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东方家庭教育
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哲思入衣 · 穿行智慧」—— ... ·  昨天  
哲学园  ·  情人节大放送!爱她,就送她紫水晶 ·  3 天前  
哲学王  ·  陈嘉映:施指与符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东方家庭教育

过了个春节,赔进去145万:过年最可怕的不是请客送礼,而是那个没有被在意的孩子

新东方家庭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2-13 07:00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作者:有书雷小草

来源:有书(ID:youshucc)



春节刚过完,正月都没出,就刷到了一条非常令人震惊的新闻:


西昌市几名小孩因为放鞭炮的事,导致家长需要支付145万元的巨额赔偿。


图片


事情是这样的。


春节刚过,四川西昌开元乡,四个正在山沟里放羊的小孩子觉得很无聊,便摸出口袋里的打火机玩了起来。


不是玩打火机,而是用打火机点树枝玩。


山沟里风大,他们一点燃树枝,火苗就被吹灭。


这样的现象让他们感觉很有趣,便持续不断地重复。


一直重复了5次。


等到第六次点燃树枝时,大风突然将火苗刮起,落到杂草上。


很快,这点星星之火就成了燎原之势,烧毁近9.4公顷山林,相当于13个足球场。


410名救火人员拼尽全力才保住整片区域。


4位孩子的家长需依法赔偿经济损失115万元。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就在这件事发生的一个月之前,同一地区,就已经发生过一次火灾了。


也是在西昌,三位小男孩无聊,相约去社区背后的空地放烟花。


几人一边点燃烟花筒,一边兴奋地交谈着什么。


没有人注意到,火星儿随着寒风溅到了枯草堆里。


冬天干燥易燃,火苗霎时间就窜了起来。


速度之快,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几个孩子年龄又小,根本没有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图片

干燥的山林,转眼间成了火场,浓烟滚滚,0.3公顷的植被,说没就没了。


消防部门紧急调派213人前往灾区,近3小时才扑灭大火,但30万元的经济损失已经无法追回。


最终,三个孩子的家长依法赔偿此次损失。


虽说是几家均摊这些赔偿费用,但面对不怎么富裕的家庭,别说是数十万,就是几万块,都可能是一家人的救命钱。

这样的赔偿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要了几家人的命。


光是想想,就令人头皮发麻。


这也不禁让我们开始思考:本来象征着“年味儿”的鞭炮、烟花,为何成了带着“火味儿”的“灾星”?


有人说,都是“熊孩子”惹的祸,但……



春节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许多因玩鞭炮、玩火引起的安全事故。


1月30日,四川资中县一名男孩在小区门口玩耍时,突然将刚刚点燃的鞭炮丢进了窨井盖。


仅仅2秒后,化粪池内的沼气便被引爆,冲击波瞬间掀翻周围8辆豪车。


林肯四脚朝天、雷克萨斯“飞”上奥迪、保时捷车身凹陷……


现场宛如灾难片。


图片

万幸的是,当时爆炸的气浪只是把男孩掀了个跟头,并没有受伤。


但他们面临的,是天价的修车费。


据消息称,光是那辆被炸翻的雷克萨斯,修车费就得上百万,遑论其他数辆豪车。


网友不禁调侃道:

“好家伙,这熊孩子扔的不是鞭炮,是金条吧?”

这边西昌的善后工作还没结束,重庆大足区又报道了一起相似事故。


同样是因为熊孩子玩火,但这次的故事更加令人揪心。


这个11岁女孩其实知道井盖危险,但总觉得“只要跑得快,倒霉事儿不会找上我”,便往井盖上扔起了鞭炮。


扔完后,她急忙转身跑开。


谁料女孩还没跑出五步远,就听“轰”一声沼气爆炸,井盖被炸飞十余米高,女孩也被气浪掀翻。


急救人员赶到时,看到女孩全身鲜血淋漓,牛仔裤也被碎石划破了。


好在送医及时保住了命,但那个浑身是血、趴在泥地里的画面,现在想来仍让人心惊肉跳。


图片


如此事件,比比皆是。


1月21日,重庆万州两名儿童炸井盖被崩伤了脸;


2023年河南漯河两名孩子因炸井盖,导致一死一伤;


2021年,宁夏一名9岁男孩炸下水井盖被掀飞数米,当场身亡。


消防部门的实验得出的数据令人心惊:


一个普通窨井里的沼气,爆炸威力抵得上24公斤TNT炸药,别说塑料井盖,就是2吨重的汽车都能掀翻。


可孩子们要么懵懂无知,要么把“禁止燃放”的警示牌当耳旁风。


当井盖炸飞、哭声响起时,我们总是条件反射地骂“真是熊孩子”。


但,我们并不能将这些事完全怪罪在孩子身上。



每当春节前后,短视频平台上就能看见很多“炸飞”特辑:


有人点燃鞭炮后就把打火机扔了,握着炮仗狂奔;


有人炸飞狗食盆,以看小狗无助的样子为乐;


更有人炸飞瓶子和井盖,只为了记录“震撼瞬间”……


制作视频的人,只是觉得这些行为很有趣,发出去会有流量。


殊不知,这些看似“搞笑”的视频背后,宣传的都是危险行为。


现在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平台刷短视频作为消遣娱乐活动,他们并未建立起对于世界的完整、正确的认知,在看到这些视频后,会争相模仿。


随之带来的,也就是难以预测的灾难。


图片


另一方面,更让人愤怒的,是许多成年人看到这样的行为后,非但没有加以制止,反而看着孩子们进行这些危险的行为。


家长是孩子生活当中的引路人,如果家长都不告知孩子什么是危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又怎能一味责备孩子呢。


如果连危险都被娱乐化,那么笑声的背后掩藏的,就是我们生存的焦虑。


当“炸飞”视频成为流量狂欢的燃料,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财产与健康,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心理学研究显示,7-12岁儿童对危险的认知度仅有成人的37%,这正是需要引导的关键期。

可现实中,太多家长把“孩子开心就好”当借口:

贵州某县城调查显示,64%的留守儿童春节玩火时无家长在场;

江苏消防统计,近三年儿童玩火事故中,83%的家长甚至“觉得小鞭炮炸不坏东西”。


但其实, 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文明社会的必答题。


人若只顾“好玩”而忽视引导,孩子便永远学不会辨别危险。


作为父母,应当正确引导孩子,别让“年味儿”毁于“无知者无畏”,也别让爆炸声和警笛声成为新年的“杂音”。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所说: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与其在悲剧后痛心疾首,不如用责任与智慧浇灌安全的土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