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北上广《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正式发布,细则保留了对于户籍问题以及排量问题的要求,对于各大网约车平台,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而与上海、广州不同,北京的细则增加了5个月缓冲期。
“京人京车”的政策对你们有影响吗?
“其实这个车也是我和别人合租的,我是专门来北京做这行的,影响肯定是有的。”
“那现在细则推出了,怎么办?”
“要是平台真较真儿,那就只能不做了呗。”据某平台网约车司机透露,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司机从外省来北京,网约车成为了他们谋生的手段。
采 编 | 谢芸子
来 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各平台“积极”响应:站在世界呼唤爱
而在政策出台后,整合看各企业的回应,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各平台各有各的酸楚,但仍呼吁世界和平,“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滴滴声明:北京、上海正式发布的网约车实施细则,相比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在吸纳各方意见基础上,朝着更合理和宽松的方向做了修改。这使得网约车平台能有更多时间来适应新政要求。
“未来一段时间,更多城市会陆续出台网约车实施细则。我们恳切期待,在京沪两地带动下,更多地方政府广纳民意,以方便人们出行、绿色环保、推动新业态和城市交通发展为出发点,更好推动出行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首汽表示:一是要积极完成平台相关资质认证工作,配合行业监管、不断优化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此外,首汽会不断细琢服务品质、承担社会责任。
神州回应:北京、上海《细则》和《征求意见稿》相比变化不大,在意料之中,细则要求北京上海要求本地户籍的人才能做网约车司机,会增加一些我们司机工资成本,但并不构成实质影响。
易到表示:旗下合规司机和车辆数量非常可观,随着人工智能客服的上线、大数据部门的建立、千万级订单系统、千人计划的实施等一系列举措,易到已经站稳网约车纯专车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仅剩150天:“滴滴们”都能做些什么?
对于网约车平台,拥抱新政策、做出改变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如果说网约车的出现倒闭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升级,那么新政的出台也无疑对网约车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那么,在缓冲期,滴滴们能做什么?又该做什么?
首先是要做好存量网约车的清理,在一段时间内,网约车数量会有所下降。而在以太资本(ID:xuetang2014)投资副总监周琦看来,目前快车的计费费率已经比租车价格要高一些了,如果为了保证营收,单纯提高价格,可能会对整个生态产生影响。
第二,深耕二三线城市
和君集团合伙人、和君汽车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滨接受正和岛(ID:zhenghedao)采访时表示:以滴滴为例,此前公布的注册司机数是超1500万。北上广网约车的政策再苛刻,注册车辆也仅是一小部分,很多省会城市的政策仍未出台,滴滴们也需要深耕二三线城市市场。
第三,转战二手车市场
对于本不足1.8L的私家网约车,滴滴可以开展二手车置换活动,给符合户籍标准的网约车司机补贴,促其购买达标的新车辆,对旧车进行回收。
张海滨表示,在这方面,滴滴可以运作的空间很大,利益链条也很长。举例来说,如果有20万量的二手车,其中修复、交易所产生的差价,会有好几个亿的利润,这就比打擦边球好很多。
第四,发展租赁市场
神州租车也好、滴滴租车也好,都可以租赁大型国有车企的公务车辆,一般来讲,公务车辆是1.8-2.0L的排量,符合要求。张海滨认为,可以由平台支付车辆的租赁费用,再由所招募的司机交付管理费。
第五,聚焦汽车后市场
易观汽车与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张旭还强调,目前来看,滴滴现有的出租车、顺风车、代驾都是比较成熟的版块,另外像未来的滴滴小巴、甚至是汽车金融以及汽车后服务,都是滴滴可能会尝试的领域。
以太资本投资副总监周琦对这一观点也持赞同意见。“滴滴有很大的流量优势、高频次的使用环境,聚焦在汽车后市场,在维修保养、互联网加油、洗车等频次高、单价低、可圈住用户的领域也可以做的更多突破。”
第六,改善司机端
目前,滴滴针对乘客提出了“出行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周琦认为,司机端也应该得到改善,随着滴滴小巴等板块的加入,非网约车司机也应该纳入进来。
第七,突破新车市场
滴滴的大量用户是天然优势。而滴滴曾推出过新车试驾活动,对后续将目光对准新车交易市场,在导购、汽车金融、新车司机培训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成功案例:滴滴小巴
据了解,滴滴小巴业务主推短途拼车,意在解决地铁之后最后3公里问题,目前仅在北京、成都等部分区域运营。与快车、专车业务不同的是,司机和乘客需要依照平台引导在指定站点碰头,而不是乘客随意在任意地点让小巴来到。
按理来说,既然名之为“滴滴小巴”,应该是以多座车型为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滴滴小巴是以5—7座的私家车为主,只不过又多了一道程序——滴滴小巴车辆采用与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车辆与司机都来自租赁公司,滴滴平台负责司机服务培训。也就是说,私家车只要挂靠到租赁公司,就都可以成为滴滴小巴的一员。
与其说滴滴小巴是为了解决最后3公里问题,不如说是想借机囊括更多车辆,以解决当下遇到的司机、乘客流失及盈利问题。
▌专家评论
01 其他城市应以1.6L为网约车门槛
北上广1.8L的门槛已无法改变,但事实上,1.6-1.8L排量是私家车的主力,也是乘客最为熟悉的乘车环境,张海滨表示:“其他省份、城市,1.6L为门槛是最合适的标准。”
02 交通部门没有考虑到市场对于专车运营的真实需求
户籍要求一直是引起舆论轩然大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本次北京交委透露的数据中,对于“网约车司机必须为北京户籍”征询的意见,表示质疑的仅有25%,因此在最终正式发布的文件中没有进行调整。
“交通部门没有考虑到市场对于专车运营的真实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专车现象,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现象。”
03 监管悖论
易观汽车与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张旭在接受正和岛(ID:zhenghedao)采访时表示:“可以肯定是一点,新规在实施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困难,至少在网约车出现之前,黑车也没有过根本的消除。”
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更是提出了监管悖论,“监管过度会造成监管不足,目标定得太高,反而会导致标准落空。”
04 政策看似鼓励竞争,实则是干预
北京、上海是网约车的根据地,供给车辆会受到限制,网约车费用自然上升,无形中也造成了消费者习惯的退步,看似是鼓励差异竞争,实则是政策干预,并不是市场化的自然淘洗。当然,与之利益直接相关的还是以网约车谋生的司机们。
张旭也表示,“政策实施实需要很长时间,就算没有政府给予的过渡期,直接执行肯定会引发社会震荡。”
05 地方细则的出台为创新增加成本
在傅蔚冈看来,新规不会撼动滴滴霸主的地位,“但约车新政的确不鼓励创新,优步在美国都开始使用无人驾驶了,我们还在考虑户籍和轴距的问题。”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网约车解决了很多就业、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人依然不愿意去创新,而细则的出台更是加大了创新的风险成本。”
资料参考:
北上广网约车细则终落地,各家网约车公司回应(媒体训练营)
滴滴小巴上线:无奈的妥协还是真救命稻草(Techweb)
长按图片或点击“阅读原文”与大三湘周新平一起行动。