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最近千万不要随便网购 ·  17 小时前  
人间theLivings  ·  戒毒成功后,他没有等来母亲的拥抱|人间 ·  2 天前  
Kindle电子书库  ·  高能警告!这4本8.5+的科幻神作,让人类的 ... ·  1 周前  
洞见  ·  破局的力量(深度好文) ·  4 天前  
冯唐  ·  想让你来,想被你灌醉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聂建松:共济会的真实历史,比达芬奇密码更“密码”丨这不科学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1-07 16:50

正文



这不科学

宗教与科学的相爱相杀


文 | 聂建松


上回书我们讲完了圣殿骑士团的故事。其一小部分成员颇有可能在骑士团遭到灭顶之灾的时候,出逃到了苏格兰地区。这一段历史与现代意义上的共济会仍然有些距离,不过接下来我就会讲述一段与共济会真的产生过交叉的历史,这便是“玫瑰十字会”(Rosicrucians)。


2003年,小说《达芬奇密码》出版了。在这部小说中,耶稣、抹大拉的马利亚(Maria Magdalene)、莫洛温王朝、圣殿骑士团和玫瑰十字会都被“串联”起来。丹·布朗的文笔不错,但是书中的史实并不准确,让我们看看历史中的“玫瑰十字会”到底怎么与共济会联系在一起的。


废话少说,书归正传。


一、解密《达芬奇的密码》中的“玫瑰十字会”


在《达芬奇的密码》的电影中,有这么一段“密码诗”:


圣杯在古老的玫瑰林下面等待。


The Holy Grail 'neath ancient Roslin waits.


剑刃和圣餐杯守护在她的门外。


The blade and chalice guarding o'er her gates.


她躺在大师们的杰作中。


Adorned in masters' loving art, She lies.


她终于能安息在星空下。


She rests at last beneath the starry skies.


这段诗当然是作者创作的,不过也不是凭空而来,这里至少涉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念:在玫瑰之下(Sub Rosa)。


早在希腊神话中,玫瑰便是阿芙洛狄忒的象征。众所周知,阿芙洛狄忒是爱神,而“爱”则经常是私密和隐秘的——在这个意义上,“在玫瑰之下”意味着某些“不可言说的事情”,更意味着“沉默”和“秘不示人”——爱神之子丘比特就曾将玫瑰献予“沉默之神”哈珀克拉忒。


(在埃及神话中,哈珀克拉忒是伊西丝和奥利西斯的儿子,他本是象征“新生”之神,但在希腊化时期,埃及神话融入希腊-罗马神话当中,哈珀克拉忒却被讹传穿为“沉默之神”,据说他掌握了一切“不可说”的秘密魔法知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玫瑰十字会”自称是一个“秘密的”(Sub Rosa)团体。不过,这样一个秘密团体是如何让众人知道的呢?


1614年,在德国地区出版了一本《关于玫瑰十字兄弟会的报告》(Fama Fraternitatis Rosae Crucis),它是一个自称玫瑰十字会的成员所写。这部作品讲了这样一个传奇故事:


在当时的欧洲,有一个古老的“敌人”迷惑了众人。为此,一个叫做克里斯蒂安·罗森克罗伊茨(Christian Rosencreutz,《报告》中则将他简称为C.R.或者R.C.或者C.R.C.)的德国神父与一位友人结伴前往圣地耶路撒冷。抵达塞浦路斯时,友人故去,他亦生病,但这并未打消他去耶路撒冷的念头。


因为医术了得,他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和尊敬,并且巧遇了一位来自大马士革的智者,见到了一些奇迹。于是,他在六十岁的时候前往大马士革拜访智者进行学习,内容包括物理学(炼金术)、数学以及“卡巴拉”(欲知此为何物,请看上一篇文章),并且他还将一本阿拉伯语的魔法书翻译为拉丁文。


三年后,他离开大马士革去了埃及,后又落脚在摩洛哥的菲兹(Fez)继续进修,可是发现那里的学问有真有假。又过了两年,他离开菲兹前往西班牙,试图向人们展示新的真理和知识,但是人们并不接受他。


于是他辗转回到德国,利用各个学科的知识(ex omnibus hujus artis partibus)建立了一个居所,这个地方被称之为圣灵之所(Sancti Spiritus)。在此,他召集了三个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了“玫瑰十字会”,之后会员数量日见增多。死后,他的墓穴被玫瑰十字会的成员隐藏起来,以备欧洲和德国需要变革的时候打开。


故事并未到此结束。《关于玫瑰十字兄弟会的报告》一书的作者认为,墓穴已经到了应该打开的时候了!


▲ 玫瑰十字圣殿


于是他们打开了这个墓穴,看到了一番奇异的场景:


这是一个七边形的密闭房间,阳光照不进来,但是其中有一个“小太阳”在放出光芒;没有墓碑,却有一个祭坛,上面有一个铜盘。随后,他们发现了克里斯蒂安的尸体,面貌栩栩如生,身边还带着那本书……


尽管这个故事编的细节生动,但不意味着这是真实的历史——这其中充满了隐喻,只有放在历史之中才可以读懂。


首先,为什么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德国?


这里必须要提及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宗教改革。在1517年,马丁·路德当众发表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自此之后,双方的对抗日渐激烈,最终在德国境内形成了两股势力: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到1618年,最终爆发了“三十年战争”。


这篇作品发布在“三十年战争”前夕,正好是双方剑拔弩张,但却隐而不发之际,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文中迷惑了众人的“古老的‘敌人’”暗有所指,指的正是“天主教教会”。


其次,在非洲和亚洲的游历,以及墓穴各种奇特的宗教象征,都可以表明:作者了解过卡巴拉与炼金术,而这表明作者的身份很可能是一名有着反天主教立场的人文主义者——当时很多人文主义学者都学习过赫尔墨斯哲学、卡巴拉以及炼金术,并且将这作为古老而未发现的智慧——就在德国,在马丁·路德之前,有一位著名的人文学者约翰内斯·路希林(Johannes Ruechlin)就曾经写了《论卡巴拉的艺术》(De Arte Cabblalistica)为之辩护,而这场辩论则可以说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声。他的外甥菲利浦·梅兰希同(Philip Melanchthon)更是这场改革运动中的一位领袖人物。


最后,其实稍微有些外语知识的人,都可以看出克里斯蒂安·罗森克罗茨的名字正是“玫瑰十字的基督徒”(Chrisitian Rosencreutz)的意思。那么,如果古老的敌人有所指,这里的“玫瑰十字”又指的是谁呢?


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提到了一场英国内战: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为了争夺王位而发起的战争。他将之比喻为“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兰开斯特家族使用的家徽是红玫瑰,而约克家族使用的则是白玫瑰。


战争的结局还算是大团圆,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娶了约克的伊丽莎白,由此结束了金雀花王朝,开启了都铎王朝,这是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而都铎王朝的家徽便是“红白玫瑰”。


▲ 兰开斯特家族的红玫瑰、约克家族的白玫瑰,以及都铎王朝的红白玫瑰


既然玫瑰有了,那么十字何在?英格兰国旗正是“圣乔治十字”(Cross of Saint George)。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当时的德国问题要出现英国的身影呢?


这是因为在《报告》这部作品面世之前,英国的教会已经摆脱了罗马教皇的束缚——先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都铎王朝的第二任统治者)颁布了“至尊法案”(Act of Supermacy),即国王才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后其女伊莉莎白一世即位,再度宣布英国圣公会(Angelican Church)为国家教会。在反抗天主教的队伍中,英国的成功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象征。


另外,就在这篇《报告》出现的前一年,在波西米亚王国(有大量信仰“新教”的德国人居住)的新国王弗雷德里克五世(Frederick V,他信仰新教),刚刚迎娶了一位英国公主。而他之前的波西米亚国王,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马蒂亚斯(Matthias),则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虔诚天主教徒,并且试图再度夺回波西米亚王国。


在这样一番历史分析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玫瑰十字会”的传说为何会在德国地区异常流行了,或者不如说,恰好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一篇奇文。


那么,共济会是怎样与玫瑰十字会的传说挂上钩的呢?或者说,这二者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呢?我们在此要来一个大大的倒插笔,要重回溯到圣殿骑士团的故事中。


二、工科生们的“老规矩”


上一篇关于圣殿骑士团的文章,在结尾处正好讲到这样一件事情:在圣殿骑士团覆灭之后,一部分成员可能跑到了如今的苏格兰——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共济会出现的地方。


其实就历史研究而言,我们很难确定这二者之间的联系。不过,在共济会一份最重要的文件之中,却似乎仍旧可以窥见一些端倪。


这份文件叫做《老规矩》(the Old Charges)或者《老条例》(the Old Constitutions),据文件自述,这是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的孙子埃德温(Edwin)为英国本地的工匠们颁布的。


▲ 《老规矩》手稿


这份文件的开头是一段祈祷,然后开始谈起中世纪的“七艺”:语法、雄辩、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认为“七艺”之中最高的一门学问便是“几何”,而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笔者在前几篇文章中一直在提的“神圣几何”观念。


接下来,作者就开始追述这一整套“神圣几何”的起源,据说它最早被一位圣经人物“雅八”(Jabal)所发现。


这位雅八又是谁呢?


在《圣经》中,他是“住帐棚、牧养牲畜之人的祖师”——这有没有让你想起摩西在旷野中为上帝所搭造的帐篷?另外,他还有一个身份,乃是该隐的后裔——该隐是第一个在世上筑造城池的人。


(《圣经》这样写道:“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做以诺”。而这位以诺正是我们在前面文章中提到过的《以诺书》中的主人公。)


雅八因为预见到了大洪水的来临,把几何知识刻在了石柱上,随后这种知识又被诺亚的后代“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Hermes Trismegistus)所发现(参见笔者关于他的文章)。


赫尔墨斯将此知识传于世人,人们却用这种知识来建造了巴别塔。


随后,巴别塔倒塌,但是知识并没有遗失,并且为亚伯拉罕所获,而后他将这种知识带给了埃及人。(然后,便是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


随后,就到了大卫(David)。在大卫做以色列的王的时候,重新发现了这些知识,他利用这些知识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他的儿子所罗门王继续这项工程,并且最终完成了伟大的“所罗门圣殿”——这也正是共济会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主题”。


随后,在墨洛温王朝末期,查理·马特(即铁锤查理,Charles Martel)重新发现了这种神奇的知识,然后这门知识又被圣·阿尔班(St. Alban)带到英国。不过,这门知识又险些遗失,直到埃德温时期方才恢复。


我们可以看到,这则传说正好结束在这门知识由法国传至英国的这个过程中。


当然仅以此点并不足为凭,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老规矩》这份文件的最早一个版本可以追溯到1400年左右,而被法王腓力四世(Philippe Ⅳ)所处决的圣殿骑士团领袖雅克·德·莫雷(Jacques de Molay),则是在1314年3月22日被绑上火刑架的。这二者之间相距不过数十载。


这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仍然是个谜,但这不妨碍我们在此大开脑洞——或许在圣殿骑士团覆灭之后,一部分成员及其工匠们逃至苏格兰地区并且隐藏起自己的实际身份,而后才编篡了这份文件或者这份文件的雏形。


这个脑洞肯定是真伪莫辨了,不过苏格兰和英格兰地区的工匠们之所以成为共济会,还真要拜这份文件所赐,这是因为其它地区的工匠行会都没有共济会这样的“规矩”。


首先,这份神秘的“规矩”是在共济会引入新人时,念给新人以及在场众人听的,就如同一个入教宣誓的仪式。不但如此,当进入到共济会的“会馆”(Lodge),这些内容就会变成“暗号”和“切口”,用来分辨来者是否是自己人。


▲ 共济会在佛罗伦萨的“会馆”


其次,这样的“规矩”令共济会的形象变得高大上起来,这其实与中国古代一些木匠尊鲁班为先师的现象很类似。


这段神话历史更使得“共济会”在自我认定上发生了“进化”,不再只是一个工匠工会,还能吸收工匠职业以外的人员——共济会中的成员中分为两部分:“操作人员”和“非操作人员”(non-operatives)。前者一般仍旧是保留了工匠手艺的人员,后者则是非工匠专业的人员。


最后,可能由于《老规矩》中提及了“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这使得“玫瑰十字会”的传说得以流入“共济会”之中。


三、玫瑰十字会or共济会?


要具体讨论玫瑰十字会的传说如何流入共济会,就要先回到玫瑰十字会的《报告》,看看其中都说了什么。《报告》提及,克里斯蒂安·罗森克罗伊茨预言了玫瑰十字会的第一位去世成员,他的名字是J.O.(《报告》中很多人的名字都是缩写),就死在英国传教的过程中——在那里,他治愈了年轻的诺福克伯爵的麻风病。


当然,这个故事并不足以说明什么,也没有诺福克伯爵参与共济会的说法,但当后人看到这份《报告》,很显然会想到英国存在过一个“神秘组织”。


而且,《报告》中很多内容与共济会的形象颇有重合之处——克里斯蒂安·罗森克罗伊茨利用一切知识,造了一个神奇的建筑(前文提及的“圣灵居所”)作为活动场所,这看起来不是颇像是共济会成员的作为么?更何况,他的坟墓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设施。


更为关键的是,《报告》一文中还出现了共济会最为关心的“所罗门王”:


我们的哲学并非是一种新的发明,而是亚当在堕落之时,就已经接受到的哲学,并且摩西和所罗门王也使用过它……


并且在这其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以及其他人臻于完善;在这其中,以诺、亚伯拉罕、摩西、所罗门脱颖而出;但是奇妙之书《圣经》则尤其与之同理。


可以看到,这些内容都与“共济会”的《老规矩》中记叙的历史有着很多重合之处。以至于在《报告》出现之后,都出现了这样的话语:


我们是玫瑰十字的兄弟;


我们有着“工匠之语”以及预见能力。


另外,在历史中,这二者之间也有一层比较直接的联系,这便是共济会的一位著名成员罗伯特·莫莱爵士(Sir Robert Moray)。


他的岳父勋爵鲍卡雷斯非常热衷于收集炼金术书籍,由于玫瑰十字会的文献颇具有炼金术的内涵,因此他便将其纳入自己的收藏之中——这其中就包括最早的英语版本的《报告》等书。


如果已经读过笔者之前关于赫尔墨斯的文章,便会明白赫尔墨斯乃是传说之中的炼金术的祖师爷。正是藉着这座桥梁,玫瑰十字会与共济会嫁接在了一起。


另外,一个共济会与玫瑰十字会都比较青睐的内容,便是“记忆术”(Mnemonic)——在古希腊-罗马的时候,记忆术便已经为演说家所使用,用来记住自己所要演讲的内容。他们利用城市中的建筑物,将自己演讲的主题与之一一对应,这样一场演讲便成了脑海之中的“城市漫步”——这种将“建筑与心灵”结合的观念,相当符合共济会和玫瑰十字会的主题,而且赫尔墨斯恰好也被说成是这种“记忆魔法”的发明者。


不过,这些共同之处难道说明玫瑰十字会和共济会乃是一个组织么?


也不能这么说。


首先,最明显的是共济会与玫瑰十字会的地区是不同的:前者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地区;后者传说活动在德意志地区。《报告》一文的作者十分强调玫瑰十字会的政治目的是为了拯救当时的德国,而这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共济会不可能具有的目标。另外,玫瑰十字会的《报告》有很明显的“反天主教”痕迹。


其次,共济会毫无疑问是个确实存在的组织,但玫瑰十字会的存在则十分成疑。《报告》一文中的故事怎么看都不太像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而更像是充满寓意的“传奇小说”——尽管《老规矩》中也有传说的成分,但是如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共济会的“会馆”。


那么,会不会是共济会的某些成员想拯救德国呢?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小说家们,日后大概会不断的重复这些模模糊糊、藕断丝连的桥段吧。


【注】本文题图为玫瑰十字会的标志。


【作者简介】 

聂建松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精华推荐】

圣殿骑士团的建立至覆灭

共济会的“密码学”是谁搞出来的

他是牛顿的精神导师,布鲁诺丧命的推手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