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明星企业
沃森生物
上热搜了。舆论爆炸,股价跌停。
注意他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所以一个跌停是20%。
原因是沃森生物12月4日晚间发了一份公告,拟转让子公司上海泽润32%的股权给一家名为淄博韵泽私募投资基金。如果这笔交易完成,沃森生物将失去对上海泽润的控股权。
说到这个上海泽润,虽然仅仅是沃森生物的子公司,但却是绝对的“颜值担当”。
上海泽润最核心的项目是HPV二价疫苗和HPV九价疫苗,时钟翻了沃森生物近几年的券商研究报告,多家券商多对这两款疫苗寄予厚望。仅仅HPV二价疫苗一款产品,就预期能够实现10-20亿的年收入。
而HPV二价疫苗已经在今年的6月份获得受理,正常的话2021年就可以上市创收。
(小知识: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大多数宫颈癌是由HPV感染所致。“价”是指同一种细菌的血清型;只含有单一的抗原成分的疫苗被称为“单价疫苗”,单价疫苗只能预防一种传染病或一种型别的病原体感染;“价”位越高,涵盖的血清种类就越高,可预防的疾病就更广。)
眼看鸡蛋就要孵出小金鸡了,结果你沃森生物一纸公告把蛋卖了,这投资者还不炸锅。
据媒体报道,12月5日沃森生物的电话会议基本处于打不进去的状态,而打进去的投资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考虑换掉沃森的董事长和管理层”。
结果沃森生物回复说:“你可以质疑我们的能力,但不能质疑我们的人品……”
深交所更彪悍,上班节奏妥妥的“007”啊,在上市公司公告出现后仅仅48个小时内,就发出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关注函》。
不论是舆论还是监管机构,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
上市公司你是不是在进行利益输送,好死了“新欢”,却伤害了“旧爱”的感情?
关于沃森生物是否贱卖了上海泽润?作为科普向文章,这里多说两句。
沃森生物将32%股权转让给淄博韵泽作价是11个亿,倒着算下这笔交易中上海泽润的总体估值是35亿。
那么,“35亿”贵么?
有的人说不贵。
比如拿新三板的挂牌公司康乐卫士对比,人家的主营业务也是做HPV疫苗,也有疫苗III期临床了,可现在市值只有27亿,比你上海泽润的“35亿”还要便宜。
沃森生物自己也认为这个定价有理有据,是为了公司长远考虑。
一是因为前不久上海泽润创始人股东惠生投资转让了所持上海泽润部分股权,本次转让跟惠生投资转让是一个价格。
二是因为这次转让是为了引入像高领资本这样牛逼战略股东,来补上海泽润在销售、运营上的短板——把蛋糕做大了,大家才能分的多。
三是,把HPV业务卖掉,有助于公司聚焦到mRNA新冠疫苗、腺病毒新冠疫苗等未来更有前景核心业务。
以上是正方观点,站在反方的人更多。
主要理由是:光HPV二价疫苗一款产品,未来就能够带来10亿级的收入和2-3亿的利润,如果这些利润体现在沃森生物的账面上,按疫苗行业平均60倍的市盈率,市值怎么着不也得涨个一两百亿。
而现在上市公司却以35亿的白菜价把上海泽润的控制权让了,
2-3亿的并表利润一瞬间就变成了几千万的投资收益
(非控股公司实现的利润会按持股份额核算为投资收益)。
你说心碎不心碎。
甚至有人认为用“一两百亿”衡量上海泽润的价值依然保守了——你看下在科创板上市的万泰生物,也是做HPV疫苗,进度比上海泽润超前一点,但人家已经800亿市值了。
还有不少人觉得这是沃森生物管理层和投资机构的“阴谋”(或者说是“阳谋”)。
对于
投资机构
的好处显而易见。先用35亿把上海泽润收了,转手在科创板上市,岂不是要乐翻天。
对于
管理层
有啥好处?有人关注到了沃森生物在2018年7月4日、2020年11月3日披露的两份股权激励计划。
其中2018年计划规定“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为公司2019年及2020年两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2020年计划规定“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为公司2020年及2021年两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2亿元”。
如果不算这次卖上海泽润确认的净利润(11.8-12.8亿元),达成上述业绩考核指标似乎有点难度。
迫于压力,沃森生物在12月7日早间公告将暂缓审议本次交易议案。
沃森生物将本次紧急“改口”归因于“公司重视投资者意见,并积极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为更广泛的听取各方意见”。
但改口虽易,覆水难收。截至12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依然暴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