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BBU带来的业绩增长已开始体现,AES-KY ... ·  2 天前  
法询金融研究院  ·  2025版银行1104报表全解读! ·  昨天  
法询金融研究院  ·  2025版银行1104报表全解读!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端侧AI落地最佳场景之一 ·  3 天前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以太资本 · 周子敬:经验不是关键,学习力才是根本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5-11 19:30

正文

分享趣味的思维启迪,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以太资本创始人、CEO 周子敬先生


周子敬兼具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特质,他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急不缓。做过投资人,做过产品经理,自己还创过业,如今做起FA,他认为创业没什么不变的,为了保持变化,人最需要的是快速学习的能力。今天投投为你分享的是周子敬的故事。


 作者|Jeanette管   校对|George苑   编辑|Noah陈



1

为什么说我适合做FA?



做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经验,我正好有一些比较杂的经验。我是学计算机的,做互联网有四年时间,两年创业,两年在阿里巴巴做产品经理,在华兴做了三年。做FA做得还不错,投资投的也还可以,懂产品,自己还懂一点技术。


我是一个目标结果导向的人,本科在浙大念物理,但发现所谓世俗成就通道会比较少,只能科研或者当老师。计算机是当时能看到的最好的方向,研究生就考了清华的计算机专业,到了清华,发现最优秀的人都去了投行,毕业之后就在华兴工作了一段时间。


在华兴,天天处理的就跟利益相关的事情,我们站在中立角度,但又得让对方可以接受,有的项目有十来个利益相关方,每个人你都得安抚,都得谈,这是一个行业普遍状况。有时候就是谈不下来,有人就是不让步,这时候你怎么推进?有些问题只能让客户硬碰硬自己去抗,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完美解决。


没目标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就是赚钱、成长,大概2006年3月那时候仗着自己年轻,觉得有无限可能,有人给了我一些资金,我就开始创业。


那会儿什么不懂,一接触发现其实自己还是比较差的,这个经历也有积极的方面,觉得失败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迈不去的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

创办以太资本



在华兴的时候,我服务的都是早期企业,每天和创业团队聊战略,发现企业在初创期都会面临定战略、找人、找钱的事情,创始人也要在融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战略,需要更多地了解外面的情况。


我自己在投资方面的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帮助创业者站在VC角度来判断企业模式的优劣,于是决定做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对接这件事。


以太资本成立于2014年4月。从创办至今,帮助800家企业拿到融资。我们成立最初四五个人,从租民居办公开始做起,一路摸索到现在。


我们帮企业服务的时候,要跟CEO聊很长时间,明白他的战略意图。FA相当于一个公司的外聘的CFO,我把和资金相关的的事都搞定,你什么时候融资,该采取什么样的节奏,应该找谁融资,融多少钱,最终谈判怎么谈,哪些条款应该要,哪些条款不应该要这些事情我都可以帮你解决。这个过程越快、越省事越好。



3

FA的价值



实际上FA的价值不仅仅是对接,最重要的,它是dealmaker:让交易发生,促成交易更好地完成,这才是FA的价值。


投资人分很多种类,有些投资人是纯粹的财务投资人,投完之后对业务完全不干涉,这样的投资人是否谈得来,坦白来讲关系不太大。但更多的早期投资人还是会对业务有影响。所以一开始大家立场、意见一致,中间噪音就会比较少。找聊得来的,脾气、方向都一致的投资人,对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多好处。


做FA很重要的一点,要了解行业。我们的客户是各行各业的,行业特点不一样,财务状况不一样,商业模式不一样。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了解,所以我们做自己擅长的行业。了解之后,你会发现创业者不止有拿钱这一个需求,我们FA还要做更具体的事情,是不是需要帮客户对接资源,是不是要帮客户做关键人员的招聘,是不是能给出一些很好的战略建议,今年应该做什么,明年应该做什么。


我们帮企业解决问题,为了让事情更好地解决,就需要效率更高。我们一直努力用一些比较新的方法。新的方法肯定要使用互联网的产品工具,互联网的套路,这些东西你得有感觉,你得做过这东西。


以太的员工,有出自互联网公司的战略部门、有出自咨询公司的分析部门,也有出自「BAT」的产品部门。



4

契约有多重要



员工来以太是双向选择,你认同,我们达成契约。如果相信我的愿景,那就来做核心管理层,如果你不愿意相信,但是你价值观相符,短期内我们互相有对方想要的东西,那就一起往前走。


任正非说,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低层要有饥饿感。这个道路是很长的,市场没有那么好做,你得坚持下去,你要忍受中间的痛苦。


对员工,无非是三样东西,工作要开心,钱不能太少,能成长,这些诉求要满足。忘了哪个企业家说的,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就是我要让你觉得在这儿待着开心;待遇留人就是钱;事业留人就是给大家一些空间,觉得这事是有奔头的。不受委屈,钱赚的合适,有成长,就这么几件事,做起来很难。


提前把事情讲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这样比较好。举个例子,我有同事做了好多早期项目,能力也到了,服务水平也到了,想做一些稍微大一点的项目。


不同阶段的客户需要不同的服务,一个融资三四个亿的项目和一个融三五百万的项目,需要的服务是不一样的。有客户需求,有团队需求,我们就成立了服务中后期的致远团队。



5

创业里的雷区



创业成功和失败都很正常,最怕的就是始终做不起来、放弃又可惜的消耗项目。实实在在的说,这里面的确存在雷区。


雷区一,时机误判。2006年左右,电信运营商上马3G,移动互联网大家都叫得很凶,后来多数成了先烈,跑得太早,等到风口真正来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雷区二,贸然自信。我不太建议创业者去已经呈现过度竞争的行业,那里是丛林,活下来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强者,巨头也都在部署,这种情况下进去,只会徒劳。


雷区三,坚持己见。我见过很多创业者,跟他聊的时候,发现他完全听不进别人的话,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就比较麻烦。


雷区四,表演人格。创业者对个人的包装超过他对公司的关心,PR当然是必须的,但PR如果跟公司脱钩,就很危险。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案例,行业里不少。


雷区五,执行不力。有的团队每次见完投资人,他们会讨论,分析哪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哪些问题是投资人自己的误判,把这些直接改到BP里,这种团队是我们最喜欢的。


雷区六,盲目扩张。我见过挺多企业,能力没准备好,就开始扩张。我们也犯过这类错误,我对这个问题的反思是,扩张不能脱离业务本质。什么时候可以去多做一些业务,什么时候做一些关联紧的业务,什么时候可以开通新的业务,战略永远跟组织能力是挂钩的,当你组织能力到了,你也许会开一个不相干的的业务线,但是你能力没到的时候,你只能在主业周边做点事。


创业犯错很正常,没必要焦虑,去反思,想想下次少犯这样的错误。优秀和不优秀的人的区别,不优秀的人老犯错误,优秀的人犯一次或者犯两次,就修正了。



6

FA的价值



现在创业的门槛降低了,创业环境和我第一次创业(2006年)相比,环境实在好太多了。钱多,提供帮助的人多。


再往回推二十几年,我舅舅那辈人,他大概90年代初开始创业,那个时候创业艰辛,没钱怎么办?只能向家里人借。做的也非常有限。企业有了一定规模也没人帮你,成长资源也少,招聘各方面都不容易。现在创业,只要有好的团队好的想法,很多东西不用担心了。


早期项目主要还是看人,项目看大方向是不是靠谱。创业开始做的东西,和后来真正做成的东西,也许初心和内核没有变,但是做的方式、方法、切入点可能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创业者还是要选择自己觉得靠谱的大方向,组一个能力互补,比较强的团队,就可以去做了。在这个过程中反复迭代、试错,经验不是关键,快速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Stay hungry,Stay foolish。这是创业者应该有的状态,你得很饥渴,觉得自己很傻,才能谦虚,才能学习别人的东西。


乔布斯谦虚吗,你看很多文章描述好像他不是个谦虚的人,谦虚不是表面上客气,谦虚是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所有比我强的人都要聆听、学习,谦虚是一种学姿态。hungry就是你要够饥渴,对一个事情你要做就得做,必须完成。


创业没什么不变的东西,大多数创业都是把一些没有的事情做出来,把不好的事情变得好。



7

行业热点是好东西



 如果你站的够高,看得够远,你可以像马云一样,他在1999年选择互联网,做淘宝,做阿里云,都很有远见。你如果没有远见怎么办?大家说什么好就你就先往这个地方去,这是另外一种选择的思路。知道全局最优在哪儿,就往那个方向,持续做。不知道的时候,就选局部最优,通常也不会太差。


热点是怎么来的?很多投资机构都觉得好,经过检验,多数热点最终会成就一家伟大的企业。投行工作成长很快,有机会,自己就能把这些事撑起来,只要跑得比别人勤快,打法凶狠一点,能抓住一些趋势的东西就可以。行业就是这样,移动互联网一波,电商一波,直播又是一波,你只要抓住一波,在这个行业就起来了,对FA和投资人都是这样。


在这行,我们不是要把谁干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我们都在这个市场共存,每家有每家的特色。在发展过程中互相促进,看别人做的好,我赶紧学一学,别人看到我的好,也会学我,这是挺好的事情。



*作者信息:Jeanette管(微信:yelucaizi),欢迎交流勾搭~


推荐阅读:(点击文字或图片均可阅读)


华创资本 · 熊伟铭:创业者要把自己的内功练好




顺为资本 · 孟醒:中美创业环境有很大不同,你应该这样找合伙人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