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业观察
关注医疗行业趋势,提供有观点、有态度的医疗行业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与数学之美  ·  二级教授、大学原副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 ·  16 小时前  
算法与数学之美  ·  丘成桐任首任院长!顶尖大学成立新学院:8年制 ... ·  16 小时前  
九章算法  ·  Cruise被迫裁员50%!高额遣散费打脸科 ...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谷歌/亚麻的BQ题库,附上标准答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业观察

2024年,IVD热点事件回顾

医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5-02-03 22:50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的第 2403-5 期文章


作者:上海滩老纪

来源:IVD工具人


我们总结下,在这个愁云密布的龙年,体外诊断发生了哪些典型事件。


1,美康三林政策


在兔年的CACLP,美康提出了“三零政策” ,当时就响彻了整个CACLP会场,然后在龙年的CACLP,又将三零政策升级到了2.0版本,三林政策,并且 承诺投入10亿现金,达到市场10000台装机的目标。这绝对是IVD流水线竞争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2,梅里埃布局免疫微流控POCT


梅里埃在龙年的初期,宣布投资Spin Chip,一家“双轴”微流控公司,最后在龙年的末尾宣布完成对Spin Chip的收购,总金额超10亿人民币。这个收购,再加上罗氏花20亿RMB收LumiraDx的案例,给了我们两点确定的信息 :1,POCT依旧是未来的热点,2,创业公司的退出方式就是卖给大企业。



3,阿尔兹海默症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贯穿了龙年,上到行业大哥罗氏,小到不知名的层析企业,横跨单分子,化学发光,流式,层析,各个免疫检测平台。就注册证而言,在全球都是遥遥领先。 诺唯赞在湖南一天批准了6个阿尔兹海默症相关标志物的注册证,直接把经典标志物和最新标志物都覆盖了。而罗氏在海南开始了阿尔兹海默症脑脊液检测的真实世界研究,同时还进入了快速审评通道。




4,科曼化学发光裁员


科曼,迈瑞的老对手。生命支持领域的专利战,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之前两年看到了体外诊断化学发光领域的市场,于是招兵买马, 准备进入,可是市场变化太快,一方面发光的巨头格局已定,另一方面集采迫在眉睫,在此情形之下,科曼壮士断腕,把发光研发团队都裁了。聚焦自己的核心市场,才是当下正确的选择。


深圳易瑞生物,注销IVD注册证,收缩团队,重新聚焦在食品安全和宠物诊断,实现扭亏为盈。


说明当下体外诊断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完全转化为买方市场,光有产品,没有渠道,是没办法抢下任何市场的。专注,才是在下行市场中性价比最高的策略。 撤离IVD,不乏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5,医械高管,菲律宾遇害


出海,是下行市场的救命稻草,医械在喊,体外诊断也在喊。但是在年中,两名医械企业的高管,飞去菲律宾,刚下飞机就被绑票了。谁能想到他们在专业医疗展会遇到的人,竟然会是绑匪,付了几百万,还是被撕票了。还不如缅北的诈骗集团,拿了赎金还能放人。


海外市场,就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想起来容易,真要落实到业绩上,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注册规则,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商业规则,都需要反复调研,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才可能有机会建功立业。 出海虽难,却也是必须要做的。仅凭国内市场,无法满足工业大国的产能需求。只是在出海的探索中,各位先行者都要更加注意安全,市场全球有很多,生命却只有一次。



6,分子POCT企业的破产


一个是美国的知名分子POCT企业,一个是国内的分子POCT知名企业,双双破产,标志了分子POCT至暗时刻的到来。


一方面,分子POCT的标杆,Cephid和Filmarry全球营收节节攀高,而另一方面Filmarry撤出市场,Cephid关闭苏州工厂,说明即使是世界顶级的 分子POCT厂家 ,在中国市场也没有信心持续投入。


中国本土的分子POCT,优思达,卡尤迪,知微,鲲鹏,等等,虽然捷报连连,但如果仅局限在中国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既有同类型产品的竞争,也有传统PCR挤压市场,还有分子一体机,例如安图,也来分割门急诊市场。


总的来说,分子POCT是一个正确但是艰难的道路,或许已经到了黎明前的黑暗,能熬过去,就离胜利不远了。



7,诺辉停牌


作为一家早筛企业,疫情期间在港股上市,给了同行希望,如果他真的可以做出好业绩,这样肿瘤早筛行业就有了标杆,早筛的黑夜里亮起了明灯。可是诺辉公布的一期一期报告,只是让同行产生了更多的怀疑,而不是激励。同行的销售一样跑医院,抱着希望去,带着失望归,同时也发现,原来它假的。网上卖起胶体金,也是一个单品就卖几个亿,同样给了胶体金公司无限遐想。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睁眼说瞎话,反应有人信就可以收割。可是谎言瞒得再久,最终还是会被戳破。 诺辉 从3月底开始停牌,然后是德勤辞任审计师,接着CFO辞任,直到最后CEO离任!再过两个月,就要停牌一周年了。据港交所的快速除牌规则,主板公司若连续停牌18个月,将直接取消其上市地位。由此来看,留给诺辉健康的时间不多了。



8,CMEF上IVD厂家越来越少


中国的IVD行业,从啥也没有,一路学习,模仿,改进,升级,逐渐已经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产品水平,甚至是已经超越了他们。 不管是FDA,还是CE,抑或英国MHRA,澳洲TGA,中国企业获得的IVD注册证已经越来越多,东南亚,拉美,非洲,到处可见中国IVD的身影。


国内的IVD市场,早已被挖掘殆尽, 医改重重压力大,集采绵绵无绝期!


CMEF,对于IVD企业来说,对内,该宣传的,早宣传过很多年了,该找的供应商也找过了,继续做,边际效应越来越弱;对外,自己可以直接去很多国际展会,德国Medica,迪拜Medlab,美国AACC,还是有各个国家自己的展会,不胜枚举。 所以,真的不是CMEF变了,而是IVD变了。




9,中国生物制药收购浩欧博


10月30日晚间, 中国生物制药公告将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以每股33.74元的价格,收购浩欧博最多55%的股份,公司“入主”浩欧博后将拥有A股市场的第一家上市子公司,同时新增IVD业务。此后浩欧博连续涨停,股价冲到了90+,网友笑称,中国医药收购浩欧博相当于没花钱就拿下了,实在是高。


IVD行业的发展已经从野蛮生长进入到了行业整合的阶段,不仅仅是行业内部,跨行业而来的更大资本,才是行业进一步向上发展的额外助力。精准诊断,诊疗一体,也变得更具有实操性。


还有新华医疗收购中帜生物,伯杰收购深圳雷诺华。年末的时候,圣湘医疗8亿多全资收购了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不过在股价上的体现并没有像浩欧博一样冲动。


总体上,这样的收购并购,在2025以及未来会更多。因为IVD公司现阶段难以靠自己上市,递交上市申请29个月的沃文特也是在前些时间刚刚终止注册。或许,将来借壳上市,或者被上市大资本收购,是IVD企业资本化可以更多考虑的路径之一。



10,分子POCT与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知微生物在龙年收获颇丰,下了三张注册证。还有宝创单管12重,爱科睿特15重,创澜11重,博迪泰6重,等等,等等。


分子诊断已经完成从疫情期间的大跃进式发展到精细化,高性价比,全自动化的转化。同时HPV,NIPT,都已经进入集采的目录。


安医大一附院南区检验科开展了核酸检验门诊,进一步把分子向一体机检测,POCT检测推进。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去分子POCT,分子一体机,将会逐步蚕食抗原抗体检测的市场,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绝对是未来几年争夺的主战场。按圣湘杨总分析,现在呼吸道检测,分子的渗透率才1%,而海外可以达到14%,所以还有广袤的增长空间。


英诺特在这两年的呼吸道抗原检测上,几乎是一骑绝尘,凭借甲乙流支原体的三联检,可能有做下10个小目标。但是接下去,抗原证也变多了,同时分子POCT,美团京东的上门取样,都要进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来分蛋糕。卷无可卷,已是必然。



11,医保出手直接统一全国检测收费


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部分检查检验类医疗服务地区间价格差异大,穿透分析发现项目价格构成中的设备折旧、耗材成本相差悬殊,甚至出现同一仪器在不同省份采购价格从每台千余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同一试剂在不同省份采购价格从每套五、六十元到三百多元不等情况,虚高成本推高了检查检验价格。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推进地区间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相对均衡,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现将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工作。


首批治理项目包括血栓弹力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B型钠尿肽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等。


医保局不但从采购端入手,控制采购价格,还直接参与到终端的检测收费定价。但也没有完全一刀切,只是划定了上限,没有规定下限,给予了医院一定的自主权限。以往的耗材跟服务的分离计算,反而宣传频度有降低,甚至在新疆还是哪个地区干脆又取消了技耗分离。


也行技耗分离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目前而言实施起来还是有不少难度。统一耗材价格是最容易做到的,还是技术服务的部分,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既然医保现在可以直接知道终端检测收费的调价,技耗分离或许会被延迟推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