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权之声
中国最具影响力女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女权之声

在温网所有的坑爹传统里,性别歧视是最糟的一个

女权之声  · 公众号  ·  · 2017-07-24 21: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上周的温网大决赛中,费德勒斩获了自己的第八个温网冠军,西班牙选手穆古鲁扎也击败大威廉姆斯,拿下了她第二座大满贯女单冠军奖杯。


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大满贯赛事,温网一直坚持自己的特立独行,也许这也包括了在性别平等方面的冥顽不灵?在美网、澳网、法网先后实现男女选手奖金平等后,温网在2007年才迫于压力最终选择与它们看齐。不过,在安排赛事球场方面的性别问题,温网至今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观。本届温网,该问题又成为了争论焦点。


本届温网女单冠军——西班牙选手穆古鲁扎


再没有其它的体育赛事像温网(全称“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这般让人又爱又恨了!每年的6月或7月,在英国伦敦郊区温布尔登举办的温网,作为网球四大满贯之一,是一项历史悠久和最具声望的世界性网球公开赛事。


对于从小在草地上打球长大的网球迷来说,观看为期两周的草地网球赛绝对是纯粹的享受。但温网本身却槽点满满:顽固地囿于传统不肯变通,以严苛的等级制度为荣,还有赛程安排中满满的—— 性别歧视


其实每年我们都能听到评论员们大吹特吹地宣扬温网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但是讲真,所谓的优良传统其实已经所剩无几。而且正如很多传统一样,有些温网的传统也该被抛弃了。



就比如“ 着装全白 ”这条老规矩,它的由来是19世纪的人们见不得女士打网球流汗,而白色能够掩盖汗渍。但在许多足以载入网球史的重大赛事中,这条规矩都被无视了。


例如1980年,博格对麦肯罗德温网男单决赛毫无疑问是史上最著名的网球比赛之一,这场比赛甚至被翻拍成电影,今年9月将在瑞典上映。然而两人对战时的球衣颜色显然不符合规定(博格衣袖上带条纹,麦肯罗德衣领是深色的)。


而今年温网青少年组的男双首轮比赛中,中国小将吴易昺和搭档皮洛斯因为黑色内裤不符合温网全白的传统,被裁判要求下场换掉,也可以说是十分尴尬了。



但在所有的规矩里,性别歧视才是最糟糕的一个。


且不提 温网是 四大满贯中最后一个实现男女同工同酬 ,就 在今年的温网赛事中,“重男轻女”的政策也倾斜得实在太厉害,已经明显与时代潮流背离了。


在赛事的前七天里,安排在中央球场的 男子比赛有14场,而女子比赛只有7场 。更搞笑的是,在传统的温网 “女士日” 这天, 之所以有2场女子比赛在中央球场进行,还是多亏了有两场男子比赛因选手退赛而提前结束,才在赛程表上空出了位置


之所以关注中央球场的赛场安排,是因为中央球场通常是举行决赛的地方,可容纳观众 1.58万 人,1号球场则可容纳 1.14万 人,但2号球场只能容纳 4000 人,3号球场更加不值一提,仅可以容纳 2000 人。


上图为中央球场,观众容量1.58万;下图为2号球场,容量仅为4000人


在今年的比赛中,现球后安杰利克·科贝尔在中央球场打了揭幕战。这是科贝尔 唯一一次 出现在中央球场,她的下一场比赛被安排在1号场,第三和第四轮比赛则在2号场。


一直以来, 2号球场 都因为“ 冠军坟墓 ”、“ 种子坟场 ”等称号而备受冷落。此前,在2号球场比赛的 排名最高 的男选手是六号种子 拉奥尼奇。然而对于女选手而言, 除了科贝尔,女单二号种子哈勒普也三次被安排在该场地进行比赛


男单四号种子纳达尔之前在1号球场经历了第四轮的马拉松大战后讽刺地说,“我希望能逆转,因为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在中央球场比赛”。


可与纳达尔相对应的女单四号种子斯维托丽娜要是听到这话,大概也只能笑笑不说话了。因为纳达尔至少有两场比赛在中央球场,而斯维托丽娜那两轮的比赛则被安排在了3号场和12号场——相比容量为 1.14万 的1号场,后者仅能容纳 1000多 名观众,不足其零头。


拉脱维亚网球选手叶莲娜·奥斯塔彭科


第四轮,斯维托丽娜在12号球场迎战新秀——20岁的拉脱维亚姑娘叶莲娜·奥斯塔彭科,她是 今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冠军 。这注定是一场鏖战。


思考一下:这样的巅峰对决,如果是男子比赛,还会有主办方把比赛安排在外场吗?当然不会了。


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 温网赛程安排欠妥


例如在7月10日“超级星期一”那天,有多场巅峰对决,而主办方却将科贝尔和加尔比妮·穆古拉扎(去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的比赛安排在了二号球场。遗憾就在于,这场女单比赛真的是一场好戏。穆古拉扎以4-6、6-4、6-4逆转险胜,这比之后费德勒三盘横扫迪米特洛夫的男单比赛有观赏性得多。



这就是温网政策的问题。


他们辩驳说,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广大群众更想看男子比赛。这显然是一个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狡辩。因为观众(不管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 看到的更多是男子比赛,而不是女子比赛,所以他们可能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而对于那些持“如果要讲公平,那么女子应该像男子一样打五局三胜制”观点的人而言,他们显然忽视了一个事实—— 大满贯女子赛事其实早已被提议改用五局三胜制,遭到一次次拒绝是因为赛事方的时间安排局限,以及一些媒体和赞助商的反对



事实上,根据最近澳大利亚“超级无板篮球”和“澳式足球联盟”的女子比赛显示, 如果能更多地报道、更好地推广女子运动,观众数量也不比男子运动少


而温网要想推广女子网球运动,其实也不难。主办方只需将每天的比赛时间从下午一点提前到上午,就能在中心球场再多加一场女子比赛。


毋庸置疑,如果温网的主办方不作任何改变的话,观众们之后可能还是只能看到“身着全白的球员”、“被小声议论的奶油草莓(温网官方零食)”和其它无聊的种种“传统”。 但愿在未来 网球迷们翘首期待两周赛事的同时 我们还能看到女性球员被更公正地对待。


延伸阅读:

月薪三千!这就是女足和男足的最大区别

争不到同工同酬,美国女足姑娘们就要抵制奥运会

扒一扒奥运报道中的性别差异| 除了女排刷过屏,太多女运动员被忽视


作者:Greg Jericho

翻译:女声编译组 | 李珊、yujun

校对:女声编译组 | Roger

编辑:山柰

原文链接: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7/jul/13/of-all-the-dumb-traditions-of-wimbledon-its-sexism-is-the-worst

女声编译组出品,任何形式的转载请注明译者及来源。

|女声编译组专栏| 不定期上线,内容编译自有内涵、有趣味、有性别视角的外文文章。编译组成员开放招募中,有意者请添加女权声声个人账号(doubleslash),并注明“编译组 报名 ”。

微信最具影响力女权公号

回复关键词,获取精选资讯

高跟鞋| 反逼婚 | 直男癌| 乳头 | 女歌

女权ABC | 腋毛 | 女足 | 同性婚姻 | 女博士

性骚扰 | 荡妇羞辱 | 家务 | 冻卵 | 性工作 | 男孩危机

校园霸凌 | 妇女节 | 二胎 | 月经 | 剩女 | 防狼手册 | 同工同酬






微信号:genderinchina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