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创业Club
网易创业Club是网易科技推出的服务于创业公司、行业人才、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媒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这不是一个媒体栏目,这是一个创业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华晚报  ·  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亮相2025GDC ·  5 小时前  
金华晚报  ·  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亮相2025GDC ·  5 小时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15 小时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15 小时前  
杨浦科技创业中心  ·  喜报丨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进入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 ... ·  昨天  
杨浦科技创业中心  ·  喜报丨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进入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创业Club

无人机明星企业Lily关闭 无人机消费级市场受挫

网易创业Club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1-18 09:06

正文


2015年5月,Lily无人机的“抛飞”和“掌降”视频惊艳了整个科技圈。资料图


1月12日,无人机明星企业Lily的用户没有等来产品发货的通知,而是收到了一封主题为“旅程的结束”(End of our journey)的电子邮件,邮件中提到公司将关闭,并在60天内退回众筹款项。就在一年前,Lily刚刚获得美国CES的“最具创新产品奖”。


此前1月9日,全球排名前三的无人机制造商Parrot宣布,将会裁掉无人机项目三分之一的员工,约290人。国内的零度智控则在2016年底宣布裁员134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25%。另一家厂商亿航裁员约70人,约占员工总人数20%。美国的无人机老大3D Robotics更是直接退出了无人机硬件市场。


从2016年至今,伴随资本寒冬的袭来,无人机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无人机公司纷纷陷入裁员风波。3D Robotics联合创始人兼CEO克里斯·安德森对媒体称,“除了大疆,大家都是输家。”


黑科技光环的破灭


2015年5月,一款名为Lily的无人机突然在全球科技圈爆红。该公司发布的视频显示,一架无人机被人从岸边直接抛到水中,随即在三秒钟内完成起飞。该无人机还能实现掌上降落、跟随拍摄、挥手拍照、自动避障等等黑科技。


Lily无人机向业界宣称,无论用户在走路、奔跑或者滑雪时,Lily无人机都能实现自动跟随拍摄,充当用户移动的“自拍杆”。这个理念震惊了当时的无人机市场。彼时,大疆无人机刚刚发布精灵3,其最大的亮点不过是可拍摄4K视频,其高级版的售价约999美元。


Lily无人机的预售价只有499美元(随后涨到800美元)。到2015年底,Lily预售订单已经超过了6万多部,获得了3400万美元的预售营收。在2016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CES上,Lily无人机获得了最具创新产品的奖项,并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当年最值得期待的消费电子产品。


然而到2017年1月12日,Lily无人机突然向参与预售的用户发出邮件:因资金短缺无法完成无人机的制造和发货,Lily宣布倒闭。从横空出世到宣布倒闭,Lily的用户们没有收到一架正式商用的无人机。


Lily无人机分别在2015年12月、2016年2月、2016年8月接连发生三起跳票事件。三次跳票的原因,源于视频宣传的黑科技难以实现,或者能够实现但效果不佳。


2015年12月,Lily第一次跳票时,就传出了其最大亮点“抛飞”功能不稳定的消息。有媒体称其试飞Lily无人机“抛飞”功能时失败。


2016年2月,Lily第二次跳票,原因不明。有消息称试用机跟拍时图像不稳。到2016年4月,大疆则发布了精灵4,并实现了Lily此前宣称的自动避障功能。


2016年8月,Lily第三次跳票。一位Lily内部员工对媒体称,原因很简单,为了实现视频中宣传的那些黑科技,公司消耗了大量资金,到最后没钱了。


大疆的竞争无处不在


与Lily的境遇相似,2016年夏天,GoPro公司的无人机由于断电问题而不得不宣布召回。业界巨头3D Robotics公司的消费级无人机旗舰产品夭折、宣布退出无人机硬件市场,将业务重点转向企业应用。2016年底,国内的零度、亿航等知名无人机公司纷纷宣布裁员。2017年1月9日,全球排名前三的法国电子公司Parrot也宣布无人机部门裁员三分之一。


其中,3D Robotics一度是大疆在北美最大的竞争对手。当年,他们生产的拥有万向节和GoPro摄像头的Solo价格超过1700美元,可以与其媲美的大疆精灵3专业版套装售价仅为1300美元。到了2016年,配备万向节、摄像头的精灵无人机价格降到了1000美元。拥有供应链优势的大疆几乎在价格上把3D Robotics逼上了绝路,克里斯·安德森对媒体表示,“我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个市场出现过这样的降价。”


宣布裁员的Parrot在其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中提到,9000万美元的销售额低于此前1.06亿美元的目标,同时面临大疆消费无人机的强力冲击,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企业无人机做得牛,其实只有大疆一家牛,它可以覆盖很多需求,消费级、航拍专业等等。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大疆占深圳海关无人机出口的95%以上。


2016年年底,大疆宣布预计年销售额将过百亿,同比增长60%,占据了70%以上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了大疆的战略打法,它的产品既有攻击行为也有防御行为,“你直接跟我拼竞品,肯定拼不过我,另一方面我也做好了别的厂商跟我打差异化的准备。大疆的Mavic一出来就秒杀了零度的Dobby,大疆已经想到了零度会去打便携性这个痛点。”


资本催熟的企业有风险


由于无人机市场的火爆,在2015年至2016年,大批VC催生了许多无人机创业者。


创源投资CEO王笑对媒体表示,一家成功的消费级无人机公司,需要完美的机器视觉和图像捕捉软件技术,完美的无人机平衡和控制技术,完美的防水制程、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批量生产控制和大量的资本支持。


很多创业公司则低估了技术完善所需要的时间和资金,这导致延迟发货在无人机行业是个很常见的现象。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无人机公司在接受投资的时候往往会签署对赌协议,双方会约定产品交货期,VC希望提前交货、尽早看到市场反响,提早看到收益。很多公司为了获得融资,就只能妥协接受协议,想着逼一下研发,赶一下进度或许也能完成。实际上,无人机是非常复杂的产品,有的企业迫于无奈把并不是很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得到的反馈可想而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