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王凯
性别:
男
入伍时间:
2016年9月
服役部队: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
人生格言:
青春的颜色,是一抹迷彩,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青春,一个很有魅力的词语。青春是每个人不可逾越的一段时光。有了不同的经历,青春的色彩自然不一样。青春宛若手中沙,一握紧便细细散去,剩下的只是满满的回忆。
时间回到2016年5月,那时我正在繁华的魔都上海读研,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漫步在菁菁校园中,一副标语忽然映入我的眼帘——“青春有迷彩,人生会精彩”,我的心头微微触动。不由得想起了舅舅,他是一名军人,还记得小时候,每次他探亲回家时,看到他身穿军装挺拔的身影,我的仰慕之情不禁油然而起,我会偷偷地戴上舅舅的大檐帽,对着镜子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悄悄地过一把“军人瘾”。如今,一个身着迷彩的机会等待着我去抉择。
寒窗苦读,学识垫高了我的眼界。博览群书,思接千古,让我有了自己的见解:知识,不等于能力;学堂所得,远不及军营所悟。我想搭乘参军入伍的时间末班车,给青春增添一抹迷彩色。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亲朋好友时,耳边不禁回响起质疑声:放着研究生不读,去当什么兵?你现在已经在世界500强实习了,岗位会一直等着你回来吗?两年的光阴让你永远比你的同龄人在职业发展上要慢半拍,值得吗?为什么要当兵!因为我渴望像英雄们一样,因为我渴望像舅舅一样,成为威武之师的一员,为万世开太平。最终我说服了亲朋好友,踏上了军列……
军卡缓缓的驶入幽静的军营里,它掀开了新兵连的帷幕。新兵连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浪漫,只有被晒干晒硬并且渗透着白色晶体的迷彩服,只有因为训练被磨薄了鞋底的迷彩鞋,只有猝不及防的紧急集合……军事训练上“亮红灯”:三公里跑不动,投弹不合格,器械吊葫芦……身体上吃不消:每天晚上熄灯后 “开小灶”: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从一开始100个、200个到后来的400多个,每次训练结束,起身后,地上已经被汗水浸出了人影;一练就是一个小时,腿疼、腰酸、手肿,脸皴……晚上躺在床上,偶有泪水,但来不及后悔就进入了梦乡。吃饭时筷子一直抖,菜都夹不起来。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这难道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多少次想放弃,但是那句耳熟能详的“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不抛弃的是军人的姿态,不放弃的是信念。回想起来,那段“兵之初”岁月显得弥足珍贵。
新兵下连,成了实实在在的“一道拐”。清晨,当起床号响起,又开始了机械式的一天的生活。早操、整理内务、打扫卫生……面对这些,我很是不耐烦。晚上温度低,要把大衣盖在棉被上防寒保暖,但是每天早上要把大衣叠成了方块,对我来说很有难度还费时,于是乎乘班长不注意,随意一叠扔进了柜子里,因为我觉得,天天都要用的东西,没必要不厌其烦的去收拾。不料,早饭后,班长把我叫到他床边,眼前摆着的正是我那刺眼的大衣,班长并没有愠色,而是手把手一步步的教我整理大衣的方法,整个过程他只说了一句话,犹绕耳畔:“凡事抱着认真的态度面对,就会变得轻松,就不会感觉很累赘,你说是不是”。那一刻,我觉得需要从一个老兵身上感悟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记得班长经常教育我:要发挥自己理论知识过硬的特长,扎实学好党和军队理论知识,并将其精华深入浅出的传递给身边战友,在连队政治工作这一页上,书写出自己精彩的一笔。还和我说起他以前带的兵,是如何在部队这所大学校成长成才的,以鞭策我砥砺前行。在后来的一段日子中,在班长的推荐下,我参加了团“长征”主题演讲比赛,条令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连队有着浓厚履行使命的氛围,人人争当尖兵,我个人也有很大的进步。记得刚下连队时,武装5公里的是的我的软肋。“不幸”的是,我被抽中参加营考核,我告诉自己:绝不能成为连队的“拖油瓶”。在备考的那段时间里,别人训练跑1趟,我坚持跑2趟、3趟,不力竭不罢休。每次训练结束后,我的迷彩服总能拧出水来。每次在痛苦挣扎时,我暗示自己一定不能半途而废。最终,我在考核中取得了23分钟的成绩。 在备考训练中我明白了:硕士学士,首先要当一名本领过硬,牢记使命的好战士!
如今,我多了一重身份,成为了一名连队新闻报道员。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每天晚上在战友和周公相会的时候,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录着我们的迷彩青春。每晚看着“发送成功”后,我缓缓地舒上一口气。等到次日,去查看前天晚上投递的稿件,看到刺眼的“退稿”二字,心中很是沮丧。每次满怀信心的给军内公众号投稿后杳无音讯,心中五味杂陈。但是我坚信“苦心人天不负”,坚持用心去续写我们的青春。随着稿件质量的上升,在战区、集团军、旅网络媒体上陆陆续续看到我的名字,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迷彩充实了青春年华,橄榄绿升华了青春价值。我是大学生士兵,我为迷彩青春代言。
美哉,我迷彩青春与天不老;壮哉,我青春迷彩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