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是中国领先的新商业媒体,提供最新锐最具深度的商业报道。我们强调趋势与价值,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小米SU7Ultra实车到店##小米SU ... ·  昨天  
新浪科技  ·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2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车市寒冬,不是所有品牌都要靠价格战存活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12-27 21:31

正文

在大部分车企打“价格战”时,林肯专注品牌建设,客户服务和发展,加强渠道发展,与经销商一起盈利。

所有人都知道2024年的中国汽车行业不景气,但很显然,这不是天灾,纯属人祸。

有车企陷入了庞氏骗局一般的内卷陷阱,市场行情不好,就加速内卷,内卷的手段,就是不顾效率,无休止的加大投入,疯狂扩张,加快产品节奏,赌能靠一款新车,打造出爆款。

但汽车行业百年,存活至今的车企,打造爆款的能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维持合理利润的能力。

这话看着像在鼓动车企薅车主羊毛,毕竟车企的利润,其实就是从消费者的购车行为中来,但逻辑确实就是这么个逻辑。

车企有足够的利润,才能维持好自己的售后体系,保证车主的用车服务。

车企有足够的利润,才能保证研发与测试的投入,确保消费者买到的车,是优质且可靠的。

车企有足够的利润,才能扩展自己的销售网络,通过销量的增加,强化自己的品牌地位,不让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信任落空。

正确的路径谁都清楚,难的是落实。

如今汽车行业变革速度加快,但再快,也绕不过消费者的换车周期,大众化车型普遍3~5年就会换代一次,而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则是惯例7年一换代。因为前者的消费人群更容易走向消费升级,因为后者的使用周期通常会更久。再往深了说,其本质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分布,财富金字塔越往上越难、人数越少。

这也就意味着,汽车行业的容错空间极小,一步做错,可能几年后才有机会修正,也意味着如今的汽车行业,考验的是决策者在不甚明显又变幻莫测的趋势中,断定其中正确方向并坚定向前的能力,而在业务上,有退有进,才能保证企业良性生存,对得起自己的车主和潜在消费者。

市占率不降反升,林肯做对了什么?

2024年,豪华车市场全年预计下降12%。对任何一个豪华车品牌,这都是极其艰难的一年。

一方面,经济的整体下行让消费者的购车行为变得更为谨慎,另一方面,国产新能源车越来越高的性价比,也让一部分豪华品牌的潜在消费者,成为了国产品牌高端新能源车的车主。

但在众多豪华品牌中,林肯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从年初的2.0%提升到年底的 2.6%,涨幅达到了 30%。同时,林肯目前市面上的几款主流车型,无论是林肯Z、冒险家,还是定位更高的飞行家,市占率在各个细分市场都相对平稳或者稳中有升。林肯 Z 销量增幅超 30%,市占率翻倍。航海家 2024 年同比销量增长 12%。冒险家稳居细分市场第五,仅次于宝马 X1、奥迪 Q3、奔驰 GLB 和雷克萨斯 NX;全新飞行家成都车展上市后,上市期声量在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值得开香槟庆祝的阶段性成功的背后,是林肯的“有退有进”。

2024年,林肯将4S网点数量从150家逐步缩减到115家。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两点:确保资源高效投入,为经销商减负;确保经销商健康运营,长期发展。

在互联网舆论中,减少经销商数量,往往意味着市场份额的缩减和品牌势能的降低,会被当作负面情况被解读。

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缩减4S店网店数量,对车企,对经销商,对客户,都是好事儿。

在过去,经销商一般喜欢把4S店开在城市边缘,占地面积大,房租低,物流运输方便,也能有更多的空间为客户服务,但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形式在转变,如果经销商死撑4S店,只会有一个后果:客流越来越少,订单越来越少,经销商为了保证销量疯狂降价甚至是亏钱卖车,厂家的价格体系无法坚守,车主手中的车残值降低,品牌定位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所以主动缩减经销商体系,不但是为经销商减负,还能保证整个品牌的良性发展。

但对于车企来说,光把市场动作向后退也不行,4S店减少,意味着品牌存在感的降低,有“退”的动作,还要拿出“进”的手段。

于是,林肯决定在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地段,开设以提升豪华品牌形象或销售及服务为主的1S店及2S店,增加网络覆盖率,为经销商网络赋能。目前,林肯中国服务网点已增加至176家,加之上门取送车业务,消费者能感受到的,其实并不是4S店的减少,而是看车购车以及养车环节上便利性的直线提升。

同时,因为良好的运营模式和健康的盈利状况,林肯也吸引了新的经销商积极与林肯中国洽谈未来入网业务。今年,林肯核心经销商盈利面积达到70%,这是大部分车企经销商都羡慕的盈利成绩。

而为了让整个变动更加高效,更好将总部政策及资源落地传达一线市场,林肯中国近期建立起四个大区区域 “三剑客”模式,销售+市场+售后合力为经销商及当地市场服务,以此实现优化流程,互相补位,及时反馈,共同驱动品牌的发展。

厂家拿出举措改进流程,经销商不亏钱,有足够的利润支撑健康经营,消费者服务才能越做越好,市场份额才有机会不降反升。

中国人买车,本应买的是服务

在过去,消费者会在意一个汽车品牌的服务好不好,但现在,似乎消费者只在乎新车的性价比,甚至觉得车企活着就行。

很显然,这是一种消费行为的倒退。私家车向来都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既然是生活方式,那车企所提供的服务,就应该成为消费者用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如今的情况,其实不是消费者没追求了,而是真正在认真做车主服务的车企越来越少了。

但林肯作为一家豪华品牌,服务向来是品牌构建中的重中之重。

过去,林肯一直贯彻的是“林肯之道”的服务体验,而在今年,林肯将“林肯之道”,升级为“林肯之道Pro”,在广州车展上,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一句话总结,林肯之道PRO升级通俗的说就是让用户“身心焕活”, 进门时“风尘仆仆”,离开时“仪表堂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