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见证历史!超2000亿元! ·  16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遭弹劾后,菲副总统首次发声 ·  昨天  
世界说  ·  印尼立法设立国家投资机构 ...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OpenAI,放大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理财投资这个事,抢跑到底有多重要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19-12-23 13:00

正文

前几天认真翻了一本 10 多年前汇丰晋信的理财推广宣传册《十大投资金律》。没错,真的是只是一本宣传册,连杂志都算不上,但是内容质量甚至好过一些理财科普读物,我把里面的每一条原则都认真抄进了我的小本本。

里面一条计算我印象特别深刻—— 别人抢跑 6 年建立起来的理财优势,我们要花半辈子的时间来追赶。

例子是这么算的,两个人

  • A:20 岁开始定投,每个月定投 500 元, 定投 6 年后不再定投

  • B:26 岁开始定投,晚 6 年开始,也是每月定投 500,但是一直定投到 60 岁, 定投 34 年

等到 60 岁的时候,两个人能够积累下的财富值基本相当。

A 早 6 年开始投资,只投资 6 年时间,B 晚 6 年开始投资,却要用半辈子的时间来追赶当初的差距。

我又稍微延伸计算了一下,假如 A 当初不停止定投,一路投资到 60 岁,到时候能积累下的财富还要比 B 多出整整一倍。这个差距以后只会越来越大。

另外说明一下,这个计算里面用的是年化收益率 12%,估计很多读者会直接跑题「现在收益率哪有这么高?」。这个册子发行貌似是在 07 年以前,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国内基金行业给投资者创造的年化收益还真就有这么高,这个问题我以前写过, 原文在这

之前有读者给我留言提问:富人们本金就比我们多,他们还在投资,那我们到底怎么能够赶上他们?

很遗憾,只要人家不犯错,我们很可能永远也赶不上。听起来有点丧,却是现实。但是自怨自艾也没啥用了, 理财最好的时机是昨天,然后就是今天。 继续错过机会,那么今天就又是未来的昨天。

……

除了复利本身的影响,投资越早开始后期差距越大,抢跑还有更多的现实因素。

前几天我刷新闻看到这么一条标题「德国政府今年至今税收收入同比增加 5.5%」,乍一看好像也没啥。但是联系到今年经济困难的背景,全国 GDP 基本原地踏步,工资连年也不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所以我又跑去查了一下德国税收收入的历年变化,对比了一下工资涨幅和 GDP 变化,做了张图,大伙自己看。

数据来源:Bundesministerium der Finanzen

德国政府的税收收入是远远跑赢工资增长,再加上社会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问题,养老金缴费越来越高。开始投资越晚,能够积累本金的时间越短,能拿出来的钱也会越来越少。

更何况这还没有考虑个人成家立业以后有了车子、房子、有了娃以后额外增加的开支消费,到时候拿出钱来投资只会越来越艰难。

写到这里还没完,还要考虑资本市场的长期无风险利率越来越低。下图是过去 20 年德国十年期储蓄合同的利率变化。

对于完全小白投资者比较友好的保本保收益产品收益率会越来越低。在德国十多年前签下的 4% 长期保本保息储蓄合同(无到期日),在现在这个银行倒过来罚利息的负利率时代,简直让人眼红。国内 4% 的长期年金险抢成这样也就不奇怪了。

理财这事是宜早不宜晚,开始越晚,时间越短、本金越少、投资回报也在打折扣,只可惜这件事学校从来不教。好在现在开始也不迟,晚行动总好过不行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