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同写意
一个以新药创制为核心,汇集国内一流研发精英的大型交流与价值分享平台。“同筑技术人生路,写意中国新药魂”是同写意的初衷与愿景。秉承汇集“一线、一流”,讲求“实用、实在、时效”的原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人生下半场,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心宽 ·  昨天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昨天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昨天  
为你读诗  ·  如果孩子只能读一本历史书,那一定是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同写意

血液瘤霸主在中国

同写意  · 公众号  ·  · 2025-01-23 18:23

正文

本次大会由 金力院士 领衔,聚焦“创新科技成就未来健康产业”,旨在汇聚全球科学与产业精英,共创大湾区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 欢迎报名!



“维泊妥珠将会继续引领一线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市场”,对于这款CD79b ADC药物,罗氏向来野心勃勃,并在公开场合表明这一预期。

在罗氏看来, 维泊妥珠不仅会成为一款超级重磅炸弹药物,更是其延续在血液瘤领域引领地位的关键。 而维泊妥珠的最新动态,也总能吸引国内患者的关注。


不管是对于罗氏还是维泊妥珠,国内患者都不会太陌生。罗氏作为血液瘤领域的霸主,缔造了全球第一款治疗肿瘤的单抗药物利妥昔,该药物至今仍活跃在一线治疗中。


以利妥昔为基础的联合疗法R-CHO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手段,极大地延长了DLBCL患者的生存期。


而维泊妥珠,可谓是罗氏自我“革命”的成果。它与R-CHOP方案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未经治疗的DLBCL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近20年来第一个显著改善一线DLBCL结果的新疗法。


国内患者熟悉维泊妥珠的原因在于,自2020年起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用于临床,到2023年1月在国内获批上市,维泊妥珠至今已惠及患者累计近5年时间 。


在2024年11月的医保谈判中,维泊妥珠成功入围,目前已被纳入2025年医保新目录,这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患者能够用上这款具有革命性的药物。


某种程度上,维泊妥珠的发展体现了罗氏作为血液瘤霸主对中国患者的态度:


持续革新的同时,要以最快速度将关爱传递至中国患者身边,更要快速推动产品纳入医保体系,让患者得以尽快从中受益 。





1
自我颠覆,一线疗法新革命

作为DLBCL一线基石疗法,R-CHOP方案能够雄踞市场20年的关键在于其强大的疗效: 约60%的患者在接受一线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 。

当然,R-CHOP方案并非尽善尽美,仍存在升级空间。由于约40%的患者会复发,进而进入二线、三线治疗阶段,这仍是一个棘手难题。

因为 复发可能改变DLBCL的亚型,进而增加治疗难度,患者可能会陷入治疗选择有限、生存期缩短的困境。 复发/难治性 (R/R) DLBCL 患者接受挽救性化疗序贯移植或CAR-T治疗,治愈率仅为20%-25%。

正因如此,如何进一步降低一线疗法治疗后的复发率,是DLBCL药物研发领域长期探讨的话题。

只是,击败R-CHOP方案的难度极大,众多挑战者都以失败告终。最终,还是罗氏自己成功突破瓶颈,主角则是维泊妥珠。

相比于传统的单抗疗法,有着“魔法子弹”之称的ADC药物维泊妥珠,以CD79b单抗作为载体,继承了单抗药物高特异性、高选择性的特点。同时,其搭载的强效细胞毒性微管破坏剂MMAE,能够在达到肿瘤细胞的时候实现精准释放,增强治疗效果。并且,维泊妥珠采取可裂解连接子的思路带来“旁观者效应”, 不仅可以杀伤阳性细胞,还可以杀伤周围的肿瘤细胞,增加治疗的“深度”。

因此,其能够打破传统疗法治疗的局限性。全球III期研究POLARIX的5年随访数据显示,Pola-R-CHP组和R-CHOP组的5年PFS率分别为64.2% 、59.1%,前者显示出显著获益 (HR:0.78;95%CI:0.623-0.980)

据此测算, 维泊妥珠单抗方案替代RC-HOP用于一线DLCBL治疗,可在未来10年将需要二线治疗的患者数量降低27% ,能够实现多重价值。

首先,是患者价值。简单来说,维泊妥珠单抗方案直接提升了DLBCL患者的一线治愈机会,减少二线和三线治疗需求, 降低后线治疗的经济负担,患者直接获益。

其次,是 社会价值 。根据测算,维泊妥珠单抗广泛应用后, 未来10年累计减少中国大陆需进行二线及三线DLBCL治疗的患者约5000人/年。 这也正是,维泊妥珠单抗的社会价值。想象一下,健康的群体更多了,就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社会的整体经济活力也会提升。

最后, 经济价值 。正如上文提及,维泊妥珠单抗广泛应用后可以显著减少后线治疗需求,对应节约的 医保支出也会不菲,可以说是优化基金结构、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

正是这种多重价值,让维泊妥珠备受监管认可。在2019年,其获得FDA加速批准,并于2023年4月转为完全批准。


2
缩短时间差,把关爱带给中国

随着国家对于创新药产业发展的空前重视,中国患者等待这款革命性药物的时间也并不漫长。


自2020年起,作为淋巴瘤临床治疗急需的创新药之一,维泊妥珠借助先行先试政策,陆续被纳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和天津自贸区的药品目录,用于临床治疗。


相较于2019年维泊妥珠获FDA加速批准,这几乎实现了时间上的 “同频”。


并且,基于其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的优效性结果,维泊妥珠联合治疗方案早在2022年就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 2022》,作为初治和复发/难治性 (R/R) DLBCL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开创了国内创新药未上市即优先被纳入CSCO临床指南的先例。


2023年1月,NMPA正式批准维泊妥珠上市,甚至要早于FDA完全批准的时间。


原因也不难理解,POLARIX研究对以中国人群为主的亚洲亚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无进展生存获益及其他关键疗效结果与全球研究结果一致,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幅度达36%,且安全性特征相当。


中国DLBCL患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 迎来近20年来治疗上的重大突破,放在过去难以想象的。


有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患者用上进口新药的时间比美国要晚7、8年。


这一巨大转变, 一方面得益于审批节奏的优化,另一方面也与跨国药企战略布局的调整息息相关。 维泊妥珠的获批历程,充分体现了在监管层和跨国药企的共同努力下,同一款药物在中国和美国获批的时间差大幅缩短。


这一趋势在罗氏的其他管线产品中也得到了印证。 例如罗氏用于DLBCL三线治疗的CD3/CD20双抗格菲妥,在美国获批后仅145天就在国内获批上市。


过去4年来,罗氏共有4款血液瘤药物在国内获批。很显然,在政策的鼓励下,跨国巨头正在加速拥抱中国市场。



3
更快上市,也要更快进入医保

疾病的治疗, 需要供给端的不懈努力,同时也需要解决可负担性的问题。 对于国内患者而言,可负担性问题解决的核心途径,就是倚仗国家医保。


制药企业和医保局的双向奔赴,向来是所有中国患者期望的结果。但这并不是所有药企的必选项,因为对于部分药企而言,需权衡全球定价体系。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过去部分进口药物仍是以自费市场为主。


不过,情况正在发生转变。


过去6年,我们能够看到,在维持基金稳健运行基础上, 医保局在持续努力为参保人争取最大利益,通过谈判的方式,为高价值的临床亟需治疗手段买单。


这在数据层面得到了直观感受。2024年,申报医保谈判的药品数量达574个,创近三年来最高;206个目录外独家申报药品中,共有115个药品上市不满一年,其中更有66个药品是在上市当年即进行了医保准入申请。


最重要的是,医保局在保基本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对真创新的支持。 比如通过在评审阶段增加创新性权重,谈判阶段考虑创新价值,续约阶段实行降价保护等措施,建立全流程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机制。


7轮医保目录调整,累计将149种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多数创新药在进入目录后能够实现快速放量,获得合理的市场回报。


当国谈常态化, 整体政策框架比较完善,行业预期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药企加速拥抱医保,包括跨国药企。


典型如罗氏的维泊妥珠,其于2023年获批,在2024年参与谈判,最终被成功纳入2025年的医保新目录,给两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 既往未经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 不适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当然,这样的转变背后离不开监管层的努力,同时企业也希望更快、更好实现对患者的承诺。这背后体现了罗氏大力拥抱中国市场的运营策略,同时也是因为国内血液瘤市场仍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双向奔赴”的趋势下,维泊妥珠进入医保节奏的连贯性,强化了其在中国市场里的可及性,更快速将中国 DLBCL的治疗往前推进一步,惠及更多患者。

对于罗氏而言,这已经是常规操作。从利妥昔、奥妥珠,再到维泊妥珠,罗氏这些创新药物都选择拥抱医保。

基于此,不难预见,未来跨国药企在为中国患者带来关爱这方面,速度和力度都会持续提升。


4
征程不止,故事未完待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