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县城的房价为什么不下跌,通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告诉你答案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6-16 16:00

正文

最近这几天没有写东西是因为这几天回了趟内蒙古老家,走走看看,会会老同学,总体来说很开心,老家旗县也是走了新城老城的模式,新城盖了新楼,政府大楼气派,入驻了几个新的厂子,街道干净整洁,看上去非常不错。然后和留在家里的几个同学了解了一下,本地的就业啊、收入啊、生活成本啊、购房啊等等方面的情况,借此机会给大家讲讲我们内蒙这边的县城。
总体来讲,本地的经济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第一大支柱还是靠国家的转移支付;第二是本地的基建工程开发;第三是有一些本土的乡镇企业比如酒场、饲料厂这类的。
公务员啊、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工资都挺稳定的,转移支付一直在持续,都不受影响,这个群体还是活得美滋滋的;然后老百姓这块,有背景的就跟着政府大腿承接基建项目,搞工程,然后带一票开大车的、搞力工的等等的干活,总体收入能到每个月5000左右,但大多数挣的都是账,很难到手;第三是乡镇企业吸纳了一部分就业岗位,但像这类乡镇企业其实也是托关系才进去,基本上也就是3000左右。
原来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放假就是3300左右,现在新房的房价就到3700左右,最贵4000,这是改善房,都是140平的,说实在话我觉得是不贵,而且按地方人的收入来看,这个定价也OK的。大多数的老百姓,攒攒钱是能上车的,剩下的老房子、二手房也就维持在3000左右,整个县城的价格相当稳定。
其实听到这个我还是蛮慰问的,没想到自己的老家是这样子的,我分析了一下县城房子为啥没降价的原因:
第一,垄断藏在县城的“婆罗门”,类似公务员啊、老师啊、医生啊,收入不受影响,尤其内蒙古,这个群体的收入还蛮高的,他们就是购房主力军,房子不愁卖,价格也能撑得住。
第二,其实像我们北方的边远地区的房子,自身其实就不存在泡沫,一直就遵循一个点,地价+材料费+一定的利润就构成了房子的售价,从来没有啥地方政府干预或者其他的商业因素参与。本次全国的房地产崩盘其关键原因,就是大多数的城市融入了过渡的商业因素泡沫,不说一二线的大城市,就看这些大城市周边的县城也是价格涨跌参差不齐,你看都是县城为啥有的涨,有的跌呢,问题就在这儿。我们老家虽然10年之间涨了1000块钱,但是我觉得这就是跌,而且细究一下,现在新盖出来的房子,售楼处还免5年物业费、公摊没了,得房百分之百这些算进去,其实也是再跌的,我是从内心为老家的老百姓开心。按照这个速度,老百姓的收入和房屋售价是再一个趋于合理的范围之内,买房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第三,经济的去中心化愈发的明显,我同学是一名扎根地方的律师,曾经也是在一线城市闯荡过的人,目前在老家也做得风生水起,从收入、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强于我们这些北漂,其实我才是一名混迹在大城市的井底之蛙,重新回到县城,才发现你了解的,见过的看过的,县城大多数也都有,县城也很繁华,目前网络普及程度很高,凡是有能力,扯根网线依旧能赚钱,就完全没有必要跑到一线城市,消费那么高,实际上也攒不下来什么钱。很多年轻人,看似也不上班,天天好像躺平。实际上人家就是通过互联网,通过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人家从互联网上在哪都能够赚到钱。
第四,本次房地产崩盘,其实从某种层面看是一种现象,本质是国家在拖动经济转型中一个产物,就是不能单纯依靠房地产,要转战其他领域,导致一些挣快钱的赛道废了,比如金融啊、互联网啊、教培啊等等,这些聚集在大城市,这些行业出问题就会影响房地产。但是回头看看县城,买房的基本都是“婆罗门”,要么就是干工程的,目前的各种变革就不是很大,之前挣多少,现在还挣多少。但是原来的那些3000也买不起的老百姓,到现在他也买不起,所以县城就达到了一种平衡。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 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 所以如果喜欢解局财经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