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新一代退休老人在消费领域的活跃表现,特别是在演唱会等文化活动上的购买力。文章还提到了农村老年人养老金的情况,包括全国平均养老金水平、不同地区养老金标准的差异、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的情况,以及养老金计算方法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关于老龄化对社保养老压力、家庭结构变迁以及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的讨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一代退休老人消费能力强劲,在演唱会等文化领域展现出惊人的‘钞能力’。
刀郎演唱会火爆,中老年人积极参与,显示出老年人在消费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2: 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情况复杂,涉及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政府补贴等。
全国平均养老金水平为每月约200元,但具体金额因地区、个人情况而异。个人缴费档次和政府补贴与养老金相关。
关键观点3: 老龄化问题导致社保养老压力增加,未来养老金收支面临挑战。
人口老龄化和长寿化风险增加,未来十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数远远超过进入劳动年龄的人数。
关键观点4: 家庭结构变迁和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结构变化,机会和资源错配问题凸显。年轻人面临机会少的问题,呼吁早期退休让位年轻人。
正文
这届退休老人,真有钱!
2024年12月28日晚,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光影攒动、座无虚席。台上的刀郎一开嗓:“你是我的情人……”,台下万人跟唱:“像玫瑰花一样的女人。”在场观众多为中老年人,他们欢呼、呐喊、歌唱,抢不到票的大爷大妈也在场外自发组织合唱,音浪此起彼伏。
如此活力四射的场面,引得一众媒体惊呼:“火爆程度超过当年的周杰伦,老年人的购买力实在不可小觑。”据悉,刀郎巡回演唱会要在北京连办数场。饶是如此,预售门票上线不过数秒仍旧被一抢而空,原价880元的看台票愣是被黄牛炒至上万元。
演唱会,一度被视为城市中产和都市青年的消费标配,不过近年来这个市场却流露出一丝寒意。仅2024上半年,就有25场知名歌手演唱会因销量爆冷而取消。
中产和年轻人退潮之际,钱包更鼓的老年人却“跑步入场”,让诸如刀郎这样拥有大量退休老人粉丝基础的演艺明星越来越旺。不只是演唱会,作为时下为数不多还在消费升级的群体,新一轮退休老人正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惊人的“钞能力”,接盘中产消费(华商韬略《这届退休老人,真有钱!》)。
一点感想:这里涉及的是机会在代际间的分配。记得在本世纪初,我在东北研究国企改革中失业下岗问题的时候,我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一个五口之家,老两口、小两口、一个孩子。我们假设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老两口的工作收入情况不错,小两口处于失业状态。另一种情况是,老两口处于失业状态,小两口的工作收入都不错。请问,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两个家庭的希望感和对未来的预期有何不同?
农村老年保险一个月领多少钱
农村老年人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因地区、个人缴费档次及缴费年限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和数据,供您参考:
全国范围概况:平均水平: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全国范围内农村老年人平均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大约为200元人民币。但请注意,这一数字仅为平均值,实际金额会因地区和个人情况有所不同。
部分地区具体标准:江苏:从2024年1月1日起,江苏省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208元提高到228元。广东: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00元上调到220元。广东省珠海市的基础养老保险金额由每人每月503元上调到513元。上海: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1400元提高到1490元。浙江农村:基础养老金达293元。广东部分地区:基础养老金突破300元。北京:基础养老金为960元。中西部地区:基础养老金普遍在200元左右。
个人缴费与补贴:缴费标准: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通常设有多个档次,最低档每年200元,最高档可达6000元。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城市最低要交500元。政府补贴:政府会根据个人缴费档次给予相应的补贴。例如,每年交200元可能补贴30元,交500元可能补贴50元,交得越多补贴越多。
养老金计算方法: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具体金额取决于个人缴费档次、缴费年限以及当地的基础养老金标准。
其他津贴补助:除了基础养老金外,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还可能领取高龄津贴、护理补贴、独生子女家庭补贴等其他津贴补助。这些补助的标准和金额也因地区而异。
老龄化使得社保养老压力与日俱增
了解国家养老金的收支逻辑。我国养老保险模式中,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部分则实行基金积累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制度转型等原因,个人账户往往是空账,这部分资金被用来支付给已退休的一代,因此目前的养老制度实际上更偏向于现收现付制。这种方式下,在职的一代通过缴费来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我们看国家统计局发布出生人口数据就能够发现,1962-1973年是建国后的第二波婴儿潮,1963年,当年全国出生人口高达2959万,接近三千万的出生人口,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出生人口都在每年2500万以上。这批60后从2023年开始逐渐达到60岁,达到了法定意义上的退休年龄。按照目前国内养老金平均水平是在3200元每个月,那么一年下来每个人退休金额高达38400元,这波婴儿潮会导致每年增加的养老金开支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长寿化风险,未富先老。我国的退休年龄制度本身并没有过于考虑领养老金的时间问题,而是根据历史退休年龄继承下来。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8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7.77岁,而到了2023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8.6岁,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这也更进一步增加了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
家庭结构变迁、少子化人口断代。我国计划生育从1971年开始到2016年结束,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几十年,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4-2-1”模式,子女数量减少。80后人口总数为2.28亿,90后人口总数为1.74亿,00后则是1.46亿,一代比一代人口少(《预计2035年左右养老金资金池耗尽,你怎么养老?》)。
一点感想:算了,还是放在一起说说感想吧。前几天吧,好像马云说了一句话,未来最大的挑战,一个是老龄化,一个是人工智能。这两件事情的挑战,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上面所说的种种情形表明,在我国,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即与老龄化相伴随的是机会和资源的错配。前两天,和一位做生意的年轻人聊天,他抱怨说,现在年轻人的机会太少了。我多少有点歉意地说,这事儿,我们这代人也有责任,我们把机会都给占了,把很多应该你们干的活都给干了。
我还是算比较自觉点的,60岁那年就闹腾退休,没闹腾成,最后是65岁退的。但更多的是,还在努力发挥余热,其实,除了消耗社会资源,你有什么余热。早点退休了,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恐怕就是最大的余热。有人说,现在到处都是生龙活虎的老年人,到处都是萎靡不振的年轻人,这样的社会,发展的活力在哪里呢?
事情真的非常严峻。今年是2025年,在未来十年,陆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有多少人?至少在两亿五六千(包括农民)。而同期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有多少?顶多一亿六七千万。有人说,将来要1个年轻人给2.5个老人发退休金,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也足以说明问题的严峻性。
五六年前,我就在说,不要以为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我们积累了一些财富就觉得钱多得不得了了。我们要未雨绸缪(实际上雨已经稀稀拉拉地下起来了),要把钱用在国内,用在民生上,用在民生中最棘手的事情上,特别是要为老龄化这样未来最最棘手的问题做点准备。
关联阅读:
孙立平:刚性泡沫的想象,误导了许多人,甚至可以说误导了整个房地产界
孙立平:清醒如郁亮者,约束也难避免这个最后的结局?
她拒绝特赦:我认罪,是因为我确实犯了罪
比信息茧房更可怕的意义茧房
孙立平:近在眼前:这是美妙的前景,还是可怕的结局?
孙立平:观察2025年世界风云的四条脉络
孙立平:国运转折仅仅需要十年时间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普洱老茶,限时半价
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邹家驹先生出品
对饮茶品茗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加上面的微信
由其拉入挖茶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