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酒后曰
我姓张,大家都叫我长弓,企业顾问,专注于互联网运营。在互联网圈十多年,对内容浮躁深感厌倦。所以,在这里“不讲段子、不煽动情绪”。只关注一件事:从另类的角度看世界。
51好读  ›  专栏  ›  酒后曰

碎片化学习1:学习者的窘境

酒后曰  · 公众号  ·  · 2017-06-18 12:18

正文

现在我听到很多人都不断的抱怨,时间不够用了、一天到晚的破事哪有时间学习?,总之一个字就是“忙”。


对这种情况,古人说得好“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就是在说,发牢骚说没时间学习的人,就是有了时间,也不见得用来学习。毕竟这个时代能分散我们注意力和消磨时光的事太多了,游戏、美剧都是杀时间的能手。


我也希望大家听完后,能在行动上产生些改变,而不只是记录我讲的信息。这里,我要提醒下准备做笔记的朋友们,你们可以不用记我怎么讲的。你们只需要记你们准备怎么做就行。我认为,一个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提升我们的认知,要么改变我们的行为,如果都没有,那就是信息干扰。


第一种,改变我们的认知,让我们在决策事情或思考问题的机制发生变化。在今天的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我显然没打算做这样的知识传播。


第二种,改变我们的行为,具体的做事方法和技巧得到优化。这个也是今天的重点,所以各位今天听我讲的时候,与其记我讲的知识点,还不如记自己准备怎么做些什么改变。


这几年碎片化这个词,越来越被高频的提到。一个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大量的信息碎片化了。而且不论我们主观上愿意与否,这些情况都愈发明显。这两种碎片的产生,都跟这些年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关。


手机、电子邮箱、IM通信工具(特别是微信),让我们可以随时被人找到,甚至会被同事和家人要求“必须随时能联系上人”。我在做网络社区那几年,基本都是24小时保持电话开机,一天被QQ、短信、电话打断数十次的状况。经常是晚上一回顾,这一天干啥了?竟被动响应了其他人了。想做的事,想学的东西都没干。


互联网超链接的打开方式,在不同词条和推荐文章间来回跳转,又让信息内容给碎片化了。可能我们在知乎、维基百科这样的地方没有主线的看一上午,看的时候津津有味。到了晚上一想,什么帮助也没有。从上面提到的知识有效性验证标准来看:有没有改变我们的认知?没有。有没有改变我们的行为?也没有。感觉这一天糟透了。


但是,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工作&学习环境。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环境,我们只有改变我们自己,才能改变我们体验到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坑?


1、垃圾信息的干扰。


碎片化的内容,意味着多、而且杂。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时候真假都成问题。我们经常看朋友圈的很多内容,那些标题都很吓人,给人一种不点进去看看,将来必死无疑的感觉。


2、影响系统化学习。


碎片不能取代整体性学习,这也是为什么维基百科上什么词汇都能查到,但是我们却还是需要医学专家和法律专家,来解答我们碰到的专业问题。光有碎片,没有整体性学习,学到极致就是一个维基百科。


碎片化学习,意味着把碎片时间和碎片内容组织起来。让他们并入我们的系统学习中,最终化零为整。而有的人舍本逐末,把碎片化学习变成了学习碎片化。


举个例子,我有个喜欢历史的朋友,学习的方式就是网上看帖子。这样学下来虽然知道了很多“事”,但没有整体性学习,所以也没有史观。当然,他这样从消遣时间上看没什么问题。如果把这看成学习,恐怕除了饭桌上给人讲段子外没什么其他功效。还是前面说的那句话,既不能改变认知,也不能改变行为,属于无效学习。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