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东:
太原理工大学的会为学生提供哪些实践交流平台?
弓培林:
我校各学院共有23个国家级或省级优势、特色、品牌专业,36位国家、省级教学名师,已有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8年又有7个专业的认证申请获得教育部正式受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了培养标准国际实质等效,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促进技术人员国际流动奠定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多个专业位居全国同类专业排名前5%,且获评5星专业。我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学院
我校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组建基础学院,2018级新生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我校有5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强化校企合作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菁英班”、“华翔班”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科教协同育人;“工科试验班”培养拔尖工科人才。
创新教育
我校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位居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第44名;构建以“云顶”ICT、“畅逸”文化创新、“匠坊”工程应用三大引领示范区,38个校级双创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学校每年立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项。近年来,累计参与师生近3万余人次,共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及省级奖2202项。
双学位
学校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专门为一些主修专业成绩优秀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了双学位专业,这些专业有: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生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一个主修专业毕业证书、一个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和一个双学位专业学位证书。
转专业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更加符合当前学科交叉的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符合一流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方向,我校大幅增加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大类前10%的(含10%)可在第一学期结束后申请跨大类转专业,排名在本专业大类前30%(含30%)可在第二学期结束后申请在同一专业大类内转专业;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10%的(含10%)可申请转专业;另外,确有专长者、身体原因及学习特别困难者,经学校审核后均可转专业。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的比例提高到50%。
社团
目前学校有154个学生社团,各种类别都有,学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