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证指数上涨
9.52点,收盘报3039.67点,成交量为4451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周五再次放量上涨,成交量再次增加了300多亿元。
要突破前期套牢密集区,放量是必须的,只是上证指数这样不经调整的连续上攻,还是让我们有必要对其持续性高度警惕。
虽然我们认为突破3127点的前高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这样的搞法,终究是要把一批人套在相对高位的。
总之,读者可以看多,可以做多,但情绪不能太亢奋,头脑不能太发热。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张创业板指日线图:
可以看到,创业板指周五也是再次放量上涨,成交量也是增加了300多亿元。
就趋势上而言,这的确仍然处于上升趋势之中,我们也无法预知什么时候涨势结束。
但是这种没有回调的持续放量大涨,总是会埋下日后下跌的种子。
因此在操作策略上,我们认为,就指数而言,可以持有,但不宜再重仓在此位置买入。
具体到板块和个股而言,可以酌情考虑刚从底部上来突破颈线的。
在过去的一个月间,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除了被关在家里不得外出的种种痛苦外,大概就是抢购口罩的种种艰难,这也反映了我国医疗战略物资的储备不足。
其实,解决口罩的问题还比较容易,毕竟这算不上什么高新技术,只是此前重视不够罢了。
随着近期口罩生产线的大量增加,事情过去后口罩极有可能还会产能过剩。
其实,相对口罩来说,CT机等医疗影像设备紧缺的问题才更加严重,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在战役之初的艰困和被动。
据统计,截至2017 年底,中国每百万人CT 机、MRI保有数量分别为14.3 台、5.8 台,不但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靠后,更是远低于文化和生活背景与中国相近的日本(111.5/55.2 台)和韩国(38.2/29.1台),如下图所示:
由于国内医疗影像设备的严重不足,使得在事情爆发之初,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来对疑似病人进行确诊。
待到事情过后复盘,想必国家会加大对医疗影像设备的储备量和渗透率到投入。
即便是没有这次的事情,考虑经济生活的发展规律,中国在未来也终将会与日本和韩国趋同。
从这个角度上说,医疗影像设备的发展前景是比较明确的,而这次的事则将问题的严重性揭露得更加明显。
医疗影像设备之所以紧缺,主要原因之一是国产设备在这个领域的自主可控化程度较低。
据统计,国内CT市场份额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为GE、西门子、飞利浦和东芝几家国际巨头占领。
国内则由东软、联影、安科三家占据34%,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东软医疗,即是东软集团(600718)旗下的子公司。
之前,由于新时达误打误撞的关系,姚尧本拟在今后的文章中再不提股票名。
可有时候出于行文的需要,即便想刻意回避也难以做到。
因此,姚尧思之再三,觉得该说的时候还是要说,只是由三点声明在先:
第一,姚尧绝对不会与任何人联手操纵股价,这是没有半点可能性的事,经得起一切最严格的检验。
第二,姚尧绝对不会为收费而推荐股票,只是为了分析问题而就事论事而已,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第三,姚尧绝对不会在发表文章前买入个股。
譬如关于东软集团,我原拟是在周四买点的,不过考虑周四晚上的文章想讨论它,就忍住了没买。
结果周四的文章临时改成了写并购,便把写东软的事推迟至周日,因此我周五也还是没买东软。
当天,该股放量上涨4.38%,但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言归正传,我们下面来看该股的周线图:
可以看到,东软从2015年底的33.72元跌至2018年最低9.17元,跌幅还是非常惨烈。
周五的收盘价在13.82元,也依然是处于相对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