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90年代初,流行着一个概念——“脑体倒挂”。大意是:在同样条件下,脑力劳动者的报酬低于体力劳动者。
这样的现象多出现于欧美国家,即便体力工作能帮助自己获得不错的薪资,但因被认作“不体面”,很多人不愿意去从事体力劳动方面的工作。
如今30多年过去,这个概念在带入当下的职场环境,反而愈发凸显。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直观的例子:大厂员工裸辞卖盒饭、设计师转行做宠物美容、白领辞职去做陪诊师……
豆瓣轻体力活探索小组,建立不到半年,已吸引超3万人加入。
何为“轻体力活”?比起工地搬砖这类重体力活,“轻体力活”介于纯粹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之间的一类工作。如:便利店员、咖啡师、园艺师、物业管家等。
工作强度能让人感到劳作的充实愉悦,但同时又不至于精疲力尽。
一位博主表示:“相比大把掉落的头发,紊乱的内分泌,日日压抑的情绪,倒不如做一个公园湖泊上划船的打捞工,至少还为守护环境做出了一份贡献。”
还有一位大厂工作11年,裸辞回老家开早餐店的一名叫@豆豆的网友称:“以前因为工作压力,整晚失眠睡不着觉。如今忙活整天脚不沾地,却获得了多年未有的好睡眠。”
相对于坐办公室的“悬浮感”,轻体力活虽然身体累,但却看得见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并且一旦工作结束,能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下班,不用被工作信息轰炸。
因此,越来越多的“劳心者”选择逃离写作楼,开始用“轻体力活”治愈日渐枯竭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