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虚拟机
毫无悬念最值得关注的账号。世界上牛人有无数,而厉哥只有一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惊!小偷“零元购”后竟向 DeepSeek ... ·  昨天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成人玩偶 + ...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李彦宏自曝开源真相:从骂“智商税”到送出“史 ... ·  3 天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牛逼的个人经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虚拟机

“优化结构”的裁员就不是裁员了吗

虚拟机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7-01-06 09:29

正文

滴滴这个公司发明了很多委婉的说法,被uber入股20%非要按投票权和经济权分开说,这次裁员过千人又说是优化结构的调整,真的是将中文的博大精深运用到了极致。


十年前加拿大有一个很小而美的企业交pivotal,做企业软件的,公司以高福利著称,吃不完喝不完的饮料零食,市中心办公室楼顶还可以打高尔夫,技术员工上线做个简单的调试通过后就没事干了,打冰球,乒乓球,篮球,什么球都行,应有尽有。


然而这个小而美公司突然有一天开始疯狂招人,一口气招了有200多人,都不知道是为啥就在招,没准你只是大街上走错门闯进去或是monster上随便一投简历,就能被KPI压身的HR招进公司。这公司的员工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几个月后才知道——用来充估值的,因为一家叫CDC software的公司要收购他们,员工多,估值自然就高。


CDC是什么公司呢? CDC叫 china.com,就是中华网,收购pivotal一看我艹这公司太臃肿了,于是做了“优化结构”的大量裁员,可是那一波招人再裁员带来的人心惶惶已经不可逆了,最后pivotal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华网也濒临破产。


企业在扩张期的时候为了追求速度,追求增长,追求高估值,总是会过量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招进来, 或是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充团队, 毕竟像instagram那样10个人10亿美金,或是whatsapp那样40人190亿美金属于少数,尤其在中国。 我相信如果不是中华网要收购而是salesforce或者oracle之类的,就不会在意表面上盘子的大小。 事实上SAP后来收购business objects的时候就是冲着产品去收的。


地推为前期发展核心的团队,早期的时候为了市场份额,同时又能更加获得资本的认可,一石二鸟让他们敢于放开手脚疯狂扩张。uber一个城市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运作,而滴滴是集团军作战,当年百姓网几十员工就能做到的事,58和赶集都把自己搞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最后获胜的依然是表面盘子够大,让资本觉得too big to fail的公司, 但是这个结构非常不健康。好在越来越理性的当下,不计成本地低效发展应该是过去式了,也是时候还掉之前的债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