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晨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钱大玩at北美  ·  信用卡推荐 | Chase United ... ·  3 天前  
模玩熊  ·  【福利】超多特价商品上架啦! ·  昨天  
模玩熊  ·  【福利】超多特价商品上架啦! ·  昨天  
什么值得买  ·  低至1折!Steam春促游戏大盘点 ·  昨天  
江西日报  ·  突然爆火!一上线就售罄 ·  2 天前  
江西日报  ·  突然爆火!一上线就售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晨报

委员通道丨智能工厂、渝货出海、活石刻……他们分享履职故事

重庆晨报  · 公众号  ·  · 2025-01-21 08:03

正文



1月20日,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基层一线市政协委员站上“委员通道”,围绕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农业科技、民生福祉等话题,分享各自的履职故事。无论是在气氛热烈的现场,还是在大屏小屏的彼端,“委员通道”都牵动着公众的目光。大家在这里听到了委员们的生动实践,更透过它看到正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加速跑、加油干的新重庆。



赛力斯集团科技公司总裁许林:


“擦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金名片’”



从生产“一根弹簧”到成为造车“新势力”,赛力斯集团的创业经历可谓业界传奇。许林第一个走上“委员通道”,讲述的就是赛力斯的成长故事。


“市委、市政府202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长安、赛力斯等‘重庆制造’擦亮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金名片’,作为一名汽车制造从业者,我备受鼓舞。”许林感慨,重庆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生产基地,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重庆工业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历史。赛力斯三次创业的成长历程,也正是重庆制造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一个缩影。


2024年重庆工业界,赛力斯无疑是最靓的那个仔,产值翻了四倍,以一己之力将重庆GDP拉高3个点。目前在赛力斯的超级工厂,有1600台智能设备、3000台机器人相互协同工作,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关键生产工序实现了100%自动化,质量检测由AI智能实现100%在线监测,赛力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黑灯工厂”。


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


“大足石刻‘活’起来,巴渝文化焕新彩”



米德昉从去年全网爆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讲起,分享了自己在大足石刻研究院工作中,是如何让巴渝文化焕发新光彩的故事。


“去年,大足石刻借助《黑神话:悟空》‘破圈’,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拓展巴渝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多选择。”米德昉总结了三个启示,“一是注重表达方式创新,打造现象级文化产品。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影像展示手段的迭代更新,让大足石刻造像‘活起来’‘火起来’成为了现实;二是注重文化价值阐释,开辟文化传播新路径。文化的魅力需要体验,更需要阐释、创新与重塑;三是注重让文物走下神坛,融入社会、走近大众。”


“重庆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的魅力之都,除了享誉世界的石刻文化外,还积淀着内涵丰厚的红色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等。”米德昉表示,“大足石刻‘活’起来的实践,为重庆弘扬巴渝文化、推动长江文明传播提供了实践路径。”


重庆师范大学校长、人工智能专家王国胤:


“向‘智’而行,乘‘智’而上,以‘智’赋能”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正席卷全球,重庆应该如何抢占先机,加速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王国胤在“委员通道”上分享了他的感受。


王国胤表示,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数字技术,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数字重庆“1361”整体架构,翻开了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篇章。他建议抢抓机遇,坚持政策先行、技术为先、产业发力、应用牵引,加快培育壮大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对此,王国胤提出三条建议:“首先是坚持向‘智’而行,搭好平台,建好数智基础设施;其次是坚持乘‘智’而上,谋好局,形成特色发展路径。统筹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重点突破行业大模型、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我市人工智能发展特色路径;最后是坚持以‘智’赋能,唱好戏,打造更多示范应用场景。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数智化改造,建设更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灯塔工厂。”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文明维:


“用科技之光照亮‘巴掌田’‘鸡窝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重庆以丘陵地形为主,大量的“巴掌田”“鸡窝地”分布在高山河谷之间,夏季高温伏旱,冬季低温寡照。这决定了重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科技支撑。


文明维讲了一个市农科院派出专家团队,用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生动例子:“江津区夏坝镇环湖农业,通过综合应用果树弥雾技术、避雨栽培技术和现代水肥发酵技术,实现了卡拉卡拉红肉脐橙量质双升,亩产从0.5吨增长到1.5吨,水果的糖分从10%增加到12%。”


文明维介绍,近年来,全市农业科技战线开展科技攻关,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累累硕果。比如重庆市农科院培育的Q优2号水稻、渝单8号玉米等标志性品种、“庆油”系列高含油油菜新品种……“未来,重庆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和成果供给主渠道作用,围绕粮油单产提升、土特产培育、丘陵山区农机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提供更多综合解决方案。”文明维说。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公司总经理黄浦:


“重庆宝贝从这里走向全世界”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重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标志性项目。在“委员通道”上,黄浦描述了一个繁忙的园区,“这几天尽管是隆冬时节,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班列和转运车依然川流不息。重庆造笔记本、手机,长安、赛力斯汽车,江津花椒、巫山恋橙、潼南柠檬等重庆宝贝从这里走向全世界;德国整车、英国药品、马来西亚榴莲、越南巴沙鱼、巴西牛肉跨越山海从这里进入重庆。”


回首昔日“乡里小站”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历程,黄浦说,短短10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拔地而起,“四向齐发”的国际联运通道成为重庆与欧洲、东盟交往的经贸桥梁。截至2024年底,园区汇集上下游企业5500家,入园企业总营收超1600亿元,撬动沙坪坝区进出口总值突破3000亿元,形成了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城市开发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格局……


重庆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王莹:


“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中之重,黄王莹在“委员通道”上回应了如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我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工作多年,每天看着来回穿梭在医院的各个院区、科室、病房四处求药、八方投医的患者,深深感受到群众求医问药的不易与渴望。”黄王莹说,“人民医院为人民,患者满怀期待而来,唯有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这些年来,为了让老百姓看上病、看好病,人民医院做了很多努力。黄王莹介绍,“医院深入落实成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要求,实施远程医疗协作2481次,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562人次。组建专家服务团15个,深入区县医院和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对口帮扶,全年开展义诊、讲座104次,手术示范教学83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