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洁Juliet
【BBC中文网】专栏作家✏️? & 一个有关【英国史政生活】的【原创】写手联盟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xcel之家ExcelHome  ·  一组常用Excel文本处理函数 ·  昨天  
完美Excel  ·  有了deepseek,还学VBA有啥用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不会Excel公式?让DeepSeek给我们写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朱洁Juliet

英式花园之 - 质朴虔诚的讲述者

朱洁Juliet  · 公众号  ·  · 2018-07-22 19:53

正文

作者 | 余传文(英国皇家园艺协会终生会员)

公号 | 余传文的花园笔记

关注👆 " 朱洁 Juliet"

一个旅居英国、渐赴远方的写手联盟



休德利城堡花园(Sudeley Castle & Garden)的游览结束之后,同行的朋友让我总结一下这座园林有哪些特征。“结构对称、形式简洁、造型古朴、材质朴素......”这些词汇在我脑海中盘旋,但始终没说出来,最后,我反问了一句: “如果你是一个活在中世纪的英国人,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


休德利城堡始建于12世纪,受到中世纪风格的极大影响,而且在这座城堡里发生过许多故事,亨利八世最后一任妻子最后也是埋葬在这里。如果我们活在中世纪的英国, 上帝是唯一的主宰, 对宗教虔诚的信念会支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当然包括了花园的建造,再加上厚重历史,使这里的花园毫无疑问地带着“对宗教的虔诚”、“质朴平静的信念”、和“对历史沧桑的尊重”, 与玩乐无关,更与轻浮绝缘。


带着这样的理解,让我回忆下之前的几个小时,都看到了什么。



甫一进入,便看到了一座废墟,残垣断壁掩映在树叶野草之间,另一面,爬藤植物已经攀上了墙壁,墙脚处是野性十足的花境。我曾经不解为什么后世的人那么喜爱废墟,直到此刻现场得见,才体会了那种沧桑的历史感,尤其与这些蔓延的植物搭配在一起时,更有一丝淡淡的哀愁。破败与繁茂同时存在于这里,事实无常,是哪只巨手操纵着人类的命运呢?我想,之前的人们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吧,所以会有这片 废墟花境


走在园路上,总会看到这样的巨树,同样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沧桑。树木说不了话,它的规模诚 实地述说了历史的长短 ,人们对树木的保护也反映了心中的虔诚。除此之外,城堡花园里使用最多的硬质材料是石头,不是切成薄片的石板,而是整块整块的岩石,很少雕琢,素面朝天, 这种不事装饰的风格恰恰是中世纪重精神信仰轻物质享乐的写照,质朴得有些笨拙。


结纹花园(knot garden)也是中世纪花园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休德利城堡中也有一例由黄杨木修剪而成。事实上这座结纹花园似乎并非原作,因为中世纪结纹花园的风格更加简洁朴素,没有过多的曲线装饰。尽管如此,这座结纹花园还是保留了许多特征:极致的对称性,中央的静水水景,以及精致仔细的修剪。规则严谨的造型在中世纪象征着上帝的意志,对称的设计使人的心情沉淀下来,水象征着生命的恩赐,悉心的修剪反映了人类侍奉神祇的态度。我们现代人不太喜欢对称的规则的设计,但有时它们真的能让人的心境平和舒缓很多。一般而言,古代的结纹花园总是出现在楼宇脚下,也通常藏在围墙之中,在高楼附近是为方便人们从上而下欣赏他的平面造型(比在地面上看更加震撼),围墙则令空间围合度更高,增加沉静的效果。


走出结纹花园的围墙,便能看到这么一大片壮观的绿篱“城墙”,是用一排巨大的红豆杉修剪出来的,相信在场的人都有震撼感——而“震撼感”不正是宗教希望人么体会到的情绪么?人类对于巨大体量的物体产生天然的敬畏,当这样的物体被塑造成形态,其也带有了超人意志的体现, 一切都会指向对神的虔诚。 穿过“城墙”上“门洞”,对面开阔的场地上还有金叶冬青和柏树修剪成的绿篱雕塑,同样是巨大的,并有敦实的造型,一种沉稳朴拙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高大笨拙但虔诚无比的人(很像《权利的游戏》中阿多的角色)。


在旁边是一座月季花园,同样被巨大的红豆杉绿篱围合起来。中世纪的大型庄园里常会出现月季园,同样会采用对称的结构,和规则的平面布局。另外,这座月季花园所选用的月季品种都是传统型,花期较短,但香味极浓,所选品种的花色平淡素雅,也与质朴的气质相符。薰衣草等其他香草植物也出现在这座月季园中,一方面增加了香气的层次,另一方面也延长了整体的观赏期,毕竟传统月季的花期太短了。



将月季园围合起来的红豆杉绿篱,是“双层”的——两排巨树经过修剪,中间留出一条小路。垂直方向开有“门洞”,进出月季园。穿行时我们都在感慨它们所展现的沧桑历史感,还有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悉心维护它们所付出的耐心。


这座小教堂里安葬着亨利八世的最后一任妻子,宗教和历史的氛围在这里极为浓烈,甚至在此处说话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低音量。还有什么色彩比白色更适合这种气氛么?于是我们看到了教堂前一片庄严肃穆的白色小花园,花园的平面形式非常简单,圆形的绿篱围合,中间是圆形的花坛,花坛中央是个高起的石花盆,中心对称的布局充满宗教意味,简单造型的重复制造出庄严的力量感。整个花园的花卉全是白色,象征着纯洁,分布在绿色之中,朴素,但正是这个场所需要的。


中央花坛里也采用了严格的对称结构。中央是高起的绿篱体块,四个面各对着一棵黄杨球,四个角又对着四株丝兰,一圈白花金鱼草包裹着它们,最外侧是一圈绿篱。仔细看这一圈绿篱,其实是两种植物的嵌套,小叶黄杨和银边小叶女贞,后者的质感更细,所以放在内侧。中央抬升起来的立方体也是用这两种植物修剪的,银边小叶女贞在下,显得更加“敦实稳重”(试想一下如果颠倒一下,质地较疏的黄杨在下,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


同行的朋友问我:“你有看过那边的秘密花园吗?”秘密花园?走过去发现门上的确写着Secret garden的字样,为什么是秘密花园呢?可能因为这个围合起来的空间呈现了不一样的气质吧——虽然也是简单至极的长条形空间结构,但两排的花境相当自由(我估计这是19世纪添加的,明显与中世纪风格不同),色彩一下子丰富起来了,与外面素雅的绿白结构形成鲜明对比,植物形态也是自由随性,尽显天然之美。仿佛是另一座花园,与外面的中世纪城堡花园毫不相干。“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首先,这个空间是后人加上的,必然带着后世“自由随性”的气质特征,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它,外面的庄严肃穆已经够多了,人不可能无时无刻保持一种姿态,需要一个能放松下来的地方。就像很多地位尊贵严肃不苟的显赫人物,私底下会抽烟打牌,以缓解紧张的神经,调节自己的状态,只是,不能在公共场合被人看到。所以叫“秘密”嘛。


“我还是更喜欢这样的自然花园。”同行的朋友说。“很正常啊,因为我们活在一个被条条框框限制的时代,生活里已经有那么多规则了,就把向往自由的心寄托在自然的花园植物身上。”我解释说,“ 但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中世纪, 生活充满着混乱,领主们你争我夺的战争和粮食的紧缺让你和你的家人始终处在死亡的恐惧之中,突然降临的灾疫可能会让你和所有你认识的人无一幸免,你的孩子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活不到5岁,女性的每一次生产都在跟死神搏斗......在这种背景下,你是不是很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力量作庇护,希望世间是有规则的,能够让人安定下来。所以,造就了中世纪花园这种对称、简洁、虔诚的风格。其实它和现在的自由风格一样, 都是人类面对外部世界的压迫时,内心投射出来的情感追求。”


从秘密花园出来,穿过一系列弯折的小路,得以走进一座菜园,这也是中世纪花园的一大传统,果蔬香草的种植在当时很重要,信仰可以让精神升华,但人还是需要吃饭, 蔬菜果实自给自足反过来也呼应了积极朴素的信仰。 香草植物也是中世纪花园的特征之一,我们能够在花园里看到许多薰衣草、鼠尾草、迷迭香等植物,中世纪的卫生条件很差,需要用他们改善空气质量。虽然有这么多功能,但种植园毕竟与虔诚神性的气质相去甚远,所以往往会把它安排在远离中心的逼仄空间里,并用墙围起来不易被发现,狭小的面积迫使竖向空间被开发利用,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里有许多支架栅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