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ecicki博士在2024年多学科头颈部癌症研讨会上公布的临床数据显示,新型MDM2抑制剂APG-115(alrizomadlin)在对于进展性涎腺癌(progressive salivary gland cancer),特别是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患者的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耐受性。
这项I/II期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接受APG-115单药治疗的患者的总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3%和94%。其中,腺样囊性癌患者的抗肿瘤活性更为明显,总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6%和96%。
该临床研究的主要作者,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格尔癌症中心肿瘤内科及内科学副教授,Paul L. Swiecicki博士表示:“APG-115单药在P53野生型涎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耐受性。这些数据为APG-115治疗腺样囊性癌的确证性试验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Swiecicki博士指出,转移性涎腺癌(metastatic salivary gland cancer)是一种拥有多个亚型的罕见肿瘤,目前尚无获批的治疗选择。此外,在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中,VEGF抑制剂是常用的标准策略,其缓解率为0%到15%,无进展生存期为5至10个月。未经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为2.8个月。
Swiecicki博士还指出,MDM2基因扩增常见于转移性涎腺癌,临床前研究已证明MDM2抑制剂单药及联合化疗均具有抗肿瘤活性。APG-115是一种口服小分子MDM2抑制剂。
开放性多中心研究
基于这些临床前数据,Swiecicki博士和同事认为APG-115可能在P53野生型涎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活性。
该项多中心、开放性I/II期研究入组了31例对标准疗法耐药的转移性涎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接受了每日160 mg剂量、给两周停一周的APG-115治疗。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确定最大耐受剂量,次要疗效终点包括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及缓解持续时间。
研究结果
Swiecicki博士的临床报告显示, 80%的受试患者患有腺样囊性癌,其余患者患有各种罕见的涎腺癌亚型;其中60%的患者未曾接受过系统性疗法。
160 mg的起始剂量被选定为最大耐受剂量,且无需递减。4例腺样囊性癌患者达到部分缓解,所有受试患者和腺样囊性癌患者的总缓解率分别为13%和16%。
此外,有26例患者达到疾病稳定,所有受试患者和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和96%,预估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2%和8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3个月和10.5个月。
Swiecicki 博士表示:“26例达到疾病稳定的患者中,超过半数的患者肿瘤缩小超过10%。” 他还指出,在停止治疗后仍观察到持续缓解。
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恶心、呕吐和血细胞减少。
Swiecicki博士认为,这些发现将支持MDM2抑制剂治疗治疗P53野生型涎腺癌,尤其是腺样囊性癌的进一步开发。
“相较以往在临床上获得的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该研究的结果尤其令人振奋。”Swiecicki博士总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