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西北工业大学/奥克兰大学Nat. ... ·  昨天  
募格学术  ·  严重缺人!多地发布紧缺人才目录 ·  15 小时前  
研之成理  ·  雷爱文/易红团队:白磷电活化合成三价磷 ·  5 天前  
科研圈  ·  24小时热门|“DeepSeek甚至绕过了C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Science重磅 | 打破理论限制,薛其坤/张定/刘海文首次给出了伊辛超导的证据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20-03-19 08:30

正文


超导体临界磁场是指在外加磁场下超导态转变成正常态所需的磁场强度。它是超导的基本性质之一,也是决定超导体应用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一个被发现的超导体—水银,它的临界磁场仅有几十毫特斯拉。近年来人们发现,某些厚度仅有几个原子层的薄膜可以在几十特斯拉的磁场下保持超导态,这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人们提出了伊辛配对机制,认为这是由于这一类特殊材料的晶格不具备中心反演对称性,参与超导配对的电子具有了锁定的自旋取向所致。在此框架下,人们通过在非中心对称的材料中寻找,又发现了多个具有巨大临界磁场的超导体。然而,也有人认为这完全是材料维度效应所导致的,挑战了伊辛配对机制。 同时,伊辛超导理论的一个重要预言—临界磁场的低温发散行为—也一直未被实验验证。
2020年3月12日, 清华大学物理系张定、北京师范大学刘海文及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Jurgen Smet共同通讯在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 Type-II Ising pairing in few-layer stanen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 打破了此前理论的限制,首次在具有高对称性的材料—锡烯薄膜—中观测到了数倍于理论预期的临界磁场,并清晰地观测到了温度逼近绝对零度时临界磁场的发散行为,给出了伊辛超导非常强的证据。



超导体临界磁场是指在外加磁场下超导态转变成正常态所需的磁场强度。它是超导的基本性质之一,也是决定超导体应用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一个被发现的超导体—水银,它的临界磁场仅有几十毫特斯拉。近年来人们发现,某些厚度仅有几个原子层的薄膜可以在几十特斯拉的磁场下保持超导态,这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人们提出了伊辛配对机制,认为这是由于这一类特殊材料的晶格不具备中心反演对称性,参与超导配对的电子具有了锁定的自旋取向所致。在此框架下,人们通过在非中心对称的材料中寻找,又发现了多个具有巨大临界磁场的超导体。然而,也有人认为这完全是材料维度效应所导致的,挑战了伊辛配对机制。 同时,伊辛超导理论的一个重要预言—临界磁场的低温发散行为—也一直未被实验验证。

薛其坤教授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原子级可控的高质量薄膜的制备和物性探索,在二维超导领域发现了单层铅膜超导、单层铁硒/钛酸锶界面高温超导和双原子层镓膜超导的格里菲斯奇异性等。2018年,团队核心成员张定副教授等人首次发现灰锡薄膜—锡烯—具有超导电性(Nature Physics, 14,344(2018)),随后发现其面内上临界磁场超过了常规超导体的上限—泡利极限。

为了进一步深刻理解锡烯的二维超导特性,研究团队与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的Joseph Falson博士和Jurgen Smet教授合作, 利用极低温强磁场下原位旋转测量技术,系统测量了不同厚度锡烯样品在近乎整个超导温度区间上临界磁场的变化行为,发现上临界磁场不仅超出泡利极限,而且在温度逼近绝对零度时仍无饱和迹象,这是典型的伊辛超导行为。 由于锡烯具有中心反演对称性,这些行为不能用现有的伊辛超导理论解释。

为了理解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清华大学物理系徐勇副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刘海文研究员等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最终提出了由自旋轨道耦合与材料对称性共同作用的新一类伊辛配对机制,即第二类伊辛配对机制。 该工作不但为伊辛超导的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也拓宽了人们寻找伊辛超导的材料范围。

清华大学物理系张定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海文研究员和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Jurgen Smet博士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的Joseph Falson博士为第一作者。合作者还包括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段文晖教授和何珂教授,已毕业的臧运祎博士(现为德国马普微结构所博士后),博士生廖孟涵、朱科静、王冲和张泽涛,以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博士生刘宏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清华大学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等的支持。

注: 本文来源| iNature公众号,解析参考自清华大学物理系官网介绍。

解析链接:
http://www.phys.tsinghua.edu.cn/publish/phy/5282/2020/20200313090125313504449/20200313090125313504449_.html

参考消息: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3/11/science.aax3873?rss=1

研之成理各版块内容汇总:
1. 仪器表征基础知识汇总
2. SCI论文 写作专题汇总
3. Origin/3D绘图等科学可视化汇总
4. 理论 化学 基础知识汇总
5. 催化板块汇总
6. 电化学-电池相关内容汇总贴
7. 研之成理名师志汇总
更多科研作图、软件使用、表征分析、SCI 写作、名师介绍等干货知识请进入研之成理后台自主查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