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句话很火:再苦再难,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小编就认识这样一位妈妈,她曾经和
邓丽君、山口百惠、张国荣
齐名。
然而在最红的时候,她却放弃了千万星途,一边奶着孩子一边考上了博士。
从一线歌星到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孩子,反而
把三个儿子送入了名校。
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了
一个时代的传奇
。
所以今天小编邀请她,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育心得分享给大家。
把三个儿子送进了斯坦福,名校命中率100%
这就是我的育儿观
大家好,我是陈美龄。
我14岁就出道当歌星,别人会把我和邓丽君、山口百惠相提并论。
▲ 邓丽君与陈美龄,1988,火遍大江南北
▲ 14岁出道的陈美龄,音如空谷幽兰、气质甜美清纯
张国荣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曾共用一个录音棚,一起获得了1983年的香港金唱片奖。
▲ 陈美龄和张国荣一同获得香港金唱片奖
上世纪80年代,30多岁的我正处于唱歌事业上升期,已经结婚生子。
当时日本有全职工作的妈妈很少见,我为了给孩子喂奶,背着1岁大的儿子去工作,引发了
整个媒体的争议
。
▲陈美龄带孩子
媒体的质疑纷至沓来
:陈美龄太贪心了,又要工作,又要结婚,又要小孩,这怎么可能?
当时我太生气了:
凭什么女人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呢?
我不但要工作,而且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红透半边天的时候,我憋着一口气,带着老大,怀着8个月的身孕,考上了世界顶级名校斯坦福,
攻读教育学博士
。
▲在她身上,你看不到岁月的痕迹
刚进学校的我,
果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
面对怀疑声,我的心备受煎熬
:陈美龄,你要做好妈妈,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而不是带着小孩去留学!
边带娃边学习,我累得几乎趴下
:儿子想喝奶了,朋友就会把他抱到斯坦福的教室外面,我不顾别人的眼光,出来给儿子喂奶。
我也有很累的时候。
可不管哭了多少次,我告诉自己,
我一定要学会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成为最优秀的妈妈
。
▲陈美龄的3个儿子各有个性
结果你们都知道了。
我成功地从斯坦福毕业,成为了一名教育学博士妈妈。
▲陈美龄当上斯坦福博士
更神奇的是,在自己毕业后,我们家的
3个儿子
全都考上了世界排名第三的
斯坦福大学
!
2015年,斯坦福在录取了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后,又录取了我的小儿子。
要知道,
斯坦福一度可是比哈佛还难考上的世界名校啊
!
▲ 陈美龄抱着二儿子在斯坦福大学毕业
这些年来,我也曾辛苦到崩溃大哭过。
但我从来没有萌生过我不想做了,就这样吧,顺其自然吧,一次也没有。
再苦再难,再没有自己的时间,
再大的压力,我也一定会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
,毫无怨言。
因为孩子的成长就一次,错过就是一辈子。
当我们母子4人站在斯坦福大学前合照时,回想这30年来我跨过去的一个一个坎,我更加确信了一件事:
过去的一切付出都没有白费。
▲二儿子从斯坦福毕业时,陈美龄与三个儿子的合影
很多人的内心曾有过疑问:
一个全职妈妈,是怎么做到不请保姆,一边读博士,一边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斯坦福的高材生?
尤其是,妈妈还能投身在唱歌,赶通告,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亚洲亲善大使中,忙碌奔波?
▲陈美龄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亚洲亲善大使
有什么秘诀吗?究竟怎么做到的?
而我总会回答下面这句话:别错过孩子的成长。能与孩子们一同度过的时间,只是人生一瞬而已。
你永远不会知道:
在很多看似微小的时刻,你的孩子多么渴望你的陪伴,多么需要你的呵护。
我是如何把3个儿子,
培养成斯坦福高材生的?
有人会问:怎么把孩子培养成高材生?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就不爱学习的,往往是学校的老师打消了孩子对知识的兴趣。
下雨时,我会带着孩子去公园找蜗牛,看雨滴。
他们玩得不亦乐乎,还会可爱地问你:“妈妈世界上哪里下雨最多,哪里下雨最少?”
好奇心是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善用它将会给孩子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
▲陈美龄和两个儿子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培养孩子“自我认同的内心”。
很多小孩不喜欢提问,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提的问题很傻。
但我从来不将孩子与别人做比较。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说过“快向哥哥学习”这样的话。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我总是跟孩子说:
你永远是最好的,有问题就问。
即便别人学会了,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哪怕一百个人和你一件不同,也要把自己的观点堂堂正正地表达出来。
▲陈美龄和小儿子协平
有一次我在炒菜,儿子问我:“妈妈,天怎么是蓝的?”
我会立刻关火,“儿子你问的真好!” 跟他们讨论出结论,再继续做菜,所以我儿子遇到感兴趣的事,就会不断追问。
长此以往别人说你怎么这都不会的时候,
他就不会自卑。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成长为喜欢思考,喜欢寻找答案的人。
想要教出优秀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理解原则的重要性。
我的大儿子小学时成绩不好,一次谎称考试成绩没出来。
我心想这太严重了,诚信是绝对不能碰的一条底线。所以和儿子一直聊,谈累了,吃点东西,两人又哭又抱,足足8小时。
原则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从此以后,大儿子再也不对我隐瞒任何事情。
迷茫的时候,我会教孩子选择最难的那条路。
如果选择难走的那条路,就不得不付出相应更多的努力,但从结果来看,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
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做梦的过程:
你要告诉孩子
,世界上有很多可能性,给他实现梦想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让他拥有朝梦想大步迈进的勇气。
你还要教导他
,即使遇到了挫折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气势,即使达到了目标也要有不耀武扬威的谦虚,这就是教育。
30年来见过无数家长后,我发现:
超过一半的中国孩子对学习的热情都被压抑了
有句谚语说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如果不懂方法,这句话对教育小孩是没有用的。
我身边有太多的妈妈,因为不懂教育而陷入了日复一日的揪心当中:
严厉党:
不做完作业不准睡觉,逼得好,母慈子孝;逼不好,医院挂号。
补课党:
疯狂给小孩报班,语数外样样不落,结果导致孩子提前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
奖励党:
变着法儿给孩子奖励,结果白白花费了很多心思,只让孩子过早地对游戏漫画成瘾,将来学习越来越差……
从我身边的例子来看,
超过一半的中国孩子对学习的热情都被压抑了
。
把三个孩子送上斯坦福后,我才真正知道,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学习力、自信力、诚信力、提问与表达力等等……
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学会:
用取长补短、以点带面地培养孩子的
学习力;
用精挑细选的小游戏来发展孩子的
专注力
;
用音乐、艺术和运动来为孩子强
体养性
………
别忽略这些软实力,这可能是孩子未来与别人拉开鸿沟的底层能力。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能重头再来,错过了就没有后悔药。
而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是一位懂得教育的妈妈。
这就是为什么,我用了30年,一直在做同一件事:让妈妈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今天我来到水木课堂,为大家带来我从斯坦福学习而来,并在三个孩子身上得到验证的
《直通顶级名校的36种教育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