处境。
一场心理学实验短短6天就导致“狱警虐待、囚犯崩溃”的惊人后果,一场用于实验的“假戏”居然成为了现代心理学科研有史以来最为让人不可异议的“真做”。
津巴多在《津巴多口述史》一书中回顾斯坦福监狱实验时也承认自己当时入戏很深,是女友马斯拉奇警醒他才及时终止这个实验。因此,备受争议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成为心理学历史上一个没有完成的研究。
“环境可以缓慢地改变一个人,而情景却可以马上改变一个人。一个善良的天使也可能在特殊的情景下变成恐怖的魔鬼。”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彻底而无情地揭示了赤裸裸的“人性的脆弱”,生动地说明了“人在拥有权力之后,这种权威感对自己和其他人的重大影响与改变。”
情境影响下角色行为的惊人变化在国际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斯坦福监狱实验”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用严格实验方法论证情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它让人们重新开始思考善意与恶行与环境的内在联系。
“斯坦福监狱实验”与津巴多的伟大,是因为他与他的实验共同所关注的是“人性永恒”的问题。
津巴多的实验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些敏感的问题。
我们目前起码可以知道,处境可以极大地影响一个好人,让他变得邪恶。权力如果不加控制,也会对其他人包括我们自己,产生巨大的伤害。
反观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类似“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场景。尤其是当人们丧失了自我的意识、自我的判断、自我的良知时,我们很容易被他人、形势、环境等大趋势所驱动。
第二个心灵的牢笼是我们自己的心理遮蔽。
“羞怯”现象是津巴多教授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在研究“羞怯”的原因时,津巴多教授发现实际生活中,“羞怯”人群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而且这个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呈上升趋势。
通过津巴多的研究,我们发现曾经的“害羞”意味着一个人不太知道如何与人交流而表现出一种胆怯感。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害羞”愈加向“不愿意与人交流”的主观态度与价值取向方面演化。电子产品的出现,似乎成为人们不与他人交流的最好借口,特别是很多青少年,他们沉溺于电子游戏与网络视频,迷失在虚拟的空间与情节中,丧失了大量现实生活中与家长、伙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越是这样,他们越封闭自己,越显得孤独,越缺乏在人际中进行社会性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开始变得“羞怯”,变得“孤独”、变得“冷漠”,也变得更加“退缩”。
他们无法克服内在的“羞怯感”,学会了隐藏在人群中观望,他们的存在感追求不再是人前高光,而是背后躲藏。这是现代化的一个陷阱,也是现代人一个不得不需要认真面对与解决的心理遮蔽。
在此推荐大家阅读津巴多的另一本著作《不再害羞》
推荐阅读
▼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那我们该如何突破心灵的屏障呢?
丰盛而灿烂的生命总比干涸脆折的生命更加美好,那么如何让人们超越社会角色和社会期望对人们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什么方法能让人们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坚守信仰?针对这些“世纪问题”,津巴多教授提出了“10步法”,用来帮助人们战胜类似“恶魔”的影响。
一,承认错误
让我们接受“人皆有过”这句话,只有能意识到自己也有可能犯错误,我们才有可能摆脱恶魔的控制。
二,独立思考
一定要多去觉察自己的经历、行为和人生,就像我们中国人经常提醒的要“吾日三省吾身”。
三,担当责任
无论如何,我们要为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只是去责备外人和环境;因为所有人类的行为,都会受到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影响。而一旦否认自己的责任,我们就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来得到进步。
四,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我们应不忘初心,始终保持自己的良知;同时,我们应释放关于自己的信息,从而去匿名化的社会状态,但要注意避免给人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
五,尊重正义的权威,而不是邪恶的权威
我们尊重权威的权利和位置,但不一定非得尊重权威位置上的人。因为不是所有的权力、权威、专家和机构都是正义的,很多自私的人会利用这些正义的机构,去做自己邪恶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机构和代表机构的人区分开来;而这种区分人和事的态度也是保持自己理性特别重要的思维能力。
六,融入群体,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千万不能为了迎合别人,丧失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独立精神。
七,始终保持对所谓“成规”的警惕
也就是说,要意识到可能会有人让我们的心理、思维和行为进入到某种特定的模式和框架之中。俗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这就要求我们保持“避免被别人利用”的一种警觉。
八,保持最佳的时间观念
别太想近处,但也不要想得太远;而是以最佳的、平衡的时间观念,不虚幻末来、也不沉迷过去。
九,不能为了假象的迷惑,而牺牲人合理的权利和自由
要特别小心,有人用恐惧、愤怒、威胁等各种吓唬人的事故和场景来迷惑我们,控制我们。任何时候,人的尊严、自由和幸福都是人最重要的生命着眼点。
十,反抗任何不公
权利,应该为公民所用,而不只是让公民服从权力。这种简单的道理,往往在当今世界很多地方被忽视。我们要珍惜自己所享有的制度,警惕别有用心的人用此所做的文章,以图达到阻碍我们合理发展与实现民族复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