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浩子
第
67
篇原创
,全文共
1363
字
巴纳姆效应
幸存者偏差
从众效应
逆火效应
我们所做的决策都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大到选择什么类型的终身伴侣,小到去超市买的一袋洗衣粉,但是
这些决策都是合理的吗,我们的选择行为会不会是其他人故意设计的结果?
房产中介先带顾客看几间条件极差的房子,在顾客不满意后,中介把他们带到真正想卖的房子里,这时候顾客眼前一亮,会觉得这个房子特别超值。
一盒几百块钱的巧克力,我们不会买给自己吃,但是会毫不犹豫的买来送女朋友。
很明显,我们所做的决策很有可能都是其他人故意设计的套路,第一个例子中介就利用锚定效应改变顾客认知,第二个例子商家通过改变顾客的消费心理账户来提高销量。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了解这些常用的套路,才会意识到这些大坑的存在,那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那些大坑?
你的特性浪漫温柔,善良体贴,容易相处,对人生较缺乏规划,想到什么就什么,极富想象力。
这是某个星座算命摘抄,读第一遍觉得这个不就是在说那个温柔善良又缺乏计划的自己么?好神奇!怎么说的这么像?读第二遍,
感觉哪里不对,但就是说不出来。
这就是巴纳姆效应:人们会把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格描述评价为高度准确,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能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
张三靠买股票挣到了30万,李四听到这个事情就自我鼓励:股市是一个遍地黄金很容易挣钱的地方,张三可以挣钱,自己也一定行。
李四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张三只会分享自己挣钱的时刻,对亏损的事情一直对外界讳莫如深,李四只看到张三挣钱却没看到他亏损,这样愣头愣脑进入股市,无异于把钱扔进水里。
过于关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数据,却忽略了背后其他各种可能性的数据,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著名的阿希三垂线从众实验:该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实验安排的托儿,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 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 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实被试者安排在最后,在回答时六个托儿故意说错,借此观察被试大学生的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人发生过从众行为,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
在社会群体里,由于外部的社会压力以及内在求同的心理压力,我们很难坚持自己观点,而是迫于压力倾向做很多人做的事或相信很多人相信的事。
所以在面对一个权威或者一个群体决策,更应该谨慎对待大多数人的意见,从基本的原理层面分析了解到事情的实际情况后再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