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粗粮好,但你知道粗粮都有哪些吗?
生活中,我们将粮食分为细粮和粗粮。所谓细粮,主要指南方的大米,和北方的小麦面粉;而粗粮则比较多,包括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绿豆等。
若进行细分,粗粮包括了谷物、杂豆、块茎三大类,分别是——
不同种类的粗粮,功效和禁忌都不同,若能吃对,补益功效翻倍,反之,吃错则伤身,今天就带大家一同认识。
(篇幅有限,文章只介绍常见的几种,若有其他想了解的,可在留言区提问~)
玉 米
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玉米不仅色泽好看,口感喜人,其营养价值更是高。
比方说,胃口不好的人,吃点玉米能开胃;便秘之人,常吃玉米,既能润肠通便,还能预防痔疮,减少结肠癌的风险;另外,玉米还有防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积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玉米颗粒粗硬、难消化,切勿一次进食过多,
一天最多不能超2根
,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
玉米身上有两宝,别扔!
平日吃玉米,建议水煮。吃的时候,最好能保留
玉米胚芽
和
玉米须
,具体缘由及吃法,点击→
玉米身上有2宝,防癌、降糖还护眼!
小 米
小米养胃,很多人都知道。但除了养胃,针对不同的人,小米更有不同的补益功效。
如老人,常吃小米,能补益肾精,延年益寿;小孩脾胃虚弱常腹泻,小米亦能调;产后妇女失血、疲劳、脾胃虚弱,小米能调补养血。
另外,常喝小米粥,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
2类人吃小米,不养生反伤身!
小米性偏凉,虚寒、气滞者不宜多吃。
气滞:
即生气后,胸闷难舒;生病导致的气滞,或长期胸闷、喜叹息,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嗳气,女性乳房胀痛,甚至咽部如有异物梗阻。
虚寒:
即怕冷,一到冬天,手脚冰凉,背部发冷,大便稀薄。
燕 麦
说起粗粮,就不得不提燕麦了。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对它可是尤为喜欢。
燕麦含丰富的β-葡聚糖,能促进排便,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是糖尿病人不错的主食选择。
此外,燕麦的蛋白质、脂肪、以及一些矿物质含量都高于其他谷物。有研究发现,每天进食一小碗燕麦粥,因心脏病发而死亡的风险会下降9%;每天早晨食用50克燕麦,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总有效率达到87%。
★
煮得
越粘稠,控糖效果越好
与其它粥米面不同,燕麦烹调的越粘稠,β-葡聚糖的浓度就越高,控制血糖与血脂的效果就越好。
需注意,对血糖控制有益的是那些不添加其他成分的生燕麦,超市卖的即食麦片、膨化燕麦片或谷物脆、口味多样的燕麦片及燕麦粉都没有这种作用。
如何挑选燕麦,点这里→
挑纯燕麦,有5个窍门
注意,燕麦不能代替治疗糖尿病所需的药物,该服药治疗的,还是要听从医嘱。
黄 豆
黄豆,即我们常说的大豆,素有“豆中之王”之称。
清代的饮食文化书籍《随息居饮食谱》说“黄大豆”可以“补中”,即补脾胃,可帮助改善食欲。脾胃虚弱、消瘦、面色萎黄、甚至伴有贫血症状的人,宜常吃黄豆。
★
吃
黄豆,每天不超过50克
黄豆一次吃太多,不易消化,还会产气,造成满腹胀满之感,
建议每人每天不超过50克。
另外,胃炎、肾结石和痛风患者都不宜吃黄豆。
绿
豆
旧时,人们称绿豆为济世之良谷,能降火,能润燥,还能滋养脾胃。“上火”之时,食一把绿豆,能把“火情”降下来。
遇上酒精、食物、煤气、农药、铅或误服药物中毒等,可到医院抢救前灌下一碗绿豆汤。
需注意的是,绿豆汤好喝,但
体质寒凉、脾胃虚寒(常四肢寒凉、腹泻、腹胀)之人,不宜多喝,每次最多半杯(约125毫升)为上限,以免造成脾胃不适。
经期女性,也尽量不喝,避免引起气滞血瘀、痛经等症状。
★
绿豆汤这样煮,最降火!
绿豆,肉平,皮寒。因此,想要让绿豆的清热祛火功效更强,应取带皮的绿豆,煮到刚开花带着皮吃最好。
但若是体质寒凉者,可选去皮的,或加些粳米熬煮,以缓和绿豆的寒性。
红 豆
对于红豆,李时珍称其为“心之谷”,其
性味辛、苦、平,无毒,入心、肺经,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祛痰杀虫之功。
★
红豆、赤小豆,别傻傻分不清
红色豆子,常见的有两种:红豆和赤小豆。由于品相相似,容易被人们搞混,不妨通过下图看看它们的区别——
(长按图片,可保存收藏)
红 薯
红薯味甘,色黄,入脾。脾胃互为表里,故有补益脾胃、促进消化、强身健体之功。
红薯中含大量膳食纤维,能吸收肠道内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老年人脾胃虚弱,可以喝点红薯粥。
另外,
红薯还含有独特的类黄酮成分,有一定抗癌功效。
★
红薯虽好,但两类人别吃!
1.食积气滞者:
常感胃部胀满、偶有胃痛,没食欲,吃点东西就消化不良,常打嗝,不宜吃红薯,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2.胃溃疡及胃酸过多者:
红薯在胃中还能产酸,故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食用。
不同人群,不同用量
·小孩:每次食量控制在25~50克;
·成年人:每次食量控制在50~100克;
·老年人:适合吃红薯和小块的紫薯;
·糖尿病人:可以食用,推荐紫薯,且每次少于100克,并减少主食25克;
山 药
山药又叫淮山,其药性平和,不燥不腻,具有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尿频带下、内热消渴等证。
由于
山药养阴,能助湿,湿盛中满及有积滞者,如消化不良、腹胀、嗝气的患者不宜食用,避免加重症状。
★
这样削山药,不手痒!
山药的皮含皂角素,其黏液含植物碱,削皮时不注意,容易引起过敏,出现瘙痒、红肿、刺痛等症状。这里教大家几招,巧削淮山不过敏——
方法1
:削山药时,带上手套。
方法2
:把
洗净后的山药放开水中烫一下,再削皮。
方法3
:
若是过敏,切莫随手抓痒,先用肥皂洗手,再用明火烤一下手,注意反复翻动手掌,让手部均匀受热,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烧伤皮肤。另外,也可以用米醋抹在骚扰的皮肤上(指甲缝也要),很快瘙痒感就会消失。
土 豆
土豆素有“地下苹果”的美称。其本身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能避免摄入过多能量,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另外,土豆富含抗性淀粉,热量低,且耐受消化酶的分解代谢,故在人体消化、吸收缓慢,能维持血糖平衡,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而且,土豆含有相当丰富的钾,维生素C、维生素B1、B2,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
★
土豆这样吃,营养不浪费
按照烹调方法,土豆的营养保存:
蒸>炖>炒>炸。
因此,土豆蒸着吃,营养最佳。
另外,熟土豆最好放凉至室温后再吃,此时土豆中抗性淀粉的比例会升高,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摄取营养物质,还能减少能量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