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鄂检在线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务微信公众平台立足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及时在线传播法治前沿思想、最新检察工作资讯、人物风采等内容。2013年,新的起点,开启新的梦想,让我们扬帆远航,共同传递网络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刚刚!赢了!赢了!大胜!现场沸腾了 ·  昨天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刚刚!赢了!赢了!大胜!现场沸腾了 ·  昨天  
武志红  ·  婚姻的真相,你越早知道越好 ·  3 天前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3 天前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鄂检在线

法护“未”来!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提档升级见成效

鄂检在线  · 公众号  ·  · 2025-02-13 14:00

正文

图片


图片





近日,十堰市郧阳区实验中学通过实施“三伴”协同机制,即家校“结伴”同行、家庭“同伴”成长、社会“陪伴”发展,成功汇聚了家校社三方的育人合力,这一创新做法被正式评为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其中, 检察官定期到学校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宣传和培训 成为该案例中的亮点。


未成年人是亿万家庭的寄托,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十堰市郧阳区检察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牢固树立对未成年人“最大的保护就是预防”的理念,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工作先后被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集体”荣誉,被省检察院确定为“青少年维权岗”试点单位,获评“十堰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八五普法先进集体”,被国家关工委授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优秀组织奖”。



强化协同,构建立体普法网络

共筑多元普法生态


图片


对内加强部门协同,组建未成年普法宣讲团。对外联合公安、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课题和学校。对上邀请省检察院未检讲师到杨溪中学、青龙泉社区学校和村委会,专题为学生上校园欺凌法治课。邀请市检察院未检团队到龙韵村、青龙泉社区开展“把爱带回家——真情暖童心,相伴护成长”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们进行“沉浸式法治体验”。


拓展外部合作网络,引入教育、民政等多领域资源,形成普法合力。打造“检察官+N”的巡讲新模式,与区教育局联合,让检察官与优秀德育老师一同上讲台,将“法治+德治”理念植入学生内心;加强与十堰益民社会服务中心协作,由社工作为主讲人开设“沟通与交流”课堂;聘任十堰市悄悄话心理咨询公司10余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作为有力支持,如开展家庭教育类普法时,以检察官加家庭教育指导师为组合;开展性侵类普法时,由检察官与心理咨询师共同授课。


激活并壮大普法志愿者团队,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共同营造浓厚普法氛围。组建大学生司法志愿者队伍,建立“检察官+司法社工+大学生”三位一体的普法帮教模式。联合民政、妇联组建“阳光未来安全员”720人,聘请35名乡镇街道、社区妇联主席担任“未成年人成长观察员”,下乡巡回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讲、监护干预和关爱帮扶等活动58次,打通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公里”。



拓宽阵地,需求导向

精准普法全面覆盖


图片


巩固线下普法阵地,全面落实普法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进医院。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24名检察官担任区内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通过授课、座谈、主题班会、宪法宣誓等方式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学习用品2万余份。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检察长到区一中参加升国旗仪式,诵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内容,勉励全校师生,弘扬宪法精神,有力提升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开展户外宣传,在文化广场、同心广场、龙韵村等场所开展普法宣传17场次,受教育未成年人达1.2万人次。


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拓展线上普法空间,提高普法传播速度和广度。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需求层次,分类准备课程内容,共享讲义课件,录制精品网课刻录光碟供学校“自助”选择,依托微信视频号、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录制普法微课堂,贴合青少年阅读习惯,延伸普法课堂半径。如录制《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吗?》微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浏览量过万,受到广泛好评。


“事前+案后”,实现普法全流程。对学生群体重在预防,梳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情况,针对盗窃、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多发犯罪,重点开展预防犯罪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和释法说理,拉紧犯罪预防“警戒线”。对罪错未成年人群体重在教育,在常规普法基础上,结合观看普法视频、谈心谈话、参观监狱场所等,加强帮教改造。


“常态+专项”,实现普法全维度。宣讲团成员平均每月进校园开展常态化普法宣讲2次,紧扣宪法日、家庭教育周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相关普法宣讲。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精准化、订单式普法,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多、留守儿童遭受侵害问题突出的实际,会同教育局联合开展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向乡村学校延伸工作,开展“守护明天—法治乡村行”活动。将防欺凌、防性侵等自护教育作为法治宣讲的重点,播放以预防性侵害和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普法视频,先后在辖区播放,帮助未成年人提升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



持续创新,实效为本

深耕细作寓教于乐


图片


引入新兴宣传手段。不拘泥于校园,将法治讲台搬到更生动的地方,开展检察开放日或“小小检察官”沉浸式打卡检察院活动,通过模拟检察官的工作场景,接受普法教育,拓展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形式。以实际办理案件为原型,编写校园情景剧《少年“变形计”》,以青少年能看懂、爱阅读、愿接受的形式讲故事、说道理,寓教于乐,回应热点问题,让青少年法治教育鲜活有趣。


化被动受教为主动学习。通过组织法治夏令营、扫黑除恶庭审观摩、普法小品下乡巡回演出、在线有奖答题、征文竞赛等多种活动,激发青少年知法学法热情,活动形式逐步由“我说你听”向“你说给我听”转变。组织未成年学生参与国家关工委授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征文活动,十堰市郧阳区100余名未成年人参赛,获奖33篇。融合检察元素,制作文创产品,作为法治课奖品发放,提高青少年参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