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通宝
同治重宝
重:4g 直径:2.79cm
重:4.5g 直径:2.62cm
编号:JHZLFW-01200
康熙通宝在市场上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期间康熙通宝有各式各样的版别发行,但是不同版别的康熙通宝在市场上的收藏价格是不一样的。康熙通宝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钱径2.79厘米,重4克。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这枚康熙通宝为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穿孔左右为满文“宝泉”,标明了此币的出处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但依然保存较为完整,历史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文字和纹饰,皆十分精到,凸凹鲜明,铜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它在灯光下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金光,仿佛带着一股王者的贵气,自然纯正,光洁细润。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
由于古钱币是不行再生之物,且存世量极为稀疏,保藏价值无法估量。由于古钱币保藏商场发生的惊人利益和不断涌现的财富神话,招引了许多“土豪”蜂拥而入,当大家开端意识到古钱币的真实价值的时分,怎么办市面上的古钱币早早 被人搜刮而去,目前古钱币基本上都藏于博物馆和单个大藏家手中。
同治重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于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到1874年)铸造。同治重宝其宫廷意义在于是两宫同治(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懿贵妃、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而在古玩看来,是上下一心、同臻郅治。在货币市场结束了咸丰时期大钱充斥市场,大小钱并行的混乱币制。在清朝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币直径为2.62厘米。硬币中间的洞没有完全刺穿,上面有一个圆孔,俗称“未开封的金嘴”。正楷“同治重宝”四个字。它背诵了汉语单词“当钱”,并控制了满语单词“保远”。铜质细腻,雕刻家细腻,边缘深邃,字迹细腻。它是古代钱财中最珍贵的宝藏。
古钱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故事和优美的运动,铭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文字演变和书法史,是中国历代的名片,钱币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古钱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收藏热潮不断高涨,市场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