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y 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的社交性预测市场平台。 |
本文来源:区块链古典研究院
天算Delphy创始人汪波先生受邀出席 "古典对话第5期",与一同受邀的 分布式资本资深分析师 黄峤濛先生 就 " 区块链在预测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展开对话,并在区块链古典研究群和上市公司的 iFind社交投资路演系列群上进行同步直播。
交流主要围绕以下进行:
1.预测应用领域的前景和挑战
2.区块链与预測应用结合的优势和机遇
吴友文
中泰证券首席
区块链古典对话第五期即将开始,我是区块链古典社群群主、合伙人吴友文。在开始之前先发布一下上期区块链版权对话的核心纪要,供参考!同时邀请大家积极关注 区块链古典研究公众号。在此我先隆重介绍一下今天参与对话的两位大佬,介绍完了对话就由两位大佬开始了。
第一位是,区块链古典社群合伙人@BKfund&Hashgard联合创始人 Tom,老朋友了。
第二位是,天算基金会(Delphy Foundation)创办人, 原Factom(公证通)联合创始人、网录科技联合创始人,汪波总。
黄峤濛
汪总是一位区块链老兵,连续创业者,先是在美国币圈,后来回国。2014年的时候就作为联合创始人发起过factom项目,这是一个著名的百倍币,登陆了全球各大交易所;2017年创办网录科技,并作为创始人发起delphy项目,他的三个项目都获得了分布式资本和圈内各大基金的支持。
吴友文
中泰证券首席
汪波总也是美国区块链领域的元老级人物了,今天十分荣幸能请到群里来深度交流!
问
黄:
第一个问题:汪总能介绍一下早年在美国币圈的经历吗?我听说你买到的是几美金的以太币。还有factom的主席david是一个怎么样的传奇?
答
汪:
我是汪波,天算创始人,大概2013年在美国就开始切入比特币,其实当时的事情很简单,有一个好朋友叫David,在比特币10美金的时候,就全部家产入行了,在高处时已到达500美金,当时我半信半疑,不相信互联网可以发币,就买了一笔,没想到2个礼拜变成600美金,当时的感觉很震撼,感觉这个东西是真的。所以后来就开始去研究比特币白皮书、它的代码等很多资料,研究完后感觉被征服了,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尤其是技术上的问题。
当时就在想这个东西挺好的,不过在500美金600美金的时候投资比较困难,而且较为不确定半信半疑,只是拿钱拿到手软,所以当时就在想下一个比特币是什么,我们很自然的想到可编程的比特币,因为那个时候大家看到的Web1.0是静态页面,Web2.0是可编程页面,当时项目也很多,比如比特谷等等,后来以太坊出现,就是一个可编程的比特币。等我们开始关注以太坊的时候,当时其实真的挺简陋的,除了一些白皮书外,就只有一些代码,刚开始他们就只有2个人在写代码,非常粗糙,我们可以说是跟着以太坊成长起来,后来以太坊在2014年7月到8月开始ico的时候,第一礼拜我们就参与了,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去投资一个ico项目,当然这里面涉及了很多事情,我们认为以太坊做ico有两个比较大的创举,第一个就是可编程的比特币,他们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架构,使得ico变成合法化,不论投资人还是融资人,整个社区都变成合法化了,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点,使我们投资得很放心,我们当时也比较幸运,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比较成功
后来我们也有投很多其他项目,包括2014年有一个预测市场叫Augur,他们发了白皮书,他们的预测市场是基于比特币写的,后来在实现的过程中就搬到以太坊上了,当时我们就觉得预测市场一定会起来,这个是有刚需,且有经济模式、商业模式,这为我们后来做天算预测市场埋下了伏笔,其实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关注这部分了,因为有了这些投资使得我们更加关注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区块链的东西。另外呢,当时的比特币项目、区块链项目是比较苦逼的,当时它们很多是融不到资的,直到后来有了以太坊的ico,人们发现这个已经法定化、模式化了,有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当时很多人会考虑把信息存到比特币里去,但是比特币很贵了,所以把信息存到比特币里就变得很不方便,因为存东西的时候会发生交易,一个交易有128个字节,如果要存东西需要做很多准备,还要消费很多比特币,当比特币变得很贵时,就难以承受。
基于此,我们考虑可以做一个公链,这个公链可以让大家任意的往里面以较便宜的方式存很多东西,这就是后来所说的factom,中文的翻译叫“公证通”,这个公链的概念就是bloging for data。因此在2014年6月份的时候我们2个中国人和3个美国人就一起开始做这个项目了。
问
黄:
当年币圈项目都是苦逼的,ico早年是融不到法币的项目,向社区求救的方式。factom:意在突破比特币价格太贵的限制,做一个存证的公链。
答
汪:
这个项目的起初是我的朋友David出了50万美金启动了这个项目,2014年6月份开始启动,到2014年年底出来第一个版本,我们的项目的各个方面都是从零开始做的,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平地而起,做很多基础的工作。
当时我们做了2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一个是数据存储的机制,防止审查的;另一个是我们解决了高效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数据量很大同时还需要很便宜。
问
黄:
factom是从0开始的写的公链,汪总团队技术实力很强
答
汪:
当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后来到2015年3月份,我们按照以太坊的模式,从ico的设计、币的发放、到社区建设等各个方面,当时以太坊融了1700万美金,所以我们起初认为也能融这么多,但不幸的是当时的币价比较便宜,我们只融了500多个比特币,可以说不算很成功,这也导致后面的很多问题。我们当时面对的问题是在融的钱很少的情况下如何向前走
因此,当时我们做了一个决策,因为factom有个基金会,它会做很多公益的项目,做开发,同时我们设立了一个盈利组织,盈利组织开始走正规的融资,所以后来factom融了很多钱,持续做开发与应用等,我们做的最成功的一个是房产证管理,由于区块链的可回溯、不可变的性质,因此我们利用这个特性,在美国每个房子都有房产证,但这个房产证不是由美国政府来提供,而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因买房子时,从这个房子买地开始到买房子时所有的内容都是可回溯的,因此会买房产证保险,这个和区块链非常相似,因此,我们第一个商业应用就是为保险公司提供房产证的存储与管理。
问
黄:
以前factom融资很少,但是依然在坚持做项目,值得现在的创业者学习。房地产证是区块链存证一个很好的应用。
答
汪:
当一个房产公司发放贷款时,它需要去查证,查证是非常昂贵的,一般来说,如果要理顺所有的东西,需要花费2000美金,如果把这些东西存入区块链,成本可以降到20美金,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这里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把美洲一些国家的土地所有权的数据存储等。所以,在美国,我们从币圈外的人士到投资到自己做项目深入到技术第一线做区块链到商业应用,这是我们的一个币圈人士的成长路径。后来2016年我们回国,开始了国内的征程。
问
黄:
存证是区块链早期(在没有突出token经济之前)的一个典型的应用,汪总2017年回国创业,把美国币圈的经验带回来。
吴友文
中泰证券首席
全球视野,本土应用
答
汪:
回到国内后,我们做了一件事,想用区块链去改造应用企业,所以做了很多摸索。大家都对区块链的技术很感兴趣,顶多也就做一下poc原型证明,后面却很难有发展,因此我们融了不少钱,同时也做了很多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解决影视保护和供应链金融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同时开发现有的付费用户,但是基本上难以达到我们预想的要求,to b的业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雷声大雨点小,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后来在这个过程中,在2016年年底到2017年年初,ico在国内就比较火爆了,我们也看到了这些东西也挣扎了很多,做了很长时间的反思,实际上我们回来的初衷是用区块链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做ico并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是比较困难了,比较有名的是FCoin张建,获得了用友的战略投资,做起来也是很艰苦的,现实是很骨感的,大家都在寻找出路。因此,我们后来选择的一个出路是,用我们在国内研究的影视保护的机制与供应链金融的机制,做一个公链,这个公链有影视保护和跨链的功能,用天算做一个预测市场,我们也非常看好在国内的发展,可以把大家的智慧聚集起来,做一些决策支持和智慧分享,是很有刚需的,同时有商业模式。
黄:联盟链经济的商业模型还是有限,所以转向了token经济。
后来我们去年开始做天算的ico,我们做的比较早,7、8月份就做完了,9月2号就上市了,大家知道94之后有一些政策的变化,对我们而言是首当其冲的,特别是上市的币,比较难做符合政策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推进我们产品的开发,9月5号我们发布了第一个原型,邀请了不到100位社区用户来一起做,来体验我们的产品,当时他们没见过预测市场,觉得非常有意思。等我们在做天算ico路演时,tom是我们坚定的支持者,深度的参与了我们的项目。后来天算逐步做落地的应用,我们很多的方式是合法合规,产品开发,寻找一种符合我们理想的预测市场的运营模式,实际上预测市场并不是一个崭新的东西,在美国欧洲其实有很多预测市场公司,是在为政府、企业做预测市场,例如谷歌、惠普等这种大型公司内部是有预测市场为他们做决策,在政府也有很多这种项目。
一个典型的项目是,大家可能知道的是美国的政策研究项目,在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发现情报收集能力是失效的,当别人打到本土的领地时,要么是不相信这个情报,要么是不知道这个情报,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在中东八个国家设立了预测市场,利用中东国家的专家资源收集情报,当时发布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预测本拉登什么时候被刺杀,这个预测市场在美国国内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美国参议院对这个非常反感,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反伦理的东西,这是一个刺杀市场,以此为契机,预测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另外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有一个公司叫专门做总统大选的预测,做的非常精准,特别是2004到2008到2012的三届选举,比当时的民意调查要准确的多,以至于总统选举时50个州,有49个州的选举结果与预测一致,因此很多人很看重预测市场的预测结果,当然也有人会利用这个结果去操纵民意,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在国内,这方面内容相对较少一些,但是在国外做预测市场的学术研究是较多的,在美国民主和市场发达的地区,预测市场的发展是相对比较发达的,是有一定基础。我们可以看到预测市场在美国大多是to B,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在去中心化的情况下将预测市场做成to C的模式。在大规模to C的市场中,运用预测市场是没有成功的先例,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推敲这个模式,在内部做了很多的版本,在内部产品出来前做了充分的测试,在6月1日时推出了天算的预测市场,在世界杯期间我们看到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们的预测市场非常活跃,在mtoken上用户转换率可以达到25%以上,和其他的应用,包括我们和hashgard合作,我们的用户非常活跃也非常愿意去尝试新的项目。我们这一版“只赢不输”的预测市场反响非常好,我们也在不断探讨预测市场新的方式,包括真正把预测市场做成交易的模式,特别是在信息发生变化时能够在交易中反映信息的变化,目前中文版做出来的效果不错,未来仍然需要不停地探索,做国际化的版本,把激励机制做的更好,这是一个长期的马拉松过程。
问
黄:
预测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区块链赛道。去年一个预测项目gnosis众筹,上线后上涨几十倍。预测市场还是一个非常前沿的领域,有不少学术的研究。
吴友文
中泰证券首席
预测市场其实跟股票市场应该有很好的结合点。
答
汪:
刚才Tom提到的gnosis的项目,除了国外我们谈到的Augur项目外,去年4、5月份的时候有一帮人搞了一个项目叫gnosis,当时他们以百分之五的代币融到了25万个以太,当时以太的价格是60美金左右,后来以太涨到了1000美金。他们做这个也做了很久,第一,他们并没有推出自己的产品,尽管已经做了很多东西,但是并没有推出,没有运用起来,这和很多因素有关,一方面和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是否在去中心化的时候就能万事大吉
因此,他们更多的是一个技术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在预测市场,技术与产品开发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部分是内容的运营,如何设计好一个合理的预测市场,让大家能够参与,形成一个公开透明的机制,以致于大家可以分享智慧。所以gnosis他们选择做一个技术公司,提供一个平台,让别人猜测他们的预测是挺不容易的,因此,目前这个已经不是他们的核心业务,他们主要做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问
黄:
预测市场:通过交易体现出对未来的预期。汪总,预测市场和二级资本市场的结合如何?
答
汪:
Tom问到的这个问题,从应用上来讲,有两个方面的结合点。第一预测市场可以成为二级市场的对冲工具,比如,在二级市场里,你非常看好阿里巴巴的股票,你会买它的股票,当然这个会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你可以在预测市场里做空阿里巴巴的股票,所以如果当阿里巴巴的股票向下掉时,你不会有太多的损失,有一个对冲的结果,因此预测市场为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提供了一个对冲的工具。在现实中,很多玩预测市场的人都是华尔街人士,他们会在预测市场进行对冲。另一个方面,预测市场的本质在英文中叫future,预测市场的本质不是超市,而是交易,预测市场在美国是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管理,是和期货放在一起管理,预测市场不是属于金融产品,所以还没到立法监管的过程,但很多时候预测市场会和期货一起玩儿,甚至很多时候会将期货合约的内容翻译成预测市场,这是第二种结合方式。通过预测市场的结论为自己在二级市场的决策做决策支持,比如你想了解人们对下周比特币涨跌的看法,你可以发布一个预测市场,让预测市场帮你收集大家的判断,收集大家的智慧,让预测市场帮你做投资,比如中国人对比特币的看法对美国人而言就非常的重要,美国人可以利用中国的看法做相应的投资决策。
黄:预测市场可以对冲二级市场的风险,类似于期权等金融衍生品。预测市场和金融结合相当于搜集大家关于股票涨跌的意见,帮助大家做出投资决策。
吴:这种预测方式看起来对期货市场更有意思。
问
黄:
汪总,那预测市场其实是可以影响未来的?
答
汪:
对的,预测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可以影响未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总统选举,大家如果都觉得某个人更有可能当选时,这个人最后可能真的当选。预测市场真正的价值在于预测市场利用市场的激励机制,将大家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形成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群体的智慧,群体的智慧会影响到群体的行为,从预测市场到行动的路径比从搜索引擎到行动的路径会短很多,因此预测市场更容易影响到人们的行动。
问
黄:
如果简单讲一下,预测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者有哪些意义?比如上市公司通过建立一个预测市场来搜集大家的预期,从而帮助决策?
答
汪:
上市公司,特别是美国的大公司比如谷歌、惠普、通用等,他们在内部都设置了预测市场用来对内部的决策进行信息预测,包括产品是否会及时上线,产品的定价多少合适,office是否会准时开,年底股票价格多少等等,这些往往比他们决策者的决策更为准确,因为预测市场的参与者都是公司内部中层的人,有预测市场后,对于投资者而言就非常的有价值,因为它代表了公司内部大家的理解。
在二级市场上,很多投资人其实是会在预测市场上设立一个对应的市场,让感兴趣的人来参与,二级市场相关的预测是相当的准确,因为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背景与看法,将真实的看法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共识,这个共识会是指引大家行动的风向标,会比其他的方式,比在app store店里数实际购买人数更高效,比访问CEO更准确,因为这是反映了大家的一个真实看法。
问
黄:
相当于预测市场可以一定程度上让投资人提前获取信息。
答
汪:
对,是的。预测市场真的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制,能够帮助决策者去收集大家真实的想法,并且将大家的共识反馈出来,达到分享智慧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国防部利用预测市场来改善美国政府的情报收集能力,这种国防上的情报收集能力完全可以应用到商业情报的收集上。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很多大公司会涉及到预测市场,除了内部预测市场的收集外,还可以应用到供应商、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等,这个体现了情报收集的价值。
问
黄:
预测市场和民意调查、专家评审等有什么区别吗?
答
汪:
预测市场和名意调查、专家评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测市场是有激励机制的,民意调查、专家评审这方面是不明显的,因为预测市场是在交易所实现的,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有价值的东西去买卖,往往决策时是比较谨慎的,不会出现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情况,就像电子邮件是免费的,所以会收到很多垃圾邮件,BBS是可以随意发言,容易出现灌水等现象,因为预测市场是有价值的交易,故能体现它的一个真实想法。
答
汪:
第二方面,预测市场是一个交互式的,因为它是个交易,交易是交互式的,所以是一个连续的交互过程,像民意调查它是一次性的。第三方面,预测市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如果预测市场要准确的话,需要去中心化,独立思考等,像民意调查相对范围较小,当大家改变想法后,没法改变调查结果。
预测市场有这个机制让大家的决策实时反映在交易中,因此预测市场是一个交易,是一个连续的交互过程,当信息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交易反映出来。这是预测市场很大的一个特点。
问
黄:
预测市场对于大家买卖数字货币有哪些帮助吗?
答
汪:
预测市场对于大家买卖数字货币我们认为是有帮助的,比如我们天算里面做了很多币价相关的预测,有点类似期货期权,把大家对未来按照月或周对币价进行预测,进行一个大势的判断,将大家对币价的预测形成一个共识,帮助大家在币圈里做出更优化的决策,这种群体智慧对大家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问
黄:
在币价预测中,预测即期权、期货?但是其实投资是反人性的吧,借鉴预测市场进行反操作?
答
汪:
对,在我们看来,预测市场用在币价的预测上,我们希望能够利用传统的期货期权的机制进行预测的,所以预测即期权、期货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我们在预测市场设计时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从本质上说,预测市场对未来的预测和预期,在二级市场里衍生品已有很好的标准化数字化的东西,我们进行设计时,将相应的信息用对应的形式展示出来即可。
吴友文
中泰证券首席
预测市场其实跟股票市场应该有很好的结合点。大众预测我觉得在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市场可能价值会更显著,因为短期预期会迅速反应在交易上,可以赶紧上商品和指数期货预测产品
问
黄:
好的,那预测市场就分享到这里,接下来想和汪总交流一下最近火热的话题“币改”。币改即帮助企业的运作通证化,汪总在这个领域经验丰富。那么首先,在汪总看来“币改”是什么?币即通证和股票又什么不一样?
答
汪:
对,说起币改,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其实去年7、8月时,我们就和很多传统的项目谈通证化的内容,包括做自主保险的、体育社区的、传统的医药销售的、视频技术平台等,都有做较为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所以币改其实是一直在做的事情,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我们见到的是这些币改的项目出了白皮书、发了币、建了社区。比如同一个团队会有两块牌子,一个是股权的,一个是币权的,做一些币上市等相应的工作,本质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当然也会收获到一些融资,也能收获到一些社区和开辟了一些新的业务,至于是否能在币改的过程中对原有业务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造是很难说的,总体来说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一般的,目前来说并没有看到非常有创意的模式。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实币改并不容易。首先呢,先看其目的,很多人是用通证去融资,用通证去服务新的用户,用通证去开展一个新的业务,或者用通证去做市场宣传,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浮云,真正的通证经济体系是远不止这些东西的。
利用通证的激励机制做到跨主权、跨经济、跨国际等作为政府这种组织形式的补充,所以这部分是很不容易的,这对我们老板,这些中心化非常强烈的组织形式进行一个思维的改变是很难的。
问
黄:
币改不是一件新鲜事,去年就有了很多。币改对于项目真正的改造有限。币改有什么挑战呢?
答
汪:
传统的经济体系的人去理解和接受去中心化的机制,用去中心化的思维去思考和决策,另外一方面,对于一个普通的创业者,设计一整套通证的经济体系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且这个经济体系需要覆盖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很多方面会考虑不到,因为你不在这个圈子里,相应的资源就会非常少,对去中心的理解也是需要时间去融合的,并且你的团队是一个中心化的团队,等等这些一系列的因素使得从一个中心化的社区变成一个去中心化的社区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很多币改的项目是以股权为基础去融资的,他们切入到币圈是是会有很多的挑战,当币改完后,会变成一个公众公司,受到社区的监管,同时,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国际公司,需要到全时区里去运作,很快会变成一个裸奔的公司,你的所有的一言一行就会在显微镜下被观察被监测。中心化的老板和团队是否成熟至驾驭公众公司、国际公司、社区运作的公司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四个方面,在我们看来区块链等于社区,你所有的价值源于社区,币改后的实体实际上就是区块链的一部分,要把自己放在社区这个层面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看到有些上了交易所带来一系列的币值管理、社区管理、用户迁移(从投资者到用户的迁移)、用户期望值的管理、激励机制、监管法律法规等等,特别是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时候,团队能否跟上形势去管理一切,这些都是具有挑战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我们做的项目经验与看到的情况来看
团队本身的成长与机制的设计、管理、合法合规的实现都是挑战,上了交易所,一切才刚刚开始,市场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挑战也非常多。币改是有自己的价值的,我们需要看到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讲,区块链、通证经济是否真正具有价值,币改是一种场景,是一种实现价值的方式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他们也希望在区块链、通证经济被看好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我们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能否帮助解决一些问题,这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当然也会有很多挑战,我们自己是有体验的,也仅供大家参考。
问
黄:
汪总在和大家泼一下冷水,要注意币改面临着很多困难。股权公司的管理层革自己的命很难。股权公司的管理层革自己的命很难,公司社区化很难一蹴而就,上了交易所,一切才刚刚开始,上了交易所,一切才刚刚开始。
汪总能举个成功例子吗 比如以太坊是实现了一个公众公司?
答
汪:
目前我们看到的很多区块链项目,大部分还是以中心化的方式运作,包括产品的开发与运作都是以公司的方式在运作,社区的自治与治理方面是相对比较缺乏的,大家看一下EOS就知道了,EOS是相对的中心化,它可以把社区里的某一个应用删掉,这种相对集中的自治方式与以太坊这种自治有较大的不同,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实现、产品运营等都是较为中心化的,与我们所说的完美的以太坊、比特币自主治理的方式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的。
问
黄:
挖矿是社区自治很好的方式
答
汪:
确实是,以QW为主的硬件挖矿的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机制,为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激励机制,现在谈到的很多软挖矿机制更多的程度是一个币的再分配过程,并不是真正的激励机制,因为它并没有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没有为社区提供算力,提供安全机制。
比如现在的交易机挖矿实际上是在提供流动性,并没有提供真实的东西,不是在解决真实的需求,更多的是利益驱动,我们看到的挖矿,很多不是真的挖矿,而是软挖矿,是一种再分配。
问
黄:
现在很多的项 目本身没有挖矿,参与感就少了,这是交易挖矿兴起的原因吧,现在的很多挖矿不是真正的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而是token再分配,纯粹出于利益诉求,这个叫做“软挖矿,是利益的再分配。
吴友文
中泰证券首席
短期利益分配容易吸引人气,而社区自治得靠长效机制,大家还是选择了容易的路。电影《闻香识女人》里有句台词:“每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都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但我从不走,因为太艰难了。”
昨天看很多人转发的话,币圈链圈如果追求短期效果,也会走容易的路。汪波总的观点非常鲜明犀利,非常感谢!
答
汪:
对的,现在很多选择捷径的模式更多的是利用币的激励机制,而没有链的属性,我们看到很多交易所在发币时,只是发币,这种币并不是真正的生长在区块链上的,仅仅类似积分的东西,很多交易所只有币,没有链,这是一个中心化的东西,所以它是打着这个旗号。
所以token经济的设计模式是非常关键的东西,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做这个的设计同时还要进行验证,这个机制需要是长效的。
吴友文
中泰证券首席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现场提问。汪总,我问个问题,预测市场背后基本原理是运用统计学来评估投票么?怎么样去除一些不靠谱的因素?
Q: 吴总好!科学预测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用数学统计的方式去建模,一种是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去预测,还有一种是用预测市场做预测。实际上影响预测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希望参与的人有多方背景同时能够独立思考,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是比较有效的,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有些人想操纵市场,比如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华尔街的有些人会用金钱去购买股票使其看起来会有更大概率被选中,但是当市场的样本足够大时,这个操纵就会失效。当然在有些情况下预测市场是会被操纵的。当大家思考的问题与行动是统一的时候,预测市场是会更准确的。
A: 操作市场可以拿更多的钱来参与预测,不过任何市场都有人操纵,至少在技术上区块链可能更透明一点。谢谢汪总!
Q: 汪总,请问下,对Fcoin的这种利益再分配的玩法是不是不太认可?交易所创新方面您怎么看?
A: 曹总好!这是个很好的问题,Fcoin做了很多的创新,我对这个创新是非常认可的,但是这个创新要设计好,我们认为张健是很有远见且有执行力的人,是非常厉害的牛人,能够把Fcoin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到这样的效果是很不错的。但是呢,通证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东西,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且很多方面是不可预见的,所以说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一种极致可以把通证的模型设计好后去做仿真的验证,没有经过验证的模型推出来就会生死难料,所以我们后来看到Fcoin推出很多东西,规则也在不断改变,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一个轮回,这其实说明体系的设计是有一些问题的,当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效果,获得这么多的用户,有这么大的交易量,已经是不错的创新了,至于未来能够走到哪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还有一个观点是说我们看到很多的交易所,交易所是需要去养的,用户的到来是一个过程,用户需要把它的前放在一个中心化的交易所里是需要信任的,信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尝试,需要养成的,因此,Fcoin的机制对于交易所是否真的适用,用户能否在交易所这获得其他交易所没有的服务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种迅速拉升用户的可能更多是投机者,而不是真正的用户,能否真正成为他们的交易用户,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开创预测市场的过程中,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是否要去交易所挖矿,去迅速的拉升用户,获得注册用户,而不是真正的用户,我们思考后还是决定要找到真正的用户,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向上的成长过程,而不是拔苗助长。我是主张一种比较稳健的上升过程。
Q: 请问汪总:TOKEN通证 的激励机制设计在智能合约的技术实现上有没有好的建议?
A: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通证激励机制的设计本身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如果是已经把它设计好了,用智能合约来实现,那当然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过程。智能合作去实现这些东西,无非是计算实现,锁定,释放等。而难就难在机制的设计,而且很难遇见将来变化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币圈发展,技术发展、政策发展、生态发展这么快的情况下,要做一个能够通用,能够囊括以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这样一个基于社区又足够通用的激励机制,是非常难的。
通证的机制设计好之后,你很难去验证。但是有一个原则,就是无论之后怎么样,这个通证的设计必须能够满足在最差的情况下,比如当你崩盘的时候,你还能够恢复过来,才算是一个好的通证。我们在做Factom共识算法实现的时候,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当你的共识在你的网络受到冲击的时候,你具有自修复的功能,你才能做到你的共识是稳定的、是安全的。那现在很多做共识的人会说,我如果受到冲击,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就当机,把整个网络断掉就好。那其实这种模式和方式,并不是共识算法的一个最终的态势。我们在通证设计的时候,一定是在你的盘受到攻击或者是有人大量抛你Token的时候,社区还能够稳得住,能够修复,自己能够回升,这套设计才是好的。
但现在因为还没有这种工具,能够去模拟这种情况,所以现在很多通证设计更多是在纸上谈兵。觉得可以了就放出来,再加上通证设计在这个行业里面节奏发展非常快。所以很多事情可能真的是没有时间、没有耐心能够让它充分的发展、充分讨论、充分的融合,然后再发布出来。所以说这里面其实会面临很多的坑,踩不完的坑。
Q: 技术上不可篡改,所以在设计时又不可能做到完美,这也是EOS的问题所在,你看好EOS吗?
A: 汪: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EOS,主要是因为,EOS为公链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技术模板。我们也许可以看到,将来会有很多公链都是基于EOS的技术改造过来的。但是,EOS的治理机制可能会有调整。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BM的这种治理机制,特别是,EOS可以随意kill其链上的DAPP。当然还有其他类似的事情。
黄:感谢汪总!
吴:感谢汪总!
公众号回复关键词了解天算Delphy
项目信息
【白皮书英文版】编辑回复关键词:"白皮书英文版"
【天算FAQ】编辑回复关键词:“FAQ"
【项目进度】、【每月赠币】、【往期直播点】
击【主菜单】:"历史消息跳转查看"
加入社区互动
官方网站: https://delphy.org
微信: delphy_org
推特: https://twitter.com/Delphy_org
中文电报: https://t.me/Delphyfans
英文电报: https://t.me/DelphyCHAT
扫码加入天算官方社群
|
宝马客 · 英国设计师K.S再次脑洞大开的宝马作品 8 年前 |
|
台海军事热点 · 服气!日本竟使出这一蠢招,差点让中美“打起来” 7 年前 |
|
FWMA · 让你美出天际的吊带裙要这么穿才好看! 7 年前 |
|
物业观察 · 养狗的业主要注意,不是物业为难您!(附:文明养犬通知范文) 7 年前 |
|
每日健康知识 · 把大米装在瓶子里倒上水,然后晃10秒后,不看你一定后悔!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