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
街对面,一个眉目清秀的年轻人冲着我喊,一边飞快地冲过来。这看起来有点危险,他嘴里喷出的白气,都快和正好经过的汽车尾气碰在一起了。
我刚从路边一个售楼处出来,手里拿着厚厚一叠楼盘资料。
一月初的成都,天空阴沉得厉害,加上连日小雨,让人觉得置身冰冷的地窖。
我钻进汽车,点火,发动,扬长而去。
这样的鬼天气,谁会去在意一个拉客的小蜜蜂?!
车速40码,车轮碾过的街道,叫做
银河路
,位于双流东升镇
。
如同街道的名字,这条路宽敞得就像银河,串联起一个一个像孤星的楼盘。
偶尔飞驰而过的汽车,大概就是流星吧?联想到双流最近获得的“宇宙中心”名号,这让我觉得很有趣。
透过后视镜,我瞥见少年和一个被头巾和棉衣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妇女快速交谈,然后女人跨上电瓶车,朝我的方向拼命追来。真的很拼命,隔着一两百米,我几乎都能感觉到她急促的呼吸。
我不紧不慢地向前开了一公里,然后在路边停了下来。女人几乎是有点趔趄地接近我的车,引发街道上一阵小混乱,我听见另一辆汽车急刹的声音。
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年妇女的脸凑了上来,我甚至没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她的脸上,只看到一团红头巾,夺目的红色。
我和她说,不买房,也不看房。
调转电瓶车,走了。
这个不“称职”的小蜜蜂,突然让我心里升起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朝来路开了回去。
三个小蜜蜂站在一起,两个年轻小伙子,一个刚才追我的中年妇女。他们三个人,分属两个楼盘,共用一台电瓶车。在这个宽阔如“银河”的地方,他们不时跺脚、左右摇摆,鼻孔冒着白气,看上去特别冷寂。
他们都明显是新手,和我交谈时的语速就像机关枪,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就像刚刚从他乡归来的人,遇见故交。
然后我知道了,小蜜蜂这个曾经消失过一段时间的行业又回来了,只是已不像以往那样,拉到一个看盘的人就有奖励。现在,很多楼盘都在实行月薪制,3500元/月左右,干得久的有社保,但赚钱的门槛提高了,
必须要真正成交,才能有一笔提成。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件事显然不容易完成。那个女人入职快一个月了,还没有促成一单,连提成比例是多少都不清楚。
抢夺生意的人也很多。东升一个新开楼盘,里面的工作人员比看房人还多,进到里面,那些人目光炯炯地看着你,会让你觉得浑身刺痒。
这种人数对比从视觉上看,和2015年时一样,只是那时售楼部的气氛极其惨淡,如今却显得积极——人的预期都变了,2015年,人们充满怀疑,还有人买房吗?
2018年,似乎无论开出什么价格,所有人都信心满满,觉得总有人会为此买单。他们很多人的信心,大都来源于某个楼盘上一次的大卖。
我现在所处的这条街道,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华府和天府新区的盛名,让东升有些“隐匿”,以至于当你知道这里的项目现在
清水价格在1.1-1.4万之间
、而且
已经卖了
不少时,除了惊讶,还会对双流
“宇宙中心”
的说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但其实东升没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差,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二圈层的样子。
旧城区道路窄而干净,绿树如茵,街面底商卖着我们每个人年轻时憧憬的服装品牌,新区就是银河路的样子,宽阔,杳无人烟,小蜜蜂蹲守在每一个楼盘前。
得益于经济发展,现在几乎所有的二圈层都共享着这座城市发展的红利,它越来越大,每增加一个环,就意味着那一整圈的开拓和更新。城市似乎总能规划出既适合自己、又契合发展的各种新区。
银河路上的楼盘能够“闪耀”,很大程度是因为那里正在修建一个名为“成都芯谷”的大型产业园。说起这些的时候,置业顾问两眼发光——这里未来的产值将是千亿级别,还有被规划进天府绿道的超大型公园。
在成都,能找出很多个这样的二圈层区域,甚至不属于成都的仁寿,也在分享成都的流量。
只是,大多数时候都躲在空调房的工作人员,以及越来越多在寒风中颤栗的小蜜蜂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时刻——
楼市的这一波红利可能快要耗尽,成都北面的青白江,已经出现了600多套房源无一人摇号的情况,而即便在宇宙中心双流,开局惨淡的楼盘也开始增多。
那个刚刚入行的女人和她的同行们,努力用自己的汗水温暖这个冬天,而以前那些更职业的小蜜蜂们,大多已经不再从事这个行业。
推
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