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世纪》中,我的相机让自然和我说话。我听到了,这是我的荣幸。”
———萨尔加多
他是苦难的见证人,他是荒地的开拓者,他是忠于自然的大地之子。他是有思想有信念的纪实摄影大师,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
他曾跑遍全球100多个国家,用镜头直面人类的死亡、饥荒、挣扎,最后在大自然中获得重生,以作品集《创世纪》,作为情书送给这个狼藉,却还是充满希望的地球。
1944年,萨尔加多出生在巴西小城阿勒莫汉。这里有丰富的矿石,有大片的热带雨林,有风景优美的淡水河谷,还有他父亲自给自足的农场。
父亲要求他念经济学,萨尔多加就一路念到了经济学博士,娶了美丽的妻子,从巴西来到了法国,再迁往伦敦,进入世界银行工作,每天研究高大上的世界经济投资问题。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因为妻子研究建筑学,他们买了人生第一部相机。萨尔加多拿着相机,拍下了第一张照片。谁也没想到,这台相机,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些随意拍下的照片,带给他浓厚的兴趣,他突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高收入的投资工作,做个摄影师!
萨尔加多辞掉了高薪工作,拿着所有积蓄,买了各种摄影器材。用脚步丈量世界,用镜头对话人性。萨尔加多极具玄幻色彩的摄影之旅,从1973年开始了。
1985年,萨尔加多来到巴西的塞拉佩拉达金矿,看到这里的“盛大”场面后,他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5万人挤在这个巨大的坑洞里,泥泞的斜坡,摇晃的木梯,生死一线的拼搏,像地狱里的蝼蚁一样劳作。他们徒手挖出砂土,在充满危险的窄梯攀援,1天往返50-60次,每天都有人摔死摔伤。
萨尔加多在这样的残酷现实中,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摄影的唯一丑陋之处,就是被拍摄者正经历的痛苦。”
镜头下的黑白照片褪去了色彩浮华的外表,真实的力量穿越时间和灵魂,让每一个观众瞬间置身充满苦痛呻吟的苍穹之中。
他重新思考了纪实摄影记者的使命和意义,“所有人都应该看看这样的场景,看看我们的同类遭遇的惨剧。”
“人的尊严是不可蹂躏的,我以尊敬的心情审视被摄人物。”
萨尔加多怀着悲悯与人性,手举相机,真实地记录苦难,他想以此唤醒同类的“感同身受”,唤醒对造成苦难的某些阶层的谴责,这是萨尔加多的良心所在。
凭借《埃塞俄比亚的饥荒》这篇摄影报道获得奥斯卡·巴尔纳克新闻摄影奖。
有人说,在萨尔多加的作品中,能看到地狱,也能看见天堂。
萨尔加多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纪实摄影记者。他又一次出发了。
1984年,一场人类史上最大的饥荒,在埃塞俄比亚爆发,萨尔加多跟随无国界医生组织来到这里,拍下了这里的真相。
萨尔加多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根本不会相信这些天方夜谭”。埃塞俄比亚东部的科普特教徒,对基督的虔诚超乎寻常,一年居然有210天必须禁食。
萨尔多加来到时,这里正处在大旱与饥荒中,当地政府没有发放救灾粮食,留给他们的,只有朝难民开火的飞机。
由于见过了太多的死亡,每个人的眼神都变得麻木无神。他们随时准备面对死亡,随时都能接受亲友死去。
但那些虔诚的基督教徒坚信,死者必须保持身体洁净才能面见上帝,所以即使只有一点点水,他们也会为每一个死去的人清洗。
也有人在逃难,怀孕的妇女带着自己的孩子步履艰难地要离开。
男人抱着生病的孩子跋涉了很久,身后的骆驼都倒下了。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终于找到了医生,但怀里的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拍下这张照片的萨尔多加,终于忍不住,他扔下手中的相机,泪流满面,却无能为力。
“他们无路可走,全世界都抛弃了他们。”
那一瞬间,萨尔加多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和角色。他镜头下的人类,不应该像这样活着。他不再相信所谓人类的救赎。他也无法继续拍照了。
“离开的时候,我觉得我也得病了,我的心和灵魂都病了。”
“那段时间,和妻子做爱,没有精液射出,只有血”。但是医生告诉他,他的身体没问题,这是一场怪病,病因在灵魂和心,医生说,“你正在死去,你必须停下来”。
萨尔加多回到了巴西小城。几十年光阴过去,小时候的农场,早已变了模样。
曾经伊甸园一般的家乡,百分之95的雨林都被破坏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地和尘土。萨尔多加对世界更失望了。
妻子莉莉娅看到他万念俱灰,鼓励他说:不如我们自己重新种回一片森林。第一批树种下去,60%都死掉了。第二批树种下去,60%存活了下来。接着是第三批、第四批…本来是一个天方夜谭一样的荒诞主意,但生命真的奇迹般重新回来了。
十年过去,荒山变回树林,野生动物渐渐回来,泉眼也重新出现。这一切,修补了萨尔加多对于地球的信心。
只是,拍照还要继续吗?
萨尔加多抚摸着心爱的相机,扪心问自己,继续拍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他不知道。
浏览以前照片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了一个埃塞俄比亚小孩。这是一个孤儿,衣衫破烂,光着屁股,发育不良。但他对世界还有希望,手里牵着狗,背着小吉他,他准备到远方去。
萨尔加多看着这张照片,忽然就笑出来了,他看着男孩正在看着的远方,决定拿起相机,重新启程。
只是这一次 ,他没有再拍摄苦难,他开始了新的主题,自然。
萨尔加多说:“我希望人们更近得感受我们的地球。我们都无法触摸它,我们不再觉得自己,是这个星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把时光逆转,去亲近自然。我们必须找回我们的本能,去更多地了解自然。照片也许是我们穿越时光,找回人类本能,重新亲近自然的一条捷径。”
萨尔加多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曾在这得到过进化论的灵感。
有一天,他发现一只长寿的象龟。达尔文来到这里时,它应该正在中年,现在刚刚步入老年。
人类文明的沧海桑田与它无关,在镜头前,它历经岁月的脸带着一种无声的威望,令人肃然起敬。
这只蜥蜴的足,仿佛中世纪武士的手。说不定在哪个时代,它也是人类的表亲。
在拍摄过程中,已经六十多岁的萨尔加多,整夜匍匐在潘塔纳尔湿地,仅仅为了捕捉鳄鱼头伸出水面的刹那。
在世界最原始的角落里,萨尔多加总是能发现一些生机蓬勃的朋友们。
还有一些人们,生活在远离文明世界的地方,过着朴素单纯的生活。
涅涅茨人常年带着驯鹿迁徙,居无定所。
他们每天只吃一顿热饭,饭后,所有的人就聚在火堆旁,一起聊天。
萨尔加多用了8年的时间,游历了32个国家和地区,从南极、非洲、亚马逊流域、潘塔纳尔湿地到地球最北端,几乎横跨了整个地球。
所有的经历,整理成245幅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他的史诗巨制《创世纪》系列。萨尔加多说《创世纪》是他“写给地球的情书”。
看到《创世纪》照片的人们,无不为之感到震惊。他们没有想到,曾经拍摄过世界上最黑暗压抑的画面,萨尔多加的镜头里,还会出现世界最纯真的样子。
导演维姆·文德斯将萨尔多加的照片拍成了电影,《地球之盐》
“地球之盐”是《圣经》中耶稣的比喻:人类是地球的盐,盐的咸味,是人的良心。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不是可恶的病菌,而是能让地球变好的力量。
2015年,《地球之盐》入围奥斯卡金像奖,豆瓣评分9.1。
该片以ppt播放为主要方式,配上萨尔加多的解说,展示了萨尔加多的大量黑白照片。模式简单却直击观众内心。
萨尔多加在解说中多次强调,人类就像地球之盐,会破坏、侵蚀,却也能调味、净化,一切都需要人类自己的平衡。
如今,萨尔加多全家人种下的森林,已被巴西政府规划为国家森林公园,萨尔加多有时会到林中看看。坐在故乡的大树下,他说出了自己最大的心愿:
“当我去世的时候,我们种下的森林将会恢复成我出生时的模样,循环得以圆满。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
萨尔加多,一个真正的纪实摄影记者。他怀着悲悯与人性,手举相机,真实地记录苦难,虔诚地致敬生灵。
他亲历饥荒与战乱之痛,又重回自然怀抱,他愿意相信毁灭之后有重生,他期盼“地球之盐”可以重建这个世界。
只要有萨尔加多的故事在,我们就相信,黑暗过后,犹有希望可寻。
本文综合匠心之城,益美传媒,津门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